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指导小班幼儿绘画活动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图象作为一种有效而生动的信息载体,越来越广泛地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小班幼儿年龄小,它们对身边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喜欢观察,什么都想去学一学、做一做,模仿一下,从他们对世界还只有淡淡认识的时候,他们就开始了涂鸦。通过美术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美术兴趣,使幼儿初步具有感受美和表现美的能力。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正确的教学应能激起幼儿“求学的欲望”。《幼儿园课程纲要》明确指出要让幼儿“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学前美术教育的目的是挖掘幼儿潜在的美术素质和能力,塑造幼儿活泼开朗的个性,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 一、为幼儿提供宽松、愉悦的活动环境。 小班孩子注意力容易分散和转移,教师努力为幼儿创设一个合适的情境,引起幼儿兴趣,调动学习的主动性,熟悉的、生活化的情景会使幼儿感到亲切和好奇,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绘画的动机。让幼儿在身临其境中产生追求美与表现美的欲望和热情,积极主动的去观察、去创造。平时,我们组织孩子参与环境布置,活动室的环境氛围有很浓的意识气息。 小班初期的幼儿由于心理、生理正处于发育之中,他们的思想境界还处在涂鸦阶段,幼儿的观察力较差,手部小肌肉及功能尚未完善,动作不协调。只能画出一些乱线、乱点或乱色块。在《小鸡出壳啦》这个美术活动中,教室内环境布置成小熊家、小兔家、和正在孵蛋的鸡妈妈家;纸剪的小草若干、师生共同制作的各种材料的小虫子若干;讲述母鸡的故事,引导幼儿讨论,小小鸡隔着蛋壳在说些什么?添画鸡嘴巴——小鸡的脚,将自己想象成蛋壳内的小小鸡,体会鸡妈妈孵小鸡的辛苦。为幼儿创设一个想象的空间,将自己想象成鸡妈妈肚底下正在孵的鸡蛋里的小小鸡,让幼儿运用自己对爱的认识,交流对主题的理解,感受妈妈与孩子之间的亲情与依恋,感受家的温暖与快乐。引导幼儿将小鸡送到“草地”上,在教室内投放各类材料制作的小虫子;边说、边画小鸡。把小鸡送到草地上,添画小草;小鸡捉虫吃。 教室内的环境与我们的活动合为一体,在一个完整的小鸡出壳的情景中,孩子们在快乐的创作拟人化的情景导入让孩子们很感兴趣,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整个活动我用拟人化、儿童化的语言贯穿始终,从而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在这里,表现与表达变得丰富起来,动 浅谈如何指导小班幼儿绘画活动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脱靶”现象 | 下一篇:浅谈如何在教学中应用理论与实际..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如何 指导 小班 幼儿 绘画 活动 | 2013-02-11 09:50:47【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