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免费获取
|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论文降重
|
职称论文发表
|
合作期刊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论文资料
|
论文开题报告
全站搜索
搜索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网
->
免费论文
->
其他专业论文
->
资料论文格式
-> 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三)
法律专业论文资料
|
护理学论文范文
|
动画专业论文
|
新闻专业论文
|
环境工程
|
艺术设计
|
社会工作
|
环境艺术设计
|
城市规划
|
法律论文范文
|
论文资料下载
|
社会学论文范文
|
信息计算科学论文
|
计算机论文资料
|
法律论文下载
|
环境科学论文
|
医学论文
|
报告总结
|
食品论文
|
社科文学论文
|
政治论文
|
医药医学论文
|
论文格式范文
|
建筑学论文范文
|
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三)
最新活动:微信集50个赞就可获取任意一篇钻石会员文档。详情见
微信集赞换文档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3
/7/7
(2)国内居民理财需求日益旺盛
理财产品出现的最根本基础就是居民对理财需求的不断增加,目前,国内人均GDP逐渐超过3000美元,人们对自己所拥有的资金进行保值增值的需求就日益增加,人均收入不断扩大之后,人们的闲置资金也成倍增加,这样居民的储蓄规模迅速扩大,不管是机构还是个人对理财都有强烈的需求,这为理财产品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分业经营与监管体制影响个人理财产品创新和发展。
分业经营与监管体制影响个人理财产品创新和发展,这是制约个人理财产品创新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分业经营使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三市市场相对分隔,资金只能在某个系统中独立地运行。虽目前有些银行已推出了跨越了各行业的综合理财产品,在一定程度上绕过了“分业经营”的模式,但中国人民银行在2005年颁布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指引》中均未对这些交叉行业的产品做出相应的管理规定,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个人理财产品的创新发展。
(二)收益实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收益实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从2008年年初开始,许多理财产品就面临着收益率不高,基至巨额亏损的局面。因受金融危机和国内股市深幅震荡的影响,2008年零负收益理财产品共34款,从今年(2009年,下文同)前四个月到期产品的收益来看,有90款到期产品出现零负收益,最高浮亏达63.18%。到今年8月共有321款银行理财产品到期,收益实现率有所提高,但仍有6.23%的产品到期收益率低于预期收益率,最大亏损3.55%,其中QDII产品几乎全军覆没,相比同期外资银行几乎全部实现预期收益,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收益实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商业银行对理财产品的营销存在不足之处
商业银行在营销自已的理财产品时,对于产品信息的披露并不详细,尢其是面对产品的风险时,往往不能对产品的风险做比较细致的揭示,导致投资者对于理财产品的风险认识不充分。银行在对理财产品进行宣传时,对其风险也是简单的涉及,营销人员在理财产品的销售过程中,描述语言都较为专业,对于产品的收益作为重点宣传,而对于其风险却没有足够的说明,客户无法深入的了解自己投资的理财产品的风险所在。如产品到期后收益达不到预期水平,就会造成客户的信任危机,给银行的信誉带来负面影响。据银率网数据库统计,今年 以来(至7月31日),到期的人民币理财产品共计20656款,披露到期收益率的理财产品为14871款。其中93款产品未达预期收益率,7款产品实际收益为零,未实现预期最高收益率的产品主要是结构性产品和少量信托类产品。
(四)理财产品设计创新度不足,同质性高
理财产品设计创新度不足,同质性高。国内商业银行推出几十种理财产品,但有的产品只是把传统的金融业务稍作改进,如定期提供国内外经济形势及股市、汇市行情等金融信息,造成产品雷同;有的产品在设计上技术含量不高,仅局限于储蓄、证券、外汇、保险、基金等投资品种的简单组合,投资期限和收益率基本相同,附加价值相近。如目前许多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多为短期投资期限, 设计极为相似,均为港股挂钩,计算方法也相似;有的产品在开发设计时只是一味地模仿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连营销模式都十分相似,没有考虑国内市场情况,缺乏个性化。
(五)缺乏高素质的创新性理财人才
个人理财业务要求其从业人员在熟悉银行业务的基础上,须具备专业知识、娴熟的实操能力和丰富的管理经验。但目前此类人才匮乏。有些银行的理财人员只是在内部挑选之后,经过简单的培训就直接上岗。虽其综合素质高于网点的一般柜员,但缺乏专业理财知识。有些理财客户经理虽通过金融理财师等考试,但缺乏实战经验。
银行理财人员如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就不能正确解读与投资相关的经济指标,如缺乏实战经验就不能或者较难独立为投资者制定个性化理财规划和遴选恰当的理财产品,难以适应日益专业化、复杂化理财市场发展的需要。
三、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未来发展趋势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不断扩大,蔓延形成全球性金融危机,实体经济也遭受侵害。全球证券市场大幅下挫,外汇市场剧烈震荡,商品市场同样未能幸免,经济增长放缓或出现衰退,各国为拯救金融体系和刺激经济增长纷纷出台政策措施。
(一)多样化投资
我国大多数的理财产品都是采用信贷理财,虽然流动性比较差,但收益还是比较稳定的,深受投资者的喜爱,零八年以来随着股票、基金、债券等收益的减少,再加上美国金融危机影响,股票和证券也慢慢进入了低谷。
(二)个性化投资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3
/7/7
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三)
由
毕业论文网
(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相关论文
本文标题:
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三)
上一篇
:
上海RA汽车材料分析测试有限公司..
下一篇
:
营销环境变化与企业营销对策研究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
我国
商业
银行
理财
产品
发展现状
发展
趋势
分析
2016-09-30 08:22:04【
返回顶部
】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