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都是闪光的金子 笔者曾经听过一位专家这么说过:我们教师对待每位学生都要好。班里优秀的学生,你要对他好,将来他们会是诺贝尔获得者;对班级里一般的学生,你也要对他好,将来他们也许是办学捐资者;对班级里的差生,你还是要对他好,将来他们可能是社会的老大,是我们办事的好向导。这虽然是个风趣的话语,但在其中包含着一种“全人”教育的关注。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如何去关注这“全人”的教育呢? 一、用真诚的心灵来唤醒人格 我们教育中不是简单地说教,不是机械地训人,它是情愿呼唤情感的乐曲,是灵魂塑造灵魂的艺术。我们教育上的严重缺陷,就是过分地放大了教育的“塑造”功能,忽视了教育的最根本的也是最重要的保护功能。实际上,教育应该是一片肥沃土壤,而绝不应该是一把锋利的剪刀,需要我们教师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理解学生的个性行为,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选择,而不需要老师完全按照成人的思想去看待学生,学生也并不一定欣赏那种很能讲道理的教师。我们的教师尤其班主任总能对发生的任何事情讲出一二三来,这些道理听起来确实句句在理,但是否真正有效?其实学生渴望老师的爱就像禾苗需要雨露阳光一样,学生只有感觉到教师的善良和真诚的心,才乐于听从老师的教诲,这样学生的人格才会受到点点的影响。 (一)心心相印。谁都愿意得到他人的关注和重视,尤其是孩子,当得到教师的一句温暖的问候,或一下温柔的抚摸时,他就会觉得无比幸福。这样就消除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感,进而产生亲近感受,从而有利于学生人格的完善。如学生不舒服时,教师为他倒上一杯热水。这一杯热水,好似一场春雨点点滴滴滋润学生的心田。学生想去卫生间,却不敢说,在位置上扭屁股时,教师悄悄地把眼光送给他,这一眼光,好似一道彩虹在师生之间架起了一座心灵之桥。夏日上操时学生站在炎炎烈日下汗流满面,教师走过去,用纸巾把汗水轻轻擦干,这轻轻一擦会好似一缕清风在学生的周身吹拂。不经意的小事情,教师的关怀对学生人格的完善起的作用是无法估量的,对学生的关怀要一视同仁,对后进生不能冷淡,对不起眼的学生不能忽视,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到教师是喜欢他的,是在乎他的,是关心他成长的。 (二)理解宽容。理解就是“将心比心”“换位思考”,能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能包容学生。理解就意味着宽容,理解就不会在学生犯了错误的时候惩罚他,而是想尽办法帮助他解决问题。教师对学生的理解比处罚的效果要好得多。 二、用变化的面容来感染人格 教师适时地把自己的喜、怒、哀、乐的面容呈现给学生,学生通过教师在处理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受到感染。 (一)抓时机、露笑脸。在班级工作中,常常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偶发事件,这就需要教师善于抓住教育机会,因势利对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教育。教师适时得表现自己的欣喜之情,在事情的处理中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每个孩子都是闪光的金子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农村幼儿园早期阅读的培养 | 下一篇:论中国现阶段劳动就业比例失衡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每个 孩子 都是 闪光 金子 | 2012-12-30 09:09:38【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