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达到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设计单位应在对工程项目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实现设计的最优化。如节省土地资源,确定合理的建筑密度和容积率;确定合理的占地面积、建筑标准、建筑规模、配套工程、工艺装备等标准和指标;避免断层、流沙层、熔岩、有用矿床及滑坡、洪水淹没区等。
2.2.2 提高专业设计方案的质量
为满足建筑的经济、适用、安全、美观等方面的需求,建筑方案需涉及建筑整体各个环节。明确区分各种功能、合理设计工艺流程和平面布置等;确定建筑的最佳层高,优先自然采光,提高屋面、门窗和墙面的保温性能,减少交付使用后的日常开支;将结构方案和建筑方案结合起来进行考虑,重视抗震设计集中的概念设计,加强设计时之间的沟通协调。
2.3 做好施工图的设计
在施工图纸的设计中,设计人员应严格遵循初步设计的原则、项目、内容、范围和投资。完善精确的设计施工图的尺寸,避免缺项漏项,做到各专业之间无矛盾。做好施工图的设计、提高施工图纸量应认真严格贯彻执行钢筋混凝土、高层、抗震的有关结构规范,按照规范要求的深度和内容进行验算。对于结构措施的重要性要充分重视,切实解决经济性和安全性之间的矛盾,减少各种人为浪费,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2.4 建立完善的设计管理制度
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要避免工程设计与工程造价之间的矛盾,应尽可能的在设计中将问题考虑全面,以免施工与设计脱节,减少不合理的设计变更给工程造价带来的影响。提高设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加强他们之间在设计上的协调配合;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优化设计方案;积极贯彻限额设计的方针,各专业在工程设计中根据投资限额控制设计,严格控制各项不合理变更。
3、工程造价按设计图纸进行概预算:由于项目工程体系中存在的不合理流程,使得现实中的工程造价概预算往往是在设计图纸之后再进行计算,会产生大量的返工现象。而工程造价的往往也只是根据工程设计图纸产出,一旦图纸不规范或者不合理,工程造价很难对造价成本进行合理计算。其次,我国的造价体系参考的标准跟新的相对较慢,与市场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同时由于图纸存在这一定的偏差和返工,往往对工程项目建设的成本产生较大的偏差。由于在设计过程中,会产生的一定返工,通常对返工的过程进行造价的成本概预算的次数就会增加,增加了人力成本的浪费。
4. 工程设计、概预算、施工等尚未形成合理体系:中国工程建设体系起步较晚,因此存在着很不不合理的地方,同时往往对国外工程建设流程照搬照抄,缺乏合理性,如工程设计、施工、监理、预算单位往往不是同一个单位,同时彼此缺乏联系沟通,因此在同一个工程项目上存在着不合理、不规范等问题,往往导致工程重新开始新一遍流程。同时由于先后顺序的不合理,使得工程的前期进度无法迅速化进行,从而导致了人力成本、物力成本的增加,因此,完善工程项目建设流程体系变的尤为重要。
工程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1. 完善工程项目建设流程体系:完善工程项目建设流程体系,减少返工现象,实现同步到位,减少人力、物力成本。完善工程造价体系,对接现实市场机制,改变设计、施工、申报等单位一体化,实现专业化工程项目建设一体化,完善工程建设专业化,提高建设领域管理,实现工程设计与工程造价的合理化与有效性。
2.造价与设计相辅相成:促成工程造价与工程设计相辅相成,在工程设计的开端及其设计理念中形成对工程造价的充分考虑,工程设计单位及工程设计师应当及时对接市场价格,同时充分考虑地域限制,实现造价与设计的合理性与独特性,实现工程的性价比,同时丰富工程项目的内在功能及外在形式。
3.低碳绿色设计:推广低碳绿色工程设计,采用国家节能标准模式化产品,实现工程项目的质量及寿命,介绍工程的修补,从而降低工程的整体成本,有效的控制造价成本。低碳绿色工程设计同时可考虑外在能源转换,结合太阳能、地热能、光伏能、生物能、水能、风能进行合理的转换,实现整个项目后期运营成本的降低,从而实现工程项目的低碳可持续性,提高工程项目的环保,实现低碳社会的建设。
总结
工程造价是一项系统工程,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建筑工程设计人员承担着重要的责任,面临复杂的设计难度,需要不断提高各种知识的积累,在设计中严格按照各项规范的要求,合理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拿出合理经济的最佳方案,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
工程设计对工程造价的影响(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