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强化资金的集中统一管理,严肃结算纪律,保证资金调度自如,确保资金的安全。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投资政策,搞好寿险资金运用项目的投资组合,实行科学的决策机制,实现寿险资金的有效增值。要认真吸取经济过热期在资金运用上一哄而起的教训,循序渐进地开展资金运用业务。
(六)建立财务风险管理预警系统
只用较保守的投资策略及保守的责任准备金计算是不能完全免除寿险公司资产负债不配比的风险。国际监管做法是设立预警系统及利用风险资本管理,要求保险公司须具备某数额的盈余,用以承保此风险。如公司具多个独立基金,每个基金须独自达到最低盈余要求。在特殊情况下,监管者可接管所有保户基金的资产(包含保户基金内最低盈余部份)及委派专人管理其运作。此盈余规定可以有效保障保户,而股东只可提取股东基金内的资产,不影响保户利益。反之,如果保险公司用较保守及周密的方法,超过法定要求厘定其法定责任准备金,一般可将超过最低法定责任准备金的准备金负债额当成盈余一部份,以比较最低法定盈余标准。否则,保险公司可能因定立较保守法定责任准备金,而自动提升了最低法定盈余标准,导致原本财务稳健情况,可变成表面不健全之相。
(七)加强财务现金流分析
财务指标可以反映公司过去的经营情况。预警系统只可提供适当空间预报及处理问题。因外在因素较难掌握及骨牌效应,除以上监管措施外,现金流分折也开始在国际寿险业中应用。
现金流分析主要目的是让管理层了解,在经营或经济颇差或突变的环境里,该公司财务承担能力的情况。此分析一般为精算财务状况研究的一部份,由委任精算师负责。现金流的分析须具有财务管理经验的精算师资力全力配合才可有效发挥其功用。除了需要处理大量数据外,义曦辞清的汇报才是其重要窍门。因现金流分析的应用及国际上金融业一体化的影响,国际保险财务监管也开始新的变化。研究的方向现正是以普通会计为本反映管理层的表现。另再加法定盈余于上以供审慎财务监管之用。法定盈余则以现金流分析方法厘定,再配以最低风险资本标准及其他现有法定审慎理财规定而成。
六、完善寿险公司财务管理风险的具体措施
寿险财务的风险管理,与一般公司投资中的风险管理不尽相同,这是由寿险资金的特性和资金运用的特点所决定的。从投资角度讲,投资决策、资产配置、组合管理和证券选择要适应寿险资金的特点,设计风险管理体系也是一样,要符合寿险资金运作的规律。一方面,在管理手段建设上,要建立一个能够准确识别、定量评估并有效控制各类风险的科学的风险控制体系;另一方面,还要建立一个高效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涵盖投资运作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确保风险控制体系能够发挥作用;其次,要协调和处理好投资效率和风险管理之间的关系;再者,要加强创新,用创新和发展来解决风险管理面临的新问题。
(一)建立科学的风险控制体系
风险控制体系的目标是:能够及时、准确、有效的识别、评估和控制各类风险,将总风险控制在预算范围内。风险控制体系的核心是资产负债匹配管理和风险预算管理。
1.资产负债匹配管理
实施资产负债匹配管理,能够有效的控制利率风险。根据实际经验,可采用久期、凸性来测量资产负债的利率敏感性,用缺口管理来调整资产负债的匹配度,保证资产和负债在数额、期限、成本、收益上的基本匹配。资产负债管理的具体做法是:第一步,由公司财务部或精算部根据产品特性计算出各产品的久期和凸性,并预测各产品的现金流;第二步,投资部门根据财务部或精算部提供的负债久期、凸性等参数,构造资产的投资组合,以便与负债相匹配;第三步,随着利率和投资品种的变化,原有的平衡被打破,此时由投资部门计算各投资组合的久期、凸性,预测未来现金流,并与负债久期、凸性和现金流相比较,确定久期缺口和现金流缺口,在最大缺口限定的范围内,对资产组合进行调整以便使资产与负债基本匹配,调整投资组合可采用减少短期债券的投资比例、增加长期债券的投资比例、对投资组合的近期和远期现金流进行规划整合等方法。采用上述方法后,能够保证资产负债的基本匹配,并根据市场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2.风险预算管理
风险预算管理能够有效控制投资总风险。具体做法是:第一步,根据保险公司的资本和财务状况计算最大风险承受能力,然后根据各部门的投资业绩和市场情况,将风险限额合理分配到各业务部门,将各业务部门的风险额度再分配到各投资品种;第二步,在投资过程中,按照统一的风险值计量标准,定期计算各部门和各风险类别的风险值,按照风险预算控制投资风险,如果某个业务部门或投资品种的风险值超过预算额度,则要调整投资组合,这样就能将投资的全部风险控制在预算范围内。
3.信用管理体系
当前,管理层大力推动直接融资和企业债市场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促进企业债市场的发展。可以预见,随着企业债以及其他信用类产品发行规模的逐步扩大,不同信用等级的信用产品将成为未来债券市场的投资主体。信用产品的大发展,为保险资金运用提供了更多更好的投资机会,但能否抓住机会并有效控制信用风险,取决与信用风险管理的水平和能力。
借鉴国际先进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构建了以内部信用评级为核心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该体系有三个组成部分:内部信用评级、信用额度管理、信用风险分析与评估。
(1)内部信用评级。参考标准普尔信用评级体系,建立自己的内部信用评级体系,制定相应的信用评级管理办法,按照统一的财务与非财务指标体系和标准,以偿债能力为核心,对各类机构和信用产品开展整体债务评级(长期、短期)和特定债务评级,为准确评估和控制信用风险奠定基础。
(2)信用额度管理。研究开发一套先进的授信额度计算模型,根据信用等级的不同,量化计算投资授信额度和交易对手授信额度,并严格按照授信额度开展业务,使得信用额度管理更加科学化。
(3)信用风险分析与评估。一是从定性的角度,分析公司投资业务承担的主要信用风险点及未来信用风险的变动趋势,并重点分析相关行业未来变动趋势;二是从定量的角度,运用先进的计量模型定量计算信用风险头寸的风险值,并纳入到整体风险预算管理中。这样做,能够更加全面的分析和评估信用风险。
4.内控管理体系
建立一个规范严格的内控管理体系,对于防范和化解操作风险至关重要。以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为核心来规划建设内控管理体系,主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1)规范投资业务流程。按照保监会《保险资金运用风险控制指引》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对各投资业务部门的职责、部门各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进行梳理,制定岗位职责说明书和作业指导书,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要求,严格规范操作程序和工作流程。此项工作涵盖投资研究、投资决策、资产配置、组合管理、证券选择、交易执行和后台结算清算等各个环节。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