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即时、快捷
即时、快捷,是新媒体不可比拟的优势。新媒体在突发事件的信息提取和发布上远远快于传统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不需要层层审核,对于信息的选择具有时效性强的特点,因此新媒体真正具备了无时间限制、随时可加工发布、24小时在线的特质。另一方面,则是数字技术的应用为新媒体的发展提供了条件。数字技术最大的特点就是能消弭传媒介质的形态,而实现同一内容在不同介质平台上传播,这种数字技术的运用,使新媒体的优势更加凸显。同时,手机的普及、网络的全覆盖,也使新媒体在信息传导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跨时空传播,覆盖广泛
覆盖广泛,跨时空传播使新媒体的传播不受地域、时间、环境的限制。互联网络的覆盖与普及,以及电子信息、数字技术的发展使接受信息的形式更加多样化,由于传输和接收成本低,新媒体的传输和接收、覆盖也越来越广泛。互联网络基本上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无论在地球的哪一个角落,每个人都能以他合适的方式,在适当的时候选择自己喜爱的信息,“无论何时何地”已经成为网络新境界,“黄金时间”等于任何时间。
(三)新媒体的强互动性
实现信息的互动传播,受众可以获得他认为有效的信息,信息的发布者也可以随时获得受众反馈回来的信息。长期以来,在传统传播中,受众对于信息的接收是消极的,新闻信息往往是被送到信息接收者的面前,他们只有在接受和不接受之间做出选择,缺乏对新闻信息的驾驭自由,而新媒体的传播,改变了受众的这种消极的地位,在新媒体的传播过程中,受众不仅享有绝对的主动权,可以决定所接受的信息内容,而且可以随时反馈其态度和决定,可以随时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求所欲作为新的信息发布在网络上。因此,新媒体的强互动性是传统媒体不可比拟的。
(四)立体传播
新媒体以图、文、声、像的形式达到立体传播效果。传统媒体由于传播方式的限制,传播形式相对单一,而新媒体集合了传统媒体的各种传播媒介和信息载体,图、文、声、像多种手段并用,尽可能的向受众提供立体化、全方位的传播和展示,从而满足受众视觉、听觉等多感观的感受,达到立体传播的效果。
二、新媒体在突发事件中的价值
(一)突发事件报道的直通车
新媒体的即时性使其成为突发事件报道的直通车。突发事件发生时形态各异,性质和影响力各不相同,具有很大的不可预见性。在突发事件的现场,往往会有人以手机拍照的方式予以记录,并通过网络传播。而同一时间,网民实时接收、关注并转发,会快速引起极高的关注度,引爆社会热点。作为突发事件的第一发现和记录者,其在新媒体传播中肯定早于闻讯而来的传统媒体记者,新媒体显现出了其强大的优势:即时快速的传播手段、跨地域跨时空的广发覆盖。另外,由于突发事件所具有的新奇度指数较高,更因为发布者距离事发地点更近,体验感受更真实,更有含金量,也就更加吸引人们的关注。例如:2015年8月12日的天津塘沽大爆炸事件,几乎在爆炸发生同时,就有网友通过新媒体发布了相关视频及图片,而央视新闻中心消防跑口记者宋飞京在次日凌晨4点才到达核心区,并发回现场报道。在后续的新闻报道中,其第一时间在新媒体发布的视频和图片内容,被各家传统媒体反复采用。可见,从突发资讯传播的速度、广度和深度上,新媒体展示了对突发事件信息传播的优势。由于新媒体对突发事件的发现及时和发布迅速,因此可以把新媒体称之为突发事件报道的直通车。
(二)突发事件报道的全方位雷达
传统媒体由于自身特点,在突发事件的报道中虽然尽可能的全面,但由于事件本身的某些发展不可停留和视角的缺失,相关报道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相对于传统媒体,新媒体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的消解力量——消解传统媒体(电视、广播、报纸、通信)之间的边界,消解国家与国家之间、社群之间、产业之间边界,消解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边界等等。冲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具有交互性和跨时空的特点,新媒体可以与受众真正建立联系。每个人都可以进行大众传播;“信息”与“意义”无关;受众的主动性大大增强;大众传播的“小众化”。而新媒体因其多元化,自媒体的广泛存在,其所关注、记录到的某些细节很多都是传统媒体没有的,弥补了传统媒体照顾不到的信息空位,让传播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无论信息的收集还是传播,都已发展到点对点的模式,完全将传统媒体的盲区覆盖。这样新老媒体之间就形成了客观上的互补,对突发事件形成由内而外、由小及大、由远及近的立体化展现。这让受众有着更加具象的认知,但同时由于新媒体的审核缺失,受众的这种具象未必完完全全的真实。
(三)突发事件的解剖刀
新媒体在突发事件中带来的传播变化(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