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解释权归商家”的法律效力
[摘 要]在人民日常的生活当中,当我们消费的时候,认真查看消费品批注、所在商场商家门口各项活动的指示细则里面,都可以发现“最终解释权归本公司所有”、“最终解释权归商家”等字眼。环顾中国的各个节日,元旦、春节、中秋、国庆等,民众的“消费大潮”滚滚而来,各个商家商场为了抢夺消费者的光顾纷纷推出各式各样五花八门的优惠促销活动。当你细心的观察就会发现,“最终解释权”一词往往很不显眼地出现在广告某个角落。所谓的“最终解释权”,消费者深受其烦,很多促销活动中,都会出现“最终解释权”归商家所有的字样。当发生纠纷地时候,“解释权”就成了商家的保护伞,消费者有的觉得损失不多懒的多事,找商家理论的时候,商家如何“解释”都可以振振有词,有理有据。事实上,大家都知道这些所谓的“最终解释权归商家”,本身具有霸王条款的嫌疑,在法律上并不一定站得住脚,但就是息事宁人的态度造就了商家变本加厉的糊弄、欺骗消费者。
[关键词] 最终解释权 法律 合同 消费者
目录
一、什么是“最终解释权” 1
二、 “最终解释权”的用意 1
1、是“自我保护措施” 1
2、商家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2
三、“最终解释权”性质 2
四. “最终解释权”的法律效力 3
五、“最终解释权”的归属 3
1、“解释”的必要性及其权利归属 3
2、“最终解释权”的所属 3
六、 “最终解释权”的管理对策 3
七、结论 4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格式条款凭借其自身的特点与价值在各个行业得到广泛应用,促进社会经济繁荣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其中,不平等格式条款的泛滥已经影响到社会大多数人的利益,而中国的立法、司法、行政及社会机制对其都没有起到有效的规制作用。本文首先对“最终解释权”条款这一广泛存在于商品促销广告中的不平等格式条款的特点和本质等进行了全面分析,进而对其规制现状和存在的缺陷进行了系统描述,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规制制度的健全和规制体系的完善提出了建议。
一、什么是“最终解释权”
所谓商家保留最终解释权,叫做本规则的最终解释权,其本身明显的是有利于制定格式合同一方的利益,剥夺了接受格式合同一方的利益。消费者可能在这种格式条款里面做一种被动的接受,利益很可能受到限制甚至被剥夺。
“最终解释权归商家”的法律效力(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