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调控效果不理想主要是因为地方执行力不足,存在中央政策的地方化问题和执行过程中的折扣化现象。 政策缺乏持续稳定性和缺乏监督考核等因素影响往往出现调控执行力失灵现象。优化房产政策执行路径以强化政策执行力度、完善房产政策监督考核机制以降低政策执行成本,从而强化对房产调控政策的执行力。
(四)加强地方政府的调控政策治理
1、地方政府的执行程度极大地影响了政策的调控效果,地方政府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对中央的调控政策执行度不高。而在房价调控政策的施行过程中,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监督考察又往往不到位,这就容易使地方政府对政策执行力留下缺失和漏洞也缺乏连贯性。
2、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加强市场监管,加强政府行为的自我约束,尽快建立公正透明的房地产开发成本公开制度,确保房价制定有理有据,从而确保房地产销售市场信息对称遏制炒房行为,只有加强土地管理的监控工作,才能防止地区性的房地产投机。
二、我国房地产市场各个阶段调控政策及其效果
(一)规范房地产开发企业行为
很多地区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始出现不规范的开发与销售行为,囤积好房源、隐藏房屋信息,欺诈消费者以及中介机构操作不规范等问题的频频出现,因此要建立企业的信誉档案。加大力度推行房地产开发企业诚信等级评定制度,将企业的身份登记、良好行为记录、不良的行为警示、优质产品介绍内容,在网上公布,建立企业信用管理信息系统。
(二)房价市场存在的问题
1、房价太高,结构性的需求矛盾加大。大部分地区的房屋开发商品房所占的比例过高,经济适用房开发不足,在房产的开发中忽视需求关系,开发商为了追求利润,过度开发商品房,造成了商品房供于求价格虚高。
(三)加大对住房保障制度的改革
1、当前时期,住房保障制度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需求,对于安定人民生活,稳定社会秩序具有很大的帮助,并且控制了房价快速上涨的趋势,有助于降低这一方面的危机。因此,政府应当加大改革的力度,促进经适房和廉租房等的发展。要实现这一目的,需要构建公共财政,及时的转变政府的职能,形成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并且对职工导向的住房公积金制度进行改革,并且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体系,对于低收入群体给予一定的购房补助,解决好住房问题。
(四)遏制房价上涨的调控.
1、进一步释放二手房源,这是当前抑制房价见效最快的措施。我国目前对二手房价的重税,加重了二手房的交易成本,阻碍了二手房的流通,降低二手房的交易税可增加二手房在市场的交易量,增加住房供应。另一方面增加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公租房等保障房的供应。减少对高档住宅和商业用房的供应,从而在源头上解决普通住房房价高涨的局面。
三、结语
(一)本文对房地产市场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人的一些观点。要控制好房价的快速上涨,仅仅依靠市场调控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全员的参与,各个部门的协调、科学的管理。我们相信通过国家的宏观调控与房地产企业自身的不谢努力,房地产调控效果一定会有更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中国·东盟博览》13年10期 作者.王政
2. 《城市建设理论》13年 07 期 作者 易源会
3. 《城市建设研究》13年 18期. 作者 李卫东
4. 《房地产导刊》 14年 06期 作者 顾宇帆
5. 《中国房地产业·半月刊》15年 11 期 作者 齐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