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实质上是一种借贷关系和信用关系,这种关系以签订契约为前提,以履约为保证,任何一方出现失信行为,都可能导致整个信用链条的失灵。银行作为信用的提供者,理应带头重信守诺,不断改善服务,这是促进银企合作的基础之一。同时,针对目前企业信用意识淡薄的问题,企业应加强自身诚信建设,培育企业家的信用观念,增强重合同、守信誉的自我约束意识。只有在良好的信用环境下,建立和维护良好的银企关系,才能为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奠定坚实的基础。
3.建立信用制度是发达国家一种科学有效金融支持制度。日本官方设立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的金融机构,并在此基础上设立了全国性的信贷担保协会,共同为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担保服务。德国设有专门的担保银行,形成了由国家、联邦和州等三个层次组成的联合风险分担机制。完善的担保体系使中小企业能够获得更多的发展资金。面对中小企业贷款笔数多、金额小、交易费用高、财务管理混乱、资信水平难以评估、贷款风险高等现实,政府要加大金融改革的力度,重整严重滞后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国有银行金融体系。另外,在加强对银行贷款的监管,要求贷款经办人对贷款质量负起责任的同时,也必须承认投资总是有风险的,要允许贷款发放者在一定期限内可以有一定比例的失败,这样,才能调动信贷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三)国家方面
1.国家应大力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
中小企业是新增就业岗位和技术创新的源泉,也为各地经济的持续增长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因此,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早已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国策之一。
国家应当通过各种政策法规为中小企业解决融资困难的问题提供帮助,一方面应当提供直接的资金给中小企业以帮助,如:贷款担保、贷款贴息、政府直接的优惠贷款和优惠的税收政策等;另一方面,是通过法律、法规扫清中小企业的融资障碍,为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创在一个良好的经济环境,促进资金流入中小企业。
2.创造一个有利于中小企业融资的大环境
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化,中央政府要做的就是要引导建立一个适应我国国情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整合相关的资源,协助中小企业突破融资瓶颈。地方政府要做的是如何聚集本地的金融资源,通过金融工具、扶持政策等倾斜产业,实现地方经济的理性繁荣。同时,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支持,也离不开一个良好的司法环境。虽然国家已出台了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单位的规定,但还要进一步完善相应的办法,以完善的法律法规来规范担保业务,尽可能减少风险,恢复社会上良好的信用关系。
3.大力发展我国创业板市场
美国专为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服务的资本市场(纳斯达克市场)经过调整,从以前的片面支持高科技企业转向支持更多高成长性的中小企业。美国的纳斯达克市场直接解决了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所面临的融资问题,具有发展前景的中小企业受到投资的青睐而获得资金支持及投资者对企业治理结构的参与,促进了中小企业治理结构的完善和企业规模的增长。我国需要建立多层次、专业化的中小企业资本服务市场。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的中小企业资本融资市场体系应该包括两个层面:二板市场和区域性小额资本市场。就其分工来看,二板市场主要解决处于创业中后期阶段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区域性小额资本市场则主要为达不到进入二板市场资格标准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包括为处于创业初期的中小企业提供私人权益性资本。
五、结论
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融资约束等问题,并非仅仅是转型经济特有的现象,它也是市场经济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即使我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这些矛盾仍将以不同形式在不同程度上继续存在下去。然而,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政府、社会、金融机构和企业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中国的中小企业会获得一个更加公平和宽松的制度环境,中小企业也一定能够克服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困难,为自身创造一个更加光明的前景,同时也为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做出更大的贡献。
【引文注释】:
[1]肖丹.融资与中国中小企业发展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8:12
【参考文献】:
[1]陈乃醒,傅贤治主编.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报告[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33—34
[2]张建辉.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新视角——融资租赁[J].价值工程.2012(06):20—21.
[3]郭小东,朱洁.国内外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经验借鉴与启示[J].经济问题探索.2012(03):30—31.
[4]杨毅.基于国际经验的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信用担保机制探讨[J].财会研究.2012(04):77.
[5]李萍.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与对策[J].商业会计.2012(06):102—103.
[6]郝丽霞,委玉奇.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分析及对策建议[J].价值工程,2011(01):102—103
[7]邢乐成,韦倩,王凯.中小企业投融资公司: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新途径[J]. 山东社会科学,2011(01):77—78
[8]王烨.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症结及对策分析[J].今传媒,2011(01):20—21
[9]林禹同.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研究[J].才智,2011(02):220—221
[10]吴俊.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分析[J].科技和产业,2011(01):104—105
[11]于晓燕.浅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J].商场现代化,2011(02):30—31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2015(五)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