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日本为了自身的国家利益,与中国、韩国均发生了岛屿之争,使得国与国之间政治经济交流在某种程度上近乎停滞。在南海,菲律宾等国漠视南海及其相关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这一历史事实,长期非法占有我黄岩岛,严重地损害了中国的国家利益。近来,越南也因为南沙、西沙群岛海域的领土归属问题与中国发生了摩擦,由此引发的的海洋争议,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与东南亚某些国家之间的政治互信。
3.美国亚太战略的影响
亚太地区在美国全球战略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长期以来美国一直介入到东亚地区的经济和安全事务中,并且坚决反对和阻挠建立将其排斥在外的东亚区域合作团体。同时,美国还加强同日本韩国的双边军事同盟关系,制约中国的崛起,严重影响了东亚及东北亚地区的稳定,间接阻碍了亚洲经济的发展和亚洲货币一体化的深入。
(二)亚洲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均的障碍
亚洲国家的发展是多样化的,且经济发展的水平差异很大。日本在这一地区中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国家,韩国和新加坡是属于经济高速发展的新兴经济体国家,而剩下的大部分国家例如中国、印度、东盟国家都属于经济刚刚开始发展的国家。亚洲各国的经济发展差距要远大于欧洲和北美地区,在危机利益的驱动下,亚洲正试探着货币合作的摸索,可是发展不均的这一事实在短期内恐怕还难以改变,区域内的经济发展也就多了一些复杂化和多样化。
亚洲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均还体现在经贸合作上,任何货币合作都是建立在广泛深远的贸易合作基础之上的。中国近年来一直都致力于与亚洲其他国家进行广泛的经贸合作,目前比较成功的案例是形成了中日韩与东盟十国的“10+3”对话发展机制。目前亚洲许多国家都是紧盯欧美市场的,他们都着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所以亚洲国家在经贸合作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的贸易壁垒。
(三)人民币的开放程度对亚洲货币合作的影响
人民币近年来一直保持相对升值的状态,国家经济的发展成为亚洲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可是因为我国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不是很高,所以人民币的自由兑换依旧是相对有限的。目前除了放开了经常项目的自由兑换,在资本流通领域和经贸领域依旧有着很多的限制。相关数据表明,可兑换的有8项,较少限制的有11项,较多限制的有18项,严格限制的有6项。
对于除了美元欧元,即将成为世界第三大货币支柱的人民币而言,它的开放程度对亚洲国家货币合作影响很大。人民币的开放程度是中国作为亚洲重要国家货币在亚洲货币合作进程中的试金石,顾及到人民币的自由兑换和升值对国家经济带来的各种影响,中国要考虑机遇和挑战的并存也要维护自身的国家利益。
在中国经济大发展的背景下,一方面是中国国力的不断增强,地区影响力的不断增大;另一方面是中国与亚洲各国经贸往来频繁,扮演着市场供给者的重要角色;再者中国拥有34966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在金融政策协调能力和国家公信力方面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具备了这些货币主导权的人民币的开放程度直接影响到统一的亚洲货币的成型。
三 亚洲货币合作的可行性
(一)经济发展指标的趋同性
从区域一体化的角度上看,亚洲国家内部具有一定的互补性,比如中国的资源相对丰富,而日本韩国资源相对匮乏。所以就光是资源产品的进出口和互补,就使得亚洲经贸往来和投资十分发达。再比如东南亚和东亚有资金和技术,中亚和西亚有很大的市场,这些亚洲国家之间经济较大的互补性提升了区域合作的层次。
亚洲各国经济发展指标是一致的,各国经济发展速度虽然不同,但是指向性一致。随着亚洲金融危机的结束,亚洲国家,尤其是东南亚国家新兴工业投资得到发展,国家的经济水平在不断提高。伴随着东盟“10+3”机制的建立和发展,亚洲经济呈现“雁式”发展,磋商和协调发展为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二)政策导向的一致性
近年来,随着亚洲各国磋商机制的协调发展,各国之间的政策导向也越趋相似。这种类似的政策协调在亚洲货币合作的过程中将起到非要重要的作用。尤其在经济危机或者是经济受到冲击的时候,政策协调的一致性越高,货币合作淡化危机的可能性也越高。东盟十国和中日韩的磋商机制其实就是一个政策协调的过程,但是我们不得不提出的是,目前东南亚各国在通货膨胀抑制上还存在明显的差异,而通胀率是衡量各国政策协调是否一致的重要指标,这也是目前存在于政策协调方面的一个难题。
虽然目前各国的汇率体制都不经相同,但是在这个区域内已经建立了多个双边多边的贸易协定。中日韩与东盟10国签署的多项双边互换协议累计涉及金额已达上千亿美元。贸易协定的签署,有利于不同国家调节各自的汇率体制,为形成一个统一的货币合作机制创造了许多有利条件。
(三)汇率协调机制的统一性
就实际情况而言,亚洲国家当中,目前除了日本采用浮动汇率制,其他绝大多数国家基本还是盯紧美元的汇率制度。这说明亚洲国家的汇率协调机制还是具备一定的统一性的。
2005年4月,在中国上海举办了东亚思想库网络金融合作会议,东盟“10+3”成员国代表50多人再次就汇率稳定等问题进行了讨论。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包括:加强汇率协调,即是钉住美元还是一揽子货币;扩大《清迈协议》关于货币互换的规模;扩大亚洲债券市场。这几项内容的敲定和实施,有助于亚洲国家的直接融资,促使资源在本地区更好地利用,从而对防范金融危机,进一步推动货币区域合作具有深远意义。
(四)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发展
