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免费获取
|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论文降重
|
职称论文发表
|
合作期刊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论文资料
|
论文开题报告
全站搜索
搜索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网
->
开题报告
->
汉语言论文开题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研究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研究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研究》
初始概念及其解题
语文核心素养由四个方面构成,具体而言:
1.语言建构与运用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的言语经验,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素养整体结构的基础层面。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形成、思维品质与审美品质的发展、文化的传承与理解,都是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言语经验的建构过程中得以实现的。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的水平是其语文素养的重要表征之一。
应该能积累较为丰富的语言材料和言语活动经验,具有良好的语感;能在已经积累的语言材料间建立起有机的联系,能将自己获得的语言材料整合成为有结构的系统;能理解并掌握汉语言文字运用的基本规律,能凭借语感和语言运用规律有效地完成交际活动;能依据具体的语言情境有效地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与不同的对象交流沟通,能将具体的语言作品置于特定的交际情境和历史文化情境中理解、分析和评价;能通过梳理和整合,将自己获得的言语活动经验逐渐转化为富有个性的具体的语文学习方法和策略,并能在语言实践中自觉地运用。
2.思维发展与提升
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获得的思维能力发展和思维品质的提升。
语言的发展与思维的发展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因此,思维发展与提升也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表征之一。
应该能获得对语言和文学形象的直觉体验;能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活动中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自己对现实生活和文学形象的感受与理解,丰富自己的经验与语言表达;能够辨识、分析、比较、归纳和概括基本的语言现象和文学形象,并能有依据、有条理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发现;能运用基本的语言规律和逻辑规则分析、判别语言,有效地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与人交流沟通,准确、清晰、生动、有逻辑性地表达自己的认识;能运用批判性思维审视言语作品,探究和发现语言现象和文学现象,形成自己对语言和文学的认识;能自觉分析和反思自己的言语活动经验,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和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批判性、独创性。
3.审美鉴赏与创造
审美鉴赏与创造是指学生在语文活动中体验、欣赏、评价、表现和创造美的能力及品质。
语文活动是人形成审美体验、发展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在语文学习中,学生是通过阅读鉴赏优秀作品、品味语言艺术而体验丰富情感、激发审美想象、感受思想魅力、领悟人生哲理,并逐渐学会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表现美和创造美,形成自觉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养成高雅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品位。因此,审美鉴赏与创造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表征之一。
应该能感受汉语汉字独特的美,表现出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能感受和体验语言文字作品所表现的形象美和情感美,能欣赏、鉴别和评价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语言和文学作品,分析其思想情感和语言特点,具有正确的价值观、高雅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审美品位;能运用语言祖国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审美体验,表现自己对美好事物的情感、态度和观念,表现和创造自己心中的美好形象,具有创新意识。
4.文化传承与理解
文化传承与理解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文化的能力;以及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文化视野、文化自觉的意识和文化自信的态度。
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也是文化获得的过程。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实现文化的传承与理解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表征之一。
应该能借助语言文字,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并认同中华文化,形成热爱中华文化的感情,提高道德修养,增强文化自信;能借助语言文字的学习,初步理解、包容和借鉴不同民族、不同区域、不同国家的文化,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文化的精华;能关注并积极参与当代文化传播与交流,在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文化自觉,初步形成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增强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基本思路和基本结构
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是中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21世纪的今天,针对于教育工作的开展,我国越来越注重素质化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而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也是教育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
本文档的写作思路可以结合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选择语文的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识字写字教学等方面,探讨培育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方法和途径。
基本结构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
研究方法
可教案收集、案例分析、课堂观察、访谈调查、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收集资料。
需要注意的事项
要研究核心素养必须阅读一定的资料,然后在此基础上对教学实践中的案例进行分析。参考文献如下所示:
①王随仁:《论“语文素养”理念提出的重大意义》,《教育评论》,2009年第6期。
②夏家顺:《“语文素养”的内涵分析、新解及其教育含义》,《语文建设》,2008年第Z1期。
③王萍:《“语文素养”构成论》,《教育评论》,2006年第1期。
④雷良启,李重:《关于“语文素养”的论争》,《语文教学之友》,2006年第5期。
⑤王尚文:《论语文素养》,《语文建设》,2007年第5期。
⑥周玉凤:《再谈“语文素养”的研究》,《吉林教育》,2013年第23期。
⑦沈学珺,陆璟:《从PISA数据看跨学科语文素养的重要性》,《上海教育科研》,2013年第7期。
⑧范远波,刘世清:《论语文、语文素养及其对语文教学的启示》,《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8年第2期。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研究
由
毕业论文网
(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语文陈述性知识的教案编写研究
下一篇
:
基于心理学的语文教学目标设计研究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
基于
语文
核心
素养
课堂
教学研究
2019-09-13 19:44:27【
返回顶部
】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