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个建筑物的热损失中,围护结构传热的热 损失达70% -80%,而门窗缝隙空气渗透的热损失 则占20% ~30%。所以,门窗是围护结构中节能的 一个重点部位。门窗节能主要从减少渗透量、减少 传热量、减少太阳能辐射3个方面进行。减少渗透 量可以减少室内外冷热气流的直接交换而增加设备 负荷,可通过釆用密封材料增加窗户的气密性;减少 传热量是防止室内外温差的存在而引起的热量传 递,建筑物的窗户由镶嵌材料(玻璃)和窗框、扇型 材组成。为此,要加强节能型窗框(如塑性窗框、隔 热铝型框等)和节能玻璃(如中空玻璃、热反射玻璃 等)等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增大窗户的整体传热系 数以减少传热量。
塑钢门窗不仅防噪隔声功能显著,防雨水渗漏 能力强,空气渗透量小,更主要的是塑钢门窗的导热 系数极低,隔热效果优于铝材1250倍,在采暖和制 冷上,能耗要低30% -50%,室内空调的启动次数 明显减少,耗电量也显著减少。
⑶屋面节能
屋面可采用挤塑聚苯板等多种保温材料,导热 系数低,不吸水,强度高,施工方便,成本低,工艺简 单,经济效益明显,是建筑屋面中一种理想的节能材 料。另外,还可以设置架空通风屋面、坡屋面、绿化 屋面等,绿化屋面不仅有利于屋顶的保温与隔热,而 且赏心悦目,美化环境。
⑷加大空调节能技术的开发和研究
2004年夏季,多数电网负荷创历史最高,全国电网差不多全面告急,24个省市不得不拉闸限电。 在各电网高峰负荷中,大约有三分之一属于空调制 冷负荷。今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制冷 负荷必然会继续增长。预计到2020年,全国制冷电 力高峰负荷比2010年还要再翻一翻,全国制冷电力 负荷髙峰将达到约1.8亿千瓦,相当于10个三峡电 站的满负荷出电。建设每千瓦的电站和电网设施, 平均约需8千元的投资。也就是说,为了满足2020 年短时间空调制冷的高峰负荷,电力建设总投资将 高达1.4万亿元左右。由此可见,单纯以建设电力 设施来满足空调釆能需要,使许多发电和输配电设 施在全年的大部分时间闲置,既大量消耗国家资金 和能源资源,又增加环境污染,今后势必难以为继。
该项技术指通过改善建筑物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达到夏季隔绝室外热量进入室内,冬季防止室内热量泄出室外,使室内温度尽可能接近舒适温度,以减少通过采暖、制冷设备来达到合理舒适室温的能源负荷,最终达到节能的目的。该项成套技术分别为:高效外墙外保温技术;外窗节能技术,采用中空低幅射玻璃的平开塑钢窗;根据房屋朝向和日照规律,采用高效的内、外遮阳技术;采用倒置式保温和种植屋面相结合的屋面保温体系。
7.4能源利用技术
该项技术指通过转换装置将太阳能、地热能转换成热能和电能,有效地解决建筑物内热水、采暖、空调和照明等问题,该项成套技术为: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太阳能聚热技术;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技术;地源热泵空调技术。
太阳能是绿色能源中最重要的能源,是取之不 尽、用之不竭、广泛存在的天然能源,其优点是极为 丰富、洁净、安全、价廉,对生态平衡没有任何影响。有关资料表明,我国具有非常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太 阳能年辐射总量每平方米超过5000兆焦耳,年日照 时数超过2200小时的地区占国土面积的2/3以上, 只要将我国太阳能年辐射总量的1%转化为可利用 能源,就能满足我国全部的能源需求。1998年1月 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国家 鼓励开发利用太阳能”,太阳能的热利用首次进入 国家法律,从2006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 可再生资源法》开始实施,其第十七条规定:房地产 开发企业应当根据前款规定的技术规范,在建筑物 的设计和施工中,为太阳能利用提供必备条件。
在建筑中加强太阳能的利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 的重要环节,太阳能可以为建筑供暖、供热、供电,甚 至能够提供建筑物的全部能量。通过20多年的太 阳能应用实践,可以发现利用太阳能是减少常规能 源消耗的有效途径,在建筑领域中有广阔的发展前 景。国际上已经把太阳能利用与建筑结合作为重点 工作来进行。我国经贸委在颁布的《新能源和可再 生能源产业发展“十五”规划》中,也明确提出在建 筑中推荐使用太阳能系统。太阳能建筑系统的实 现,需要太阳能行业、建筑设计行业、太阳能热水器 行业和建筑室内热水系统行业诸方面的融合。
以住宅为例,目前我国太阳能热水器与住宅的 结合还处于初级阶段和探索阶段,往往只重视由太 阳能转变为热水、回收装置、集热器的使用质量等技 术,把太阳能热水器仅仅作为一个后期添加的设备 来使用和随意安装,从而极大地影响太阳能热水器 进入住宅的步伐。太阳能热水设备作为一种清洁能 源的利用,在环境改善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太 阳能热水器安装过于混乱,有的破坏了楼顶的隔热 层,有的破坏了楼顶的防水层,有的安装超出了避雷 带的设施保护范围,容易造成危险。另外,还造成较 大的视觉污染:如在屋顶上凌乱地摆布,大小不同的 规格,横七竖八的管线,金属构件造成的光反射等都 对环境造成不小的负面影响,甚至有的地方开始明 令禁止在建筑中设计太阳能热水系统。由此看来, 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应逐步提到议事日程。尽管我国 发展太阳能光热与建筑一体化才刚刚起步,但总的 看来,我国在这方面还是走在世界前列的,我国的太 阳能真空管集热技术在国际上就处于领先水平,新 型太阳能集热器的试制成功,使太阳能热水器可直 接作为建筑构件,在屋顶、墙面和阳台应用。例如斜 坡和平顶镶嵌式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均可紧贴屋面 或作为屋面组成部分,加之先进的电子自控应用,还 能使太阳能热水器具有调节水量、流量、不充冷水、 平衡自来水和热水流量等功能。
7.5暖通空调系统节能措施
浅谈节能建筑与建筑节能(四)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