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逝》与《玩偶之家》女主人公形象比较 鲁迅先生唯一的一部爱情题材的小说《伤逝》中的子君,和挪威剧作家易卜生的名剧《玩偶之家》中的娜拉,是两位伟大作家成功塑造出的具有永久艺术魅力的女性形象。子君和娜拉所处的国度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但都是作家借描写家庭夫妇之间的矛盾冲突,反映社会问题的作品。在妇女解放的道路上,娜拉是“妇女独立宣言”的代言人,子君则是一个勇敢而悲壮的倒在革命征途中的女战士。在她们身上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之处。 子君和娜拉是具有鲜明的民主思想倾向,大胆追求个性解放的妇女形象,在她们身上能找到许多相似之处。 首先,她们都善良、勤劳、无私、天真、纯洁、热爱生活、珍重爱情,并把它作为赖以生活的全部基础。她们是那么深爱自己的丈夫,而丈夫在人生的关键时刻,又都暴露了他们虚伪、自私的本性。深受伤害的女主人公都选择了出走。 子君是一个贤淑、温柔的女孩子,她从封建家庭走出来,从乡村来到繁华的大城市,受“五四”时代大潮的洗礼,是一个迅速觉悟起来的新女性。她用新的思维方式、新的伦理标准重新审视社会、审视人生,对理想、对前途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和热情的向往,浑身迸发出生命的喜悦、青春的活力。她和涓生相恋了,她被涓生的博学所吸引;被涓生的真诚坦率所感动。尽管涓生经济地位低下,她却能抛弃旧的思想束缚,冲破封建家庭的羁绊,她“大逆不道”,“伤风败俗”地在封建卫道士面前公开与涓生同居了。因为在子君看来:“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婚后子君全身心跳进家庭小圈子,为丈夫、为小家庭逐渐失去自我了。后来涓生失业,失去了经济来源,出现了生存问题,“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小家庭终于无法维持下去了,涓生为了“救出自己”,说出了“我已经不爱你了……”于是,子君只得跟父亲再次出走,束手就擒,重新回到了封建牢笼中去,最后在“无爱的人间死灭了”。 娜拉与丈夫海尔茂曾经度过了八年艰难而幸福的家庭生活。新婚一年后,海尔茂因工作劳累得了重病,娜拉为了救丈夫的性命,在别无办法的情况之下,她偷偷伪造父亲的签名借来一大笔款子,此后又设法独自偿还,她认为自己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后来,柯洛克斯泰想以此事要挟海尔茂,想挽回他在公司的职位时,海尔茂为了自己的名誉、地位、前途而撕下了温情脉脉的面纱。海尔茂骂娜拉:“伪君子”、“撒谎的人”、“犯罪的人”、“可恶极了”、“下贱的女人”。接着,当风波过后海尔茂的名誉、地位不再受到威胁时,他又恢复了以前对娜拉的态度,娜拉又成了“小鸽子”,“小松鼠”,“可爱的小鸟”了。但是娜拉已经看清了丈夫虚伪、自私的本来面目,看清了幸福生活的实质,更看清了自己长久以来的处境,她对海尔茂表明了自己“觉醒”的态度,然后毅然离开了家。 其次,她们的婚姻悲剧都在于她们在婚姻关系中与丈夫的经济地位绝对的不平等。《玩偶之家》中,海尔茂还是个并不富裕的律师时,娜拉就要“打饥荒”,等到海尔茂一步一步爬向银行经理的高位捞大钱时,娜拉想多花点儿钱还得向他一点儿一点儿乞讨,甚至还得装扮笑脸承受指责——“乱花钱的”、“不懂事的”、“小撒谎的”;从生活习惯到思想感情,海尔茂都置娜拉于极不平等的地位,只准妻子想丈夫所想,做丈夫所允许做的;他肉麻地称呼娜拉“小鸟”、“小松鼠”,与其说他特别喜欢娜拉,不如说他把妻子当作花大钱买了的高级玩具。子君在婚后就丧失了继续追求和前进的目标,没有争取进一步的以经济独立为基础的个性独立。在外在的经济的压力到来时,两人不能共同承担这种压力,由于经济上的依附,子君越来越自卑,每天便要看着涓生的怒色,“装作勉强的笑容”,而涓生却尚不满于自己“如赫胥黎的论定‘人类在宇宙间的位置’一般”自己“在这里的位置:不过是叭儿狗和油鸡之 《伤逝》和《玩偶之家》女主人公形象比较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B2C的商务模式 | 下一篇:《三国志通俗演义》中的刘备形象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伤逝》 《玩偶之家》 主人公 形象 比较 | 2013-02-21 19:55:44【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