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应用
①能否用铁筒装氯化铜溶液?
②铜能否置换出氯化银中的银?
示例2 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1)提出问题: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跟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是否相等?
(2)观察、小课题探究
①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②氢氧化钠溶液跟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测定。
(3)小课题事实及其处理
小课题标号 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天平两边是否平衡
①
②
(4)表征性抽象
从小课题事实归纳出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没有变化。
(5)原理性抽象
通过多媒体模拟回顾化学反应事实,用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没有增减,来解释表征性抽象结果。
(6)结论:质量守恒定律。
(7)应用:
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下列现象
A.铁丝燃烧质量增加
B.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一段时间后,质量减少
a克氯酸钾和b克二氧化锰混合加热,氯酸钾充分反应
A.若生成c克氯化钾,则生成O2多少克?
B.若剩余固体为c克,则生成O2多少克?
若有化学反应X2+2XY = 2Z,则Z的化学式是
A.XY B.X2Y C.XY2
2.模式Ⅱ
小课题探究教学模式Ⅱ可概括为:
问 题——小课题事实——假设及其验证——结 论——应 用
模式中的假设是指根据已知的小课题事实和科学理论,对未知的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所做的一种推理和解释,假说的形成一般要经过提出假说和验证假说两个阶段。假说的提出通常包括两个环节:一是根据为数不多的小课题事实和科学理论提出假说;二是在假设的基础上进行推理和判断。假说的验证包括小课题实验检验和理论检验,其中小课题实验检验是最直接、最可靠、最有力的方式。
在科学的教学中,学生对假说方法的运用,是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进行的,限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发展水平,科学的教学中假说一般都是比较浅显,这就为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运用假说方法进行小课题探究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通过二年的施教发现只要教师精心设计和组织科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激发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和发展他们解决自然问题的能力。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3/6/6
初中科学小课题探究教学模式与策略研究(三)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