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免费获取
|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论文降重
|
职称论文发表
|
合作期刊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论文资料
|
论文开题报告
全站搜索
搜索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网
->
免费论文
->
其他专业论文
->
资料论文格式
-> 融资租赁现存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三)
法律专业论文资料
|
护理学论文范文
|
动画专业论文
|
新闻专业论文
|
环境工程
|
艺术设计
|
社会工作
|
环境艺术设计
|
城市规划
|
法律论文范文
|
论文资料下载
|
社会学论文范文
|
信息计算科学论文
|
计算机论文资料
|
法律论文下载
|
环境科学论文
|
医学论文
|
报告总结
|
食品论文
|
社科文学论文
|
政治论文
|
医药医学论文
|
论文格式范文
|
建筑学论文范文
|
融资租赁现存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三)
最新活动:微信集50个赞就可获取任意一篇钻石会员文档。详情见
微信集赞换文档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3
/5/5
融资租赁在我国发展时间不长,还未形成一个完整的行业规则与行业制度。行业内的企业良莠不齐,有些企业还不具备进入的资格,缺少市场准入机制。另外融资租赁行业中的从业人员混乱,缺少专业的从业人员,很多从业人员对融资租赁业务的认识还不够深入,业务水平不高,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着融资租赁业的发展。
一直以来,整个市场仅把融资租赁作为引进外资的一种形式,而没有将融资、投资、贸易、管理等多方位的作用宣传到位。融资租赁业是新兴行业,融资租赁相关知识在我国还不普及,人们对于融资租赁这一现代租赁方式知之甚少。融资租赁对许多企业来说仍然是一个陌生的领域,传统的资产占有重买轻租观念仍很普遍,融资租赁的各种功能和优势(如表外融资、盘活资产、促进销售等)还没有为企业所认识和掌握,而且我国融资租赁业还处于简单的银行信用补充地位,因此由于没有得到准确的市场定位,融资租赁业得不到良好的发展,也不能为政府实行产业化政策和技改政策提供有效的调控手段。
因为整个行业发展的不成熟,就导致市场对该业务关注度不高,继而影响到包括后备人才储备不足、宣传不到位、相关知识不普及等一系列问题,导致在融资租赁领域的恶性循环,使得该项业务难以发展其自身价值。
3.经营管理能力不足
我国融资租赁公司未能做大做强,其中一方面的原因是自身经营管理能力上的不足。首先,融资租赁公司缺乏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从而导致了经营管理混乱。国有融资租赁公司受个别内部人控制严重,影响了企业内部正确的决策,极易形成盲目购置设备的现象,未能把握市场上实际的设备需求。其次,员工往往在金融、财务方面有非常专业的知识,但是对具体购置的设备以及机械领域所知甚少,在设备选择和质量保证上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再次,融资租赁企业缺乏像广阔的客户背景,未赢得制造厂商的信任,因此租赁公司固定的客户群体和采购商不稳定,增加了经营的风险。
4.业务范围单一
我国融资租赁业采取了与西方国家不同的发展道路,发展的模式比较单一。西方发达国家采取的是“由内向外”的多元化融资租赁模式,强调以国内设备为主、为先,融资模式上采取回租、转租、杠杆租赁多种模式,实现租赁公司、承租方、供应商、银行多方共赢。而我国采取的“由外到内”单一化发展模式,强调以国外设备引进为主、为先。具体的融资租赁模式比较单一,一般采用自营融资租赁模式,而回租、转租、杠杆租赁等方式运用较少,使得我国的融资租赁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在我国,融资租赁方式多为自营租赁。自营租赁是指出租人自行筹资购买设备,再出租给承租企业使用的租赁方式。而直接租赁、转租租赁、回租租赁等相对较为先进的方式却使用较少。其原因除了业务处理程式复杂外,税收减免也不如国外优惠。我国财税部门规定,购买国产设备,设备价款的40%可在当年新增所得税中抵免,但对承租人在融资租赁业务和出租人在经营租赁业务中如何实施,则没有明确规定。
(二)外部方面
1.缺乏政府引导及相应的政策支持
