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及有效策略 巴尔扎克曾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问是问号。”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过:“学问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可见提问在学生学习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课堂提问是教师常用的一种方法,其目的是使学生产生疑问,积极思考,充分调动学生的观察、思维、想象等能力,并能有效地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同时教师可以从中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科学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可以启发学生思维,使教师及时获取反馈信息,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有的放矢地展开教学工作。由此可见,课堂提问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因此教师要及时发现并反思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运用科学的教学理念和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提问。 然而,在长期的教学、听课、外出学习的过程中,我发现,在课堂提问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下面就从课堂提问的内容、对象的选择和评价结果几个方面谈一谈存在的一些误区。 一、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堂提问的内容缺乏目的性 课堂提问的内容应有有一定的目的性,才可产生效果,否则教师随意发问,学生随意回答,可能影响课堂学习的有效性和课堂秩序。如某教师在教学《祝福》时设计了如下的问题: ①祥林嫂的命运是悲惨的,鲁迅先生将她的不幸总是设置在一个特殊的季节里,那是什么季节? ②失去丈夫是否不幸? 这两个问题显然没有多少思考的价值,偏离了本课的教学目标,起不到启发作用。鲁迅先生将祥林嫂的不幸设置在一个什么季节学生一看便知。这个问题几乎用不着思考便可回答。至于提出“失去丈夫是否不幸”这样的问题并要求学生作答,简直有点捉弄人的味道!显而易见,类似的提问不仅无益于学生解决教学问题,反而会使课堂结构松散,学生注意力分散,甚至于只是让课堂添些混乱而已。 2、课堂提问的内容缺乏顺序性 有些老师在上课时,没有提问循序性的意识,问题过难或过易,让学生不知从何答起。以《军神》为例,教师提问:沃克医生为什么把刘伯承称为军神?此问题的提问过难,没有给学生由浅入深的梯度,让学生回答起来感觉有难度。 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及有效策略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立法听证之我见 | 下一篇:课改环境中重建教师激励机制的研究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课堂 提问 存在 问题 有效 策略 | 2013-02-16 11:02:33【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