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比”方法在科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二)
4、类比可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比较是一切理解和一切思维的基石,即比较是一切逻辑思维的方法。任何事物的特点必须在相互比较中才能充分地显示出来。因此,采用比较法,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类比是比较的重要方法之一,同样有其作用。因此在科学教学中通过对学生进行类比思维方法的渗透和培养,不仅可以使学生以快速的获取知识,深刻地领会和掌握知识,而且还能使学生产生一种对问题的敏感性,迅速抓住问题的要害,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这对于学生形成思维能力、提高素质都有很大的作用。
如:卢瑟福正是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运用类比方法把原子内部的情况和太阳系的结构进行类比,太阳系是由处于核心的太阳和环绕它运行的一系列行星构成的,因此,卢瑟福于1911年提出了原子是由电子环绕带正电荷的原子核组成的这样一个原子核结构的行星模型假说。
因此,若教师在教学中经常运用类比的方法,学生类比的思维自然也能被潜移默化。
二、类比在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现代认知心理学家们都十分重视原有知识经验或认知结构在新学习中的作用。人们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与技能,促使问题的顺利解决就是迁移的积极作用。教师倘若能有效地利用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促进学习迁移,可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类比的思想方法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结构中的,对学习的有效迁移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新旧知识间类似的地方可以帮助学生利用原有知识进行区别、理解、掌握新知识,从而促进知识的迁移,实现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因此,类比在科学教学中无处不在:
1、类比在概念的形成中
科学概念的教学是科学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由于科学的很多概念之间是有一定的联系,加之概念教学也是科学教学内容中最为抽象的内容之一。因此,在概念教学中如何使概念之间建立联系,即运用旧知识学习新知识;如何利用学生已知的经验、体验学习新的概念是概念教学的关键所在。其中,通过新旧概念间或新概念和学生已知事物之间的类比是概念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
例1:通电直导线的磁场
通电直导线的磁场模型是非常抽象的,因为磁场本来就是看不到,摸不着,并且是立体的。加之还有直导线上的一个点的磁场,整条直导线的磁场之分。加之,学生有没有任何经验。总的来说对于初学者通电直导线的磁场是教学难点。但教学中如果采用类比的方 法,情况就会截然不同:
师:你没还记得木质茎的年轮吗?通电
直导线上一点的磁场就相当于(教师出示实物)。
生:哦
师:中间的髓相当于直导线,每圈年轮就相当于一圈磁感线。那么,整条直导线的磁场就相当于?
生:一段木头。……
例2:分子间有空隙
在教学分子运动这一内容时,为了便于学生认识到分子之间存在空隙。教材首先用芝麻倒入黄豆中这个学生已有的宏观体验作类比。学生就比较容易从50毫升水和50毫升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这一现象得出分子间有空隙。可见芝麻和黄豆混合实验的宏观支持对学习分子间有空隙这一微观概念的重要性。
2、类比在科学探究中
科学探究不仅是科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也是科学能力的综合体现,更是科学素养的核心体现。但很显然,既然称之为探究,就是让学生自主的去探究一些未知的知识。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对于一个未知领域若没有教师的引导、支持,学生是很难形成一个完整的探究。因此,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教师的支持显得尤为重要。其中教师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让学生在未知和已知之间建立联系。类比,就是达成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无论是在探究的哪个环节。
例1(猜想):在探究光合作用的产物之一是淀粉时,当学生提出植物叶片中的淀粉到底是从哪里来的?除了一些学生能想到是光合作用产生的,就不再有其他猜想,学生的思维出现了卡壳现象。这个时候为了能让学生的思维连续,教师必须提供必要的支持,而这时“类比”就该出场了:
师:植物的叶片中,除了淀粉等有机物还有什么物质?
“类比”方法在科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