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免费获取
|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论文降重
|
职称论文发表
|
合作期刊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论文资料
|
论文开题报告
全站搜索
搜索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网
->
免费论文
->
其他专业论文
->
资料论文格式
-> 我国社会工作法规政策思考——以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政策为例(五)
法律专业论文资料
|
护理学论文范文
|
动画专业论文
|
新闻专业论文
|
环境工程
|
艺术设计
|
社会工作
|
环境艺术设计
|
城市规划
|
法律论文范文
|
论文资料下载
|
社会学论文范文
|
信息计算科学论文
|
计算机论文资料
|
法律论文下载
|
环境科学论文
|
医学论文
|
报告总结
|
食品论文
|
社科文学论文
|
政治论文
|
医药医学论文
|
论文格式范文
|
建筑学论文范文
|
我国社会工作法规政策思考——以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政策为例(五)
最新活动:微信集50个赞就可获取任意一篇钻石会员文档。详情见
微信集赞换文档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5
/5/5
人的社会化主要内容包括道德社会化、性别角色社会化及政治社会化的问题。该理论认为家庭是儿童社会化的最初场所,也是最重要的场所之一。失去家庭的孩子,即使福利院条件再好,对儿童自身的社会化来说都是不完整的,只有在家庭的生活中儿童才能逐渐完成自身的社会化。
另外一个是依恋理论,该理论的基础起源于英国精神病学家John Bowlby的心理依赖理论,该理论认为,个人的心理健康是在3岁之前与母亲的温暖和亲密接触中形成的。在这种接触中,儿童可以获得生理和心理的愉悦,并由此产生安全的心理依恋。儿童在这一时期学习和建立与亲人之间的亲密关系,这个最初适合于婴儿生态环境的系统。也会继续影响著成人期中的行为、意念和情感。这对于家庭寄养孤残儿童来说也是同样需要的。
2、社会工作专业的价值理念
“助人自助”专业价值理念在社会工作的核心。根据麦高恩的说法,专业价值理念主要是用于从业人员做决定和采取行动。社会工作秉持“助人自助”的专业价值理念,引导社工更好的开展活动,为案主提供服务。强调同弱势群体和受压迫的个人和群体一起工作,工作中应尊重每一个人的独特价值和尊严,并不因任何原因而有所分别。社工必须推动超越个人私利的为他人服务,相信每一个人都有发展的潜质,因此有责任鼓励及协助个人,在顾及他人权益的情况下实现自我。认同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人际关系与人群内部的关系式重要的变革工具。工作中要尽力维持和加强人际关系,提高个人、家庭、社团、机构、社群的福祉,帮助社会大众和弱势群体摆脱困境。社会工作可以在专业价值理念的指引下,更好的为孤残儿童家庭寄养工作服务。
3、社会工作专业工作方法
社会工作者运用三大工作方法,可以在孤残儿童能力提升、寄养家长培训资料、机构资源优化整合、家庭寄养政策倡导等诸多方面发挥积极利用。其中,个案工作造合运用在儿童及家长的特殊个案中。社工通过家访和深入访谈了解案主的问题和需求;小组工作可以把面临相同或相似问题的家长及儿童召集起来。通过专业、系统的小组活动以及成员间的分享在成员之间建立相互支持、相互信任的关系。从而促进问题的缓解或解决;社区工作可以致力于寻找寄养家庭所在社区的资源,优化整合,征求社会对寄养家庭的外部支持。增进社区成员对家庭寄养工作的了解、支持和参与。总之,灵活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能够在家庭寄养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民政部.家庭寄养管理办法.民政部官方网站,
2014-8-26[2016-02-06].http://www.mca.gov.cn/article/zwgk/fvfg/shflhshsw/201409/20140900706005.shtml.
[2]乔东平,谢倩雯.中美家庭寄养的比较及启示[J].国外研究 ,2013,(10):110-115.
[3]徐建中.规范家庭寄养管理保障儿童基本权益——解读《家庭寄养管理办法》[J].政策鉴览,2014,(10):14-15.
[4]社会福利期刊编辑部.建立孤儿基本生活保障制度 开启儿童福利新时代——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孤儿保障工作的意见》[J].社会福利,2010,(11):17-19.
[5]王先进.从机构照顾到家庭寄养看我国儿童福利服务政策的转变[J].民政与社会工作,2007,(01):6-9.
[6]梁土坤.儿童家庭寄养政策的历史演进与发展方向——从《家庭寄养管理暂行办法》到《家庭寄养管理办法》[J].社会经纬,2005,(07):157-161.
[7]李细香,阳海霞.社会工作介入孤残儿童家庭寄养工作的空间[J].社会工作方法,2011,(02):68-70.
[8]吴鲁平,韩小雷.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政策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6,(01):
[9]白睿.孤残儿童家庭寄养问题探析——基于相关主体的分析视[J].社会福利,2012,(04):20-23.
[10]赵诚.家庭寄养模式与思考[J].社会福利,2009,(08):38-39.
[11]李迎生.一种有特色的社会救助模式——昆明“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模式”评析[J].云南社会科学,2003,(05):65-67.
[12]李亚亚.儿童福利机构中类家庭养育模式探析——以重庆市儿童爱心庄园为例[J].民政与社会工作,2014,(03):16-18.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5
/5/5
我国社会工作法规政策思考——以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政策为例(五)
由
毕业论文网
(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相关论文
本文标题:
我国社会工作法规政策思考——以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政策为例(五)
上一篇
:
中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制度缺陷..
下一篇
:
知识经济下华为公司的人力资源管..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
我国
社会工作
法规政策
思考
孤残
儿童
家庭
寄养
政策
2016-10-06 08:33:40【
返回顶部
】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