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本地的新品种和新技术都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根据现状分析,莲农的传统种植观念比较深根蒂固,接受新品种、新技术的要求还不够强烈,加上几项新技术都是近年来才试验成功的,示范推广还没有完全到位,因此,作为政府和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要化较大的精力来进行技术培训和推广,使新品种和新技术及时地推广到农户和生产之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目前莲田种植效益不足的原因有四个,一是老莲区的莲农还有相当多的农户采用传统的栽培方法种植莲子,致使莲子产量不高,有的甚至亩产只有不到30公斤;二是新品种推广速度缓慢,主要还是在老莲区,因为老莲田要想更换品种,目前还没有一套系统的技术措施和操作规范,这还有待于进一步去摸索和试验;三是莲子品种的老化更新问题,目前还非常缺乏后备良种,而一般来说一个新品种4-5年也得更换一次了,所以后备良种缺乏是制抑效益稳步提高的重要因素;四是栽培技术的进一步更新和提高,特别是在测土配方施肥、病害综合防治、老莲田品种更换、莲田冬季套种油菜、莲田轻型栽培、莲田养鱼除草等技术上都有待进一步的探索和试验,也只有这些技术的不断推出和深化,莲子的种植效益才能得到不断的提高。
另外要开展莲田综合利用,扩大莲田的收益,具体见第建议的第六点。
(二)大力推广莲田换种技术
莲田效益和莲田换种是两个相生相克的因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莲田如果因为换种或其它技术产生了更高的效益,则换种的积极性就越高,如果效益而越差,则换种的积极性就越低。
建德市需要象广昌和建宁一样组建一家建德市莲子科学研究所,使我市的莲子产业有一个稳固的技术支撑。根据广昌和建宁的莲子发展历程,其“研究所”也都是在莲子栽培面积一万亩左右时创建的,因为莲子产业发展到一万亩左右的规模时,制约其发展的最大瓶茎问题就是科技,从我市目前莲子产业的发展现状来看,已处于发展的停滞和徘徊状态,主要原因还是种植的效益不高,因此,在我市创建一家“莲子研究所”已成为我市莲子产业提升与发展的最有效的措施了,这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能解决莲子产业技术上根本问题的最佳方法。
从现有条件分析,莲田换种技术已经基本成熟,如技术上,目前我们已掌握了国内最新的子莲栽培技术,并形成了一套适宜本地栽培的“白莲高产高效生产技术”,品种上也有了自行选育成功且目前我国子莲类产量最高的新品种:“十里荷1号”,同时大慈岩镇近年来在各级农业和科技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投资了30余万元创建了一个莲子试验园,已经为当地的莲田换种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支撑
另一方面,从新品种莲田的示范的实践来看,新品种莲田的亩均效益比老品种莲田高1000元左右,效益十分明显。
第三,莲田换种技术已经基本成熟,从莲田的清理,消杀,测土施肥、引种和后期管理等工艺环节,已经有了一套成熟的操作工艺和处理标准,因此,可以大大降低莲田换种的风险,从技术上保证了切实可行。需要从宣传上做好动员,鼓励莲农接受换种。
(三)加大研发莲子腐败病防治技术
目前莲子腐败病的防治尚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在莲子研究所成立后,应加大科技研发力度,开展对外学习,实验分析等研究方法,近期要初步做到腐败病的范围控制,不能大范围扩散,远期要做到发病可治,未病可防的目标。保证莲田的生产效益。
(四)扶持涉莲企业及莲子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实施企业加农户模式做大做强莲子产业
目前当地已有涉莲企业三家:杭州天堂食品有限公司、建德市里叶白莲开发公司、建德市山木食品有限公司,莲子专业合作社二家:建德市大慈岩莲子专业合作社、建德市里叶莲子专业合作社。尽管涉莲企业已经不少,但根本的原因是企业和莲农的紧密度不够,企业之间的合作互补性不够,有时企业之间还存在着相互挤压和排拆的不正当竟争现象,严重影响了产业的整体发展。为此,政府应出台相应扶持政策,支持企业和农户采取密切合作,以企业加农户的模式来发展和提升莲子产业,从而使莲农得实惠,企业得发展,真正把莲子产业做大做强。
(五)实施产、学、研结合,与科研单位共同开发莲子深加工产品
科技是产业的第一生产力,没有科技支掌的产业必然不能成功地得到发展和提升,就莲子产业而言,莲子全身都是宝,其子、叶、花、茎、藕等都是不可多得的食药两用食品,但要开发这些食品,必须得有科技的力量来完成,目前,当地莲子深加工产品仅局限在初级加工和家庭作坊的规模,莲荷的附属物利润率很低,因此,如何开发莲子深加工产品,延长产业链,这是做大做强莲子产业的关键措施,目前,建德市山木食品有限公司已开始在做这方面的工作,和江南大学合作搞了莲子保鲜技术和莲产品深加工技术的研究项目,并已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果,政府要在产、学、研合作方面给予较大的支持,只有这样产业才能真正得到发展和提升。
(六)进一步利用莲荷这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开发观光休闲农业
针对现有荷花资源和当地可开发的旅游资源实际,总体规划可分两步走。
建德市莲子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三)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