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免费获取
|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论文降重
|
职称论文发表
|
合作期刊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原创论文
|
论文开题报告
全站搜索
搜索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网
->
免费论文
->
财务管理
-> 遏制会计造假,重塑会计诚信(二)
金融论文资料
|
财务管理
|
会计专业
|
国贸论文
|
市场营销论文
|
电子商务论文
|
财务会计论文
|
电子商务
|
会计论文
|
财务论文
|
金融论文
|
电子商务论文
|
经济学论文
|
营销论文
遏制会计造假,重塑会计诚信(二)
最新活动:微信集50个赞就可获取任意一篇钻石会员论文。详情见
微信集赞换论文
遏制会计造假,重塑会计诚信(二)
一 会计造假的现状及表现形式
1 会计造假的现状
1.1虚构收入利润,损益核算不实。如一些企业为了完成利润指标,在收入的确认上主观随意,不遵守收入确认的标准,虚拟销售客户,对开发票,虚列销售收入和应收账款;也有的单位将费用递延,来实现虚列资产、虚增利润;也有的单位通过将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借款费用资本化,来达到虚增利润和资产的目的;有的单位通过利用关联交易来调节利润,甚至利用“未达帐项”来弄虚作假,虚增利润达到其目的,等等。他们都从自身利益出发,不能如实地反映其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采取隐瞒费用、亏损,虚构收入、少转或不转成本、少提税金及各项提留款等不正当手段来进行财务造假。
1.2成本意识淡薄、成本信息失真、成本行为失控。对成本费用支出的会计核算在会计制度中有着严格的规定,而一些企业无视会计法规,人为地调节成本费用,使企业的成本核算变形扭曲。如在计算年终利润时往往搞“领导成本”、“首长费用”,在成本的摊提上主观随意,要么费用资本化、递延或推迟确认费用;要么根据与事实不符的假定,乱挤乱摊成本,隐瞒经济业务事实,在利润较高的年度,估计一些费用、损失,如退货损失、预提费用、保修费用或预计负债等,使之形成秘密准备储存起来,“以丰补歉”,进行利润平滑;相反,一些企业单位为了达到挤占国家税收、少缴所得税之目的,又在极力隐瞒利润,如在购置固定资产时,要求销售单位将增值税发票开为材料配件等,这样,不仅挤占了生产成本,隐瞒利润,偷逃所得税,而且也因此抵扣了销项税,从而达到了偷逃了国家的增值税的目的。
1.3会计基础工作薄弱,原始凭据内容虚假。一些企业会计基础工作薄弱,利用原始凭证弄虚作假进行违法、违纪活动,已成为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如用非法取得、伪造或变造的原始凭证来骗取收入,中饱私囊,会计人员依据不真实的原始凭证进行核算,结果导致一系列的会计信息失真;也有的企业单位动用所谓的变通手法,将对外送礼,对内发放的支出,开假发票报账;有的单位采用偷梁换柱的手法,将吃请、旅游、会议、发放纪念品等费用支出开成资料费、住宿费、交通费来报销,等等。
1.4内部控制不健全、不协调,资产负债失实。如购进存货长期不验收入库、入账,或估价入账;发票有无及其真伪不作追究或无人追究,存货只见入库不见出库,或光有出库不见入库时有发生;退库(货)不冲往来,相应也不增加库存,形成大量的存货和资金“体外循环”,形成假账真做,出现企业债权债务及存货严重失实。另外,对包装物等资产的出租借出、固定资产的购置、变卖或转让、对外投资等,不通过财务办理手续,致使企业家底不清,资产流失,财务虚假,会计信息失真。
2 会计造假的表现形式
2006年11月03日,中国财政部发布一份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报,通报了中国华源集团有限公司等部分企业存在严重的会计造假行为。公报说,检查发现,中国华源集团有限公司财务管理混乱,内部控制薄弱。部分下属子公司为达到融资和完成考核指标等目的,大量采用虚计收入、少计费用、不良资产巨额挂账等手段蓄意进行会计造假,导致报表虚盈实亏,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对存在严重会计造假的中国华源集团有限公司及下属10户子公司分别予以通报并罚款的行政处罚,对有关责任人进行了相应的处理处罚,并将有关问题移送相关部门处理。
“十五”期间,财政部组织驻各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以下简称专员办)先后对金融、房地产、钢铁、石化、电信、电力等国民经济基础行业和支柱产业的813户企业进行了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共查出资产不实金额427亿元,所有者权益不实金额166亿元,利润不实金额142亿元,追缴税款29.6亿元,依法查处了一批重大会计造假案件,追究了110名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有力打击了各类会计违规行为,对会计造假者起到了有效的震慑作用,巩固了财政部门在会计监督领域的主体地位。
二 会计造假的原因
1 两权分离是会计造假产生的根本原因
两权分离是指资本所有权和资本运作权的分离,也就是说,所有者拥有的资产不是自己管理运作,而是委托他人完成管理运作任务。在两权分离的过程中,资本所有权与资本运作权应该是一个统一体,无论是资本的所有者还是资本的运作者,都是为了一个目标,即实现最大化的盈余。但是,在实现这个最大化盈余的过程中,必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对盈余分配比例问题,资本所有者总是希望凭借对财产的最终拥有权分享全部盈余,而资本运作者却希望保留一定比例盈余扩大生产经营,甚至还要考虑自身的回报(表现为薪水、福利等)。再比如,资本所有者对资本运作的信用程度不同,总是会采取必要手段实施对资本运作的监督,而资本运作者则会采用反侦察手段逃避资本所有者的监督。如此等等,必然会出现资本所有者与资本运作者的矛盾,矛盾的最终结果是:资本运作者虚列成本:虚计收入,虚报盈余,会计造假也就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了。
2 监督乏力,是会计造假产生的重要原因
监督乏力,可以从四个方面展开分析:一是会计监督乏力,二是审计监督乏力,三是综合监督乏力,四是执法监督乏力。(1)从会计监督来看:因会计受聘于单位,使得其本身所具有会计监督功能因种种原因而被严重削弱,对单位财务收支等经济活动无法进行监督。(2)从审计监督来看,首先是内部审计监督乏力,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或因种种原因形同虚设。其次是外部审计监督乏力,外部监督主要体现在民间审计上,有些民间审计单位为了争取“回头客”,就对“顾客”提供优质“服务”,有的还承诺保证委托人不出问题,以至出现了虚假的审计报告。(3)从综合监督来看,各监督部门如财税、审计、物价等部门各自为政,没有形成全力,影响综合监督的效果。(4)从执法监督来看,虽然每年都有各种各样的执法检查,但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会计造假问题。根本原因就在于执法不严,对查出的问题没有严肃处理,导致会计造假事件的不断出现。
3 利益驱动是会计造假的直接原因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2
/3/3
遏制会计造假,重塑会计诚信(二)
由
毕业论文网
(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论财务管理的目标
下一篇
:
存货管理研究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
遏制
会计
造假
重塑
诚信
【
返回顶部
】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