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品德学科的整合 [ 提 要 ]: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信息技术与品德学科整合已成为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使信息技术更好的服务于品德教学,发挥其最大功用达到最好效果,是每位品德教师要面对和思考的问题,信息技术的恰当使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把枯燥的道理在某种情境中生动浅显的表明出来,触动了学生的情感,让学生更多的去体验,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品德 整合 人类进入21世纪后,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得力助手。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品德教学的整合正是现代信息社会对我们语文教学的要求(CAI:Computer Assistance Instruction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整合成为教学发展的主要趋势,这是对传统小学品德教学模式的挑战,同时也是小学品德教育发展的重要机遇。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品德课堂教学整合的教育理念 谈整合,首先在理念上应该明确以下几点: 1.整合的界定。 一般的整合多是指二者操作或设计上的结合。这里的整合,是指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品德教学二者的最优组合,扬二者之长,补二者之短。融二者为一个不可分的整体,达到1+1>2的效益。主要作为工具手段存在的现代信息技术,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为主,但并不是全部,而是与其它信息技术多种媒体共同发挥作用,但灵魂仍是教学设计本身,计算机起辅助作用,以展示传统教学无法实现或很难实现的教学任务。整合不仅仅是信息技术与小学品德课堂教学的结合,也不是说用了多媒体课件就能解决教学中的所有问题,而是从教材和学生实际出发,寻找二者的最佳结合点。整合的目的在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传统教学无法解决的教学难点,要求展示事物变化过程,刺激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引发学生主动、积极、创新的思维,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和谐地发展。 2.整合的效果评定。 信息技术与小学品德课堂教学整合的效果是由教学设计是否合理而定,而不是由计算机技术高低而定。计算机技术在整合中只是作为工具手段而存在。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灵魂是教学设计本身,整合的教学设计应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应留给学生必要的思考空间,鼓励学生放胆求新,品尝、体验、发现创造性学习的无穷乐趣。以让学生在乐中、在趣中感受生活,学习常识,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情感体验。 信息技术与品德学科的整合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性爱分离中国现代性爱文学的文化.. | 下一篇: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信息技术 品德 学科 整合 | 2013-02-22 21:25:09【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