融资租赁在我国的发展时间和证券行业基本一致,然而其发展却远不如证券行业顺利,缺乏国家政策的扶持是根本原因。国外融资租赁业的发展壮大,与其政府的大力倡导和一系列的经济优惠政策密不可分。相比之下,我国对融资租赁行业的支持力度不够,还不能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即使与发展中国家相比也有较大的差距。一是税收政策方面,并没有针对融资租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仅对少数公司实施有限的税额减免政策,部分政策甚至加大了承租人的税收负担;加之随着增值税改革范围的不断扩大,不同地区呈现多种操作方式,税务政策不明确造成的执行差异成为了不同地区的融资租赁企业之间不公平竞争的因素之一;二是融资渠道方面,目前融资租赁公司的资金来源除股本投入外,基本上是以向银行借款为主,我国还没有实施向融资租赁倾斜的信贷政策,融资租赁公司急需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的政策支持;三是融资租赁公司设立方面,缺少支持融资租赁公司在地方设立发展、专业人才引进、市场发展等方面的鼓励政策。
2.法律法规滞后
融资租赁行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完善的法律保障,早在1986年我国就颁布了《融资租赁管理暂行条例》,1999年颁布的《合同法》中单列一章对融资租赁合同作了专门的规定,2000年我国又颁布了《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但融资租赁业的发展还需要相应的会计、税收制度来辅助。2001年2月,财政部颁发了《企业会计准则——租赁》,使得租赁业务的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得以规范。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融资租赁法(草案)》出台,但其中的问题仍需进一步研究。据租赁业人士的统计,我国涉及融资租赁的法律、法规、政策散见于290多个法规文件中,而且现有的各项法律、法规之间的规定存在不配套、不衔接甚至相互矛盾的现象。由于相关法律不健全,在实践中,我国处理此类纠纷虽有法可依,然而由于相关法律有待完善,使审理的困难程度加大,影响了我国融资租赁业的发展。
3.监管体系混乱
目前我国可以开展融资租赁业务的企业有三类:第一类是由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并持有颁发的金融许可证的金融租赁公司;第二类是商务部批准的中外合资、外商独资融资租赁公司、经商务部和国家税务总局批准的内资融资租赁试点企业;第三类是由工商行政管理部批准设立的融资租赁公司。
而在2007年3月修订的《金融租赁管理办法》中,允许商业银行进入融资租赁行业。此外还有资产管理公司、财务公司等都在不同程度的开展融资租赁业务,众多企业的进入却没有一个独立部门对其进行监管,不同性质的租赁公司由不同的部门监管,而且不同性质的租赁公司适用不同的法令。由于多头管理、政出多门,当融资租赁行业出现问题后不能形成一致的处理意见,一些乱象长期得不到治理,严重阻碍了我国融资租赁业健康有序发展。
4.对融资租赁观念陈旧
现代租赁倡导“所有并不重要, 使用创造价值”的理念。在发达国家, 人们习惯“能租就租, 不能租才买”。而在国内,受传统观念影响,许多企业和个人尚未走出“租不如买”、“租东西是皮包商, 没面子”、“制造商搞租赁是不务正业”等认识误区, 停留在一次性买断的原始阶段和传统观念上, 对租赁业的信任和依靠程度还不能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 影响了租赁业市场发育和产业成长。其次是政府和理论界的引导缺陷。我国正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 市场化不够发达、现代化程度不高,缺乏对现代租赁业的研究。不论是政府部门, 还是理论界,对现代租赁业的法律问题、监管问题、行业管理问题、风险防范问题以及现代租赁业本身逐步形成的多样性、灵活性和今后发展趋势, 在理论上阐述不够, 对国外成功经验介绍不多。由于对现代租赁业本质特征及优越性认识不足, 相当多的企业根本不了解租赁是解决其生产设备缺乏难题的一个可供选择的办法, 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现代租赁业发展。
四、我国可借鉴的发达国家融资租赁发展的经验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3
/5/5
融资租赁现存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三)
由
毕业论文网
(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相关论文
本文标题:
融资租赁现存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三)
上一篇
:
论我国违宪审查制度
下一篇
:
企事业单位的培训的内容与方法2015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
融资租赁
现存
问题
对策
研究
2016-10-12 09:27:13【
返回顶部
】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