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全评价工作有助于政府安全监察部门对企业的安全生产实行宏观控制。
(2)安全评价工作有助于保险部门对企业灾害实行风险管理。保险部门对企业事故的风险管理包括保险费的合理收取,风险的控制和事故后的合理赔偿等问题。
(3)安全评价工作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并达到变事后处理为事先预防预测,使企业安全管理工作实现科学化;变纵向的单科管理为全面系统管理,使企业安全工作实现系统化;变盲目管理为目标管理,使企业的安全工作实现标准化。
1.1.2研究目的
寻求最低事故率、最少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安全评价要达到的目的包括: (1)系统地从计划、设计、制造、运行、贮运和维修等全过程进行控制。 (2)建立使系统安全的最优方案,为决策提供依据。 (3)为实现安全技术、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和科学化创造条件。促进企业实现本质安全化。
1.2 国内的研究现状
安全评价技术,首先是由保险业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保险公司为客户承担各种风险,必然要收取一定的费用。而这个费用收取多少才比较合适,应该由所承担的风险的大小决定。因此,就产生一个衡量风险程度的问题。这个衡量风险程度的过程,即是当时保险业所从事的风险评价。
60年代,美国道化公司开发了以火灾爆炸指数为依据的评价方法,推动了安全评价工作的发展。之后,英国帝国化学公司在此基础上推出了蒙德法,日本推出了罔山法,从而使美国道化公司的评价方法日趋科学、合理和切合实际。
70年代初,日本劳动省颁布了“化工安全评价指南”,把评价方法进一步向科学化、标准化方向推进。70年代中,美国原子能管理委员会发表了关于“商用核电站风险评价报告”,在国际同行中影响很大,并推动了安全系统工程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应用。现在,定量安全性评价已在工业发达国家的许多工程项目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许多行业制定了技术标准[3]。
我国自80年代以来,开始在企业安全管理中应用安全系统工程,推进了我国安全管理水平的进步。但是,安全评价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还处在初级阶段,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目前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安全评价基本上都是静态安全评价,这种评价方法对于受自然条件、技术经济条件、生产组织条件的影响很大,生产任务和生产过程多变,危险因素及其组合作用复杂的动态性很强的建筑业的生产,静态安全评价很难客观反映生产过程的安全状况和安全工作的优劣。
静态安全评价存在的问题,其实质是静态观点与动态过程的矛盾。涉及的动态因素越复杂,静态安全评价存在的问题就越突出。为此,应该认真研究动态安全
1.3 本文研究内容
本文旨在建立一种动态的安全评价方法,使这种方法能够科学的、合理的反应建筑工程中存在的风险以及这些风险因素的危险度,为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本文运用人机工程学的基本原理,结合建筑业自身的特点,提出一种适用于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评价方法。该方法从人、机械、材料、环境四个影响建筑施工过程的因素入手,运用工程管理人员的经验、事件树、事故数以及历史资料分析等方法获取每一个风险因素的危险度,然后从人、机械、材料、环境四个方面入手计算每一道工序的危险性指标,然后在分析同一时刻各个工序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综合计算这一时刻整个工程的危险性指标,最后形成整个工程在整个工期内的危险性柱状图。根据此图可以直观的看出整个工程在哪些时间内处于比较危险的状态,然后工程管理人员可以针对这些风险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工程顺利地进行。
最后,本文针对一个实际案例,用上述安全评价方法进行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并据之提出相关的安全管理建议,用以指导安全管
理工作。
建筑施工项目安全评价(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