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哈姆莱特的忧郁与延宕 我们分析古老的故事,有着它的现实意义:在现代物质生活大大改善的同时,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也不断面临更多更大的压力,促使我们开始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好多不可预知的心理问题已经伤害到我们的身体,人们内心越来越渴望人与人之间能相处得更加和谐与美好。在西方观念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时,研究一下西方的心理问题,对于我们来说应该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一、哈姆莱特的双重性格 哈姆莱特一直被人们冠以“复仇王子”的美誉,但故事结局却是非常悲惨的。究其原因是哈姆莱特的双重性格:既有为父报仇重整乾坤的英勇气概,又有着忧郁、迟疑延宕、忧柔寡断的性格缺陷,这是造成他的悲剧结果,也是造成宫廷以及丹麦国民的不幸的原因。 二、形成双重性格的个人因素 应该说,哈姆莱特是一个矛盾中的人文主义形象,他离开丹麦到德国威登堡大学读书,接受了人文主义的思想观念。他对人类和世界都有着与传统观念截然不同的看法,认为人是一种了不起的杰作!而世界则是一顶壮丽的帐幕。对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于爱情和友谊,他希望真诚平等。这其实也是我们当代大多数人的梦想。哈姆莱特真诚平等的对待任何人。然而,现实并不为理想而改变。在这严酷的现实面前,哈姆莱特的理想幻灭,随即陷入了忧郁之中。尽管忧郁是哈姆莱特最重要的性格特征,但忧郁并不是他的天性,而是因理想破灭而引起的一种深刻的改变。在这种精神状态下,哈姆莱特不禁对生命的意义提出了置疑。我们也会因为现实距离理想太遥远而对自己、对别人产生怀疑,只是,哈姆莱特所受的打击太大了。作为平常人的我们很难遇到如此的困境。 (一)情绪的忧郁 哈姆莱特一出场,面对异乎寻常的变故心中就充满了疑虑,这时他对现实产生怀疑,但却没有积极的去解疑,只是在心中苦闷,这时便开始陷入忧郁之中。他的第一次独白就表明了他抑郁悲愤的心境,最使他痛心的是母亲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就变了心,改嫁了新王。这一行为使他对人的信念发生了动摇,当他从鬼魂的口中知道了父亲被杀真相的时候,震惊不已,但却并没有立刻去复仇,他要证实它的真实性,这说明他的理智还占在上风,这是无可非议的,只听到与父亲极其相似的鬼魂的一席话,而不加思考就去行动,那是鲁莽,这时还是需要理性的。同时,父亲鬼魂的揭发更使他在精神上受到沉重的打击。然而事实又何止于此呢!他越接触现实、正视现实,就越能发现更多的罪恶,这使他陷入更深的忧郁之中。哈姆莱特担负起为父报仇责任的同时,又主动担负起了“重整乾坤”的沉重使命,这就使他超越了个人的复仇而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了起来,也正是双重责任的叠加,使他的思考过多,也使他的行动拘束过多,手脚被太多的绳索束缚,又怎能活动自如呢?我觉得这是造成他迟疑延宕的主要原因。 在为父报仇这一点上讲,哈姆莱特并不是没有行动。但是,从改造现实这一点来讲,哈姆莱特最终与敌人同归于尽,却没有完成自己的使命。哈姆莱特看到了一个伟大的目标,但是在这个伟大的目标面前,想要行动而不知该怎么办,这就是他行动犹豫的原因所在。而哈姆莱特因一再的犹豫,延迟了复仇计划的实施,延误了重整乾坤的使命,最终只能以悲剧结束。 (二)行为的延宕 论哈姆莱特的忧郁与延宕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与构建和谐.. | 下一篇:论关汉卿历史剧的现实主义倾向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哈姆莱特 忧郁 延宕 | 2013-02-18 08:38:42【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