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热源的种类有热电站、热泵、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区域锅炉房和小型锅炉等。其中以热电站的能量利用效率采暖多元化最高;如条件允许地源热泵(尤其是土壤源型)也在优先考虑之列,可以节能30%左右;而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机组供热式的效率相当于燃油或燃气锅炉;对于锅炉房来说,大型区域锅炉房明显优于小型锅炉。目前在国内常用的空调冷源有2大类——以电能作动力的压缩式制冷机和以热能为动力的吸收式制冷机。另外采用空调蓄冷系统可以有效地做到合理用电,缓解电力负荷的峰谷差现象,移峰填谷,减少电力及空调制冷机装机容量,明显节约运行费用。
7.6园区能源规划
此处的“园区”是指综合性的社区、街区、成片开发区,其占地面积在数平方公里以下、建筑面积在百万平方米以下。在这一层面上,能源系统主要满足“建成环境(BE,builtenvironment)”的需要,即建筑供冷、供热、供生物质燃气、供生活热水和部分低压供电的需要。过去,园区能源规划并不被重视,很多重大项目甚至把建筑用能设备归入“家电”范畴,完全游离在规划之外,造成能源利用和资金的浪费。而要建设低碳建筑,能源利用的3“D”,即低碳(Decarburization)、低集中度(Decentralization)和低负荷强度(Demand reduction),是缺一不可的,必须在园区规模上协调。
7.7环境与环保技术
该项技术指在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降低环境负荷,在建筑物的建造和使用过程中,尽可能地保护环境,主要的技术有:建筑物立体绿化技术(含屋顶绿化、外墙垂直绿化);绿色建材技术,指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采用可减量使用、可重复使用和可再生使用的建材环保材料;节水综合技术,包括采用节水器具、雨污水收集回用技术、地保水技术;模拟建筑物周边的风环境和日照规律,进行高效的自然通风和天然采光设计。
7.8倡导低碳生活方式
一方面,应该适度合理消费化石能源。低碳生活并不是要人人作“苦行僧”,降低人们生活质量。政府应该为低收入人群和弱势群体提供最基本的、能够维持健康的生活环境(例如,冬天室内温度至少在12℃以上,夏季室内温度至多在32℃以下);同时保证商品住房的环境质量与价格相符。在另一方面,应该注重宣传教育。媒体和舆论不应该一方面宣传节能减碳,一方面又铺天盖地地宣传着高碳不节能的生活方式(如豪华别墅、大排量汽车、赛车、高尔夫、反季节休闲、一次性消费等)。
8建筑节能管理
8.1质量控制管理
建筑节能管理中的质量控制管理是在建筑节能施工中的监察和检测中实现的。建筑节能监察的 目的是保证施工过程中节能技术的高质量完成,具体的方法是 :在施工 中依照 《建筑 节 能技术 实用 手册》《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民用建筑节能管理条例》和其他相 关规章制度 对建筑的门窗节能施工、气密性控制 、保温技术控制等施工过程进行全 面细致的监察 。建筑节能的检测是指对完工后的节 能设计重新 进行全方位的复查和审核,最终确保建筑节能的施工质量 。
8.2 施工过程管理
施工过程管理主要是对于施工噪声、粉 尘、水污染等方面的管理 。噪声的产生主要是由挖土阶段、打桩阶段和结构施工阶段中各类施工设备所引发的,所以,在施工中要多采用低噪音的施工设备进行施工,噪声较大的施工设备在使用时要 远离人口密度 大的地区或者运 用隔音 带进行隔音处理 ,对于噪声污染较大的工程应尽量避免夜间进行等 。粉尘的产生主要是由搅拌机,挖土机等大型器械和建筑垃圾所产生的,在施工中可 以多洒水对粉尘进行处理,建筑 垃圾要及时处理 ,防止运 输阶段的粉尘泄露,多使用清洁 能源 ,对于完工后 的场地进行及时清理等 。水污染一般有施工污水 、生活污水 、雨天降水等,在施工中要及时对排水系统进行清理 ,采用移动厕 所,在 雨 尽量不进行高污染作业等。
9.结语
归根结底,节能建筑的核心内容就是减少建筑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提高建筑中的能源利用率。在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低碳建筑的建筑形态必然是紧凑型的、有较高的建筑密度和容积率的,以减少土地利用的碳排放。从不同角度,依据不同准则对节能进行研究,积极推广节能技术的应用,不断改进节能设计技术措施。这样才能搞好建筑屋面的节能,改善市内热环境,促进建筑技术和建筑产业的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10.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R].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2]潘家华.低碳城市的能源系统[J].上海经济研究, 2008(24)
[3]谈小华.《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审查技术问答》,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浅谈节能建筑与建筑节能(五)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