论县(市)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职能定位(三)
农民采用机械化、电气化、良种化等先进技术,指定生产标准,组织集体耕作,建立标准住宅,修建简易供水、通讯和沼气等生活福利设施。
第三阶段:进入21世纪后,韩国的“新农村运动”又进入了新的阶段,由运动初期的政府提倡、督导,带有很强的“官办”性质的运动,变成了目前的完全由全民参与的民间社会运动,并切提出了新世纪的更高的发展目标。
通过20多年的努力,“新农村运动”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韩国国民的整体素质大幅提高,实现了经济起飞,城乡发展的差距大为缩小。2004年,韩国的人均GDP达到了14000美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率是1∶0.94。以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核心内容的韩国“新农村运动”,也就成了为其国内带来城乡和谐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日本的新农村建设
日本自40年前开始,为了振兴农村地区活力,在中央农部成立构造改善局,并陆续推动4次全国性的农村综合性建设计画,期望有效缩短城乡差距,振兴农村经济。但是前3次的30年,由政府主导的政策,成效深受限制。最近10年由地方自治单位与居民,自动自发的主导,由于激起居民的参与,带领推动发展的热力,而发展出「农村活性化的建设模式」。
1.从认识环境与学习盘点家乡的资源做起
一般居民如果不用心去留意家乡景物一草一木,不认真去注意围绕在自己聚落周边的人、地、产、景、文等广大资源也不自知。为了农村聚落建设,必须引导当地居民了解和盘点家乡聚落的资源,整理出几项资源特色,把它家乡的宝挖出来,加以规划设计,营造地区性或全国性之最出色的聚落和最独特的产业。
2.提出明确、清楚、易懂的诉求和目标,供居民共同努力
农村聚落建设规划计画,要提出很明确、清楚易懂的主要诉求和共同的目标。以行销自己与赢取认同和支持。如山口村以「惊奇的、飘然的、热情的、跳动的故乡山口村」,成为都巿居民向在的农村。在台湾农村建设,其少居民自己共订其目标,作为其人同追求的境界。这是今后审核农村建设的必要条件。
3.制定居民规约、宣言或公约供居民共同遵守
日本妻笼宿订有 「妻笼驿站居民宪章」,约定不兴建可以接纳大批旅行团住宿用餐的设施,以保存原有的街道风貌,结果大量观光客涌入,不但没有破坏景观,更刺激居民更加爱謢文化遗产。
美星町制订「光害防止条例」规范全町照明方式,保护了全町夜空下,永远闪烁的星星。经由当地居民订定公共遵守的公约,是台湾今后农村建设所要取法和借镜的地方。
4.农部成立构造改善局专责单位,全力推动农村建设
日本于1972年在其农林水产省成立构造改善局之专责单位,从事农
论县(市)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职能定位(三)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