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现阶段劳动就业比例失衡——中国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 “唯有读书高”的思想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确的“知识改变命运”的说法也没有错误,人们纷纷将子女送到大学里就读,为的不仅是成为对祖国有用的人,更重要的是要让孩子过的比自己好的想法,天下父母心这就更没有错误了,可是没有想到的却是在孩子走出大学的同时就面对着失业,四年的所学却不被社会所接纳。 今年的大学毕业生失业人口就达到了60万,再加上往届的大学生那么这一数字就还在不断地上升,有可能达到100万,即使找到了工作,我国人才资源能力发挥程度也很低,人才浪费超过2500万。矛盾很多,困难不少,社会上“大学生就业的冬天”也已经叫喊了好几年,可是年年“冬天”年年“过”。实事求是地说,大学生找个工作并不难,难的是找一个理想的工作。实在想不通怎么这全社会全心打造的“人才”就不是“才”了呢? 找到工作的大学生其实面对的也不像想象的那样顺利,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时刻在担忧会被公司炒鱿鱼,所以不得不紧张地工作,生怕有一天加入到失业的行列当中去。这种职业的危机恐慌情绪势必会为他们带来一些健康状况的下降,健康状况的下降会造成工作精神状况下降,工作精神状况下降极易导致工作错误,这样一来被公司辞退也就是早晚的事。职业危机猛于虎也! 为什么人才不再是“才”,这与我国现阶段的高等教育体制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普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的问题。 一、招生方面。受教育权与平等权是我国宪法所明文确认的我国公民所享有的基本权利。但由于历史的及其它的种种原因,这两项基本权利在我国高等教育招生中往往并未得到完整的贯彻。另外,平等权还要求对所有考生自身来说在录取时要做到人人平等。在招生中还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是关于招收保送生的问题,按照前国家教委1988年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招收保送生的暂行规定》,普通高等学校招收保送生,其目的在于完善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制度,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招收保送生的工作,应有利于培养和选拔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有利于更好地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鼓励和引导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因此,《条例》第二条详细地规定了保送生的条件,总的要求是被保送的学生必须是德智体美劳方面表现一贯优秀的高中应届毕业生。不可否认,制定该《条例》的出发点是好的,在《条例》施行之初也曾起过比较好的效果。但在近些年的招生工作中,由于受到当前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及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办法,在招收保送生工作中,不正之风已非常严重,以致严重影响到了招生的公平性,违背了当初制定《条例》的宗旨。招生工作中还普遍存在着一个透明度低的问题。现在高考录取招生,一般采用网上录取的方式,减少了腐败的机会。但对于研究生招生,按照《高等教育法》第19条的规定,硕士、博士研究生取得入学资格所要求的是 “经考试合格”。这里其规定的是“合格标准”,但对于有数个上了分数线的“合格者”是否必须按名次录取的问题却没有规定。于是,便出现了在考研、尤其是考博时,同导师的“关系”极为重要的情况。甚至圈内人都知道一个公开的秘密:考博一是考外 论中国现阶段劳动就业比例失衡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每个孩子都是闪光的金子 | 下一篇:论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中国 现阶段 劳动就业 比例 失衡 | 2012-12-30 09:08:07【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