在欧洲、美洲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和亚洲地区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明显上升的趋势下,拥有巨大经济潜力和经济多样性的亚洲必须尽快采取实质性措施,迎头赶上。这就对亚洲国家经济一体化进程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很多国家和地区之间已经开展了多层次的双边和多边次区域合作,为促进亚洲一体化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东南亚和东亚地区多种活跃的合作机制,正显示出了次区域合作的特点和重要性,成为亚洲其他区域合作的范例。亚洲经济体通过贸易变得密切相连,并且随着时间推移联系越来越紧密。亚洲区域内服务贸易的自由化、金融一体化以及生产网络的一体化都加深了亚洲经济一体化的程度。
2013年10月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文莱首都斯里巴加湾市召开的第16次中国-东盟“10 +1”领导人会议上提出,尽快启动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谈判,推动双方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合作等领域采取更多开放举措,进一步提升贸易投资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力争到2020年双方贸易额达到1万亿美元。这一建议的提出,表明中国政府将继续坚持深化本地区经济融合的方针,东盟国家也将从区域一体化和中国经济持续增长中获得更多受益。
在加强本地区金融合作和风险防范的领域,李克强总理还提出,中方建议扩大双边本币互换的规模和范围,扩大跨境贸易本币结算试点,以降低区内贸易和投资的汇率风险和结算成本,发挥好中国-东盟银联体作用。我们应强化《清迈协议》多边化合作,尽快完善2400亿美元外汇储备库操作程序。中方愿为东盟国家货币当局和其他机构投资中国债券市场提供便利。我们应积极探讨制定区域金融合作的未来发展路线图,打造亚洲货币稳定体系、亚洲信用体系和亚洲投融资合作体系。李克强总理的讲话为中国和东盟双方合作指明了方向,也对双方加强金融合作,进一步促进亚洲国家经济一体化提出了新的要求。双方的合作在亚洲国家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具有表率的意义,也将为双方加快转型深化合作提供巨大动力。
(五)中日韩三国的关系直接影响亚洲货币合作
中日韩三国是北亚乃至整个亚太地区最具影响力的三个国家,三国的GDP总量已经占到亚洲地区的70%,是仅次于北美自由贸易区和欧盟的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就中日韩三国目前的关系而言,北京大学日本问题专家梁云祥表示,由于历史原因和国家利益的冲突,三国目前形成了一种谁也离不开谁,但谁也不喜欢谁的格局。
从经济上看,中日韩三国在“10+3”多边框架下的合作越来越紧密。2008年12月,中韩签订总额1800亿元人民币本币互换协议。2011年10月,两国将货币互换规模扩大一倍,增至3600亿元人民币,并以此来鼓励在双边贸易中使用人民币及韩元。中日两国央行在2002年缔结30亿美元货币互换协议。2011年12月,两国决定再度续约,并达成扩大人民币与日元在两国跨境交易中的使用、发展人民币与日元的直接交易市场、投资发展人民币和日元债券市场、日本购买人民币主权债务、鼓励私营部门在海外市场发展人民币和日元计价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等一揽子协议。这些政策都释放出一个信号,即中日韩三国为了稳定本国金融市场,不约而同地加强了货币合作的力度。换言之,中日韩三国加强货币合作力度对于亚洲货币合作也有巨大的意义,比如降低汇率风险,节省外汇资金以及加快亚洲货币合作的进程等等。
从政治上看,近来中日韩三国的关系比较紧张。三国主要在主导权之争,历史认知,岛屿争端几个方面产生了很大的摩擦。基于政治上的影响,亚洲货币合作目前停留在货币互换这个层面上,低层次的合作使得很多重要问题难以取得突破。这些矛盾影响着亚洲货币合作的进程,也是货币区域化合作需要迈过的一道坎。
中日韩三国必须认识到,只有不断推进政治上的互信,才能进一步影响经济上的相互依存,进而对亚洲货币合作产生更加积极地促进作用。
四 人民币的国际化战略
(一)人民币在亚洲汇率协调机制中的作用
人民币汇率保持相对稳定是符合我国现实国情的。一直以来,我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迄今没有改变。人民币汇率基本上由市场供求决定,但为防止汇率剧烈波动,中央银行依靠法律规范和市场手段调控外汇供求关系。实践证明,这种汇率安排是与我国经济发展阶段、金融监管水平和企业承受能力相适应的,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制度选择。正是在这种汇率制度下,人民币汇率保持了基本稳定,成功地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
所以说,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对于亚洲汇率协调机制起到的第一个作用就是稳定经济,缓解市场汇率大幅度波动带来的压力。当然,现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还不够完善,如国内外汇市场机制不健全,企业和居民的汇率风险意识较弱,市场避险工具缺乏等等。我们将在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的前提下,继续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适时改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这些举措对于未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和亚洲货币合作将起到基础性的作用。
论亚洲货币合作的主要障碍和前景(三)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