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糖业能否抵御住外来食糖的冲击,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依靠科技进步是关键。要使广西糖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必须提高蔗糖业的科技含量,依靠科技进步来提高广西糖业效益。一要加强甘蔗良种的引进、推广和凡繁,采用深耕深松,智能化配方施肥等先进适用的栽培技术。通过良种良法来提高甘蔗单位面积产量和含糖量。广西甘蔗单产如能由现在的每亩4.5吨提高到6吨,甘蔗蔗糖份由现在的13.8提高到15%,产糖率由现在的11.3%提高12.3%的话;那么规划控制的50万公顷甘蔗面积,可产原料蔗4500万吨,蔗糖554万吨,相当于2002/2003年榨季种64.6万公顷蔗的效益。可节约14万公顷土地资源,效益相当明显。(注7)二要加快制糖企业的改造,实行关停并转那些效益不好布局不合理的小糖厂,致力于组建大型糖业企业集团,加强企业技术设备更新改造,延长产业链,提高制糖企业综合利用效率,最后达到提高经济效益,发展和壮大广西糖业。
(四)加强外贸人才的培养,努力开拓国际市场
人才是一切的关键,人才缺失会导致产品和市场信息的缺失,使生产和市场出现脱节。在目前的四川茶叶出口企业里,真正能开拓市场把握市场,用市场信息来指导生产的人才非常欠缺。因此,只有加大人才的培养利用,让人才去叩击市场,才会有“芝麻开门”的效果。
同时,利用广西的优越地理位置广泛的种植甘蔗。如今,距中国 - 东盟自由贸易区明年 1 月 1 日建成已进入倒计时,中越携手开创的甜蜜事业 ” 即将跨入 “ 零关税 ” 时代,例如:收获更多 “ 甜蜜 ” 龙州甘蔗“伸” 出国龙州是产糖大县之一,对原料的需求量较大,多年来一直存在糖厂开榨 “ 吃不饱 ” 问题,阻碍了老区经济的发展。与龙州接壤的越南下琅县,耕地面积广且肥沃,甘蔗种植优势明显,却因为种植技术和加工工艺水平等方面原因,产量产值低下,蔗农收入不高,其国内连续多年需要进口蔗糖。实现资源优势互补,成为双方共同的愿景,而中国 - 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则为两国合作开启了大门。经过多轮协商沟通, 2006 年 11 月第三届中国 - 东盟博览会上,龙州与越南下琅县正式牵手 — 签订合作种植原料蔗合作项目,双方约定在 3 至 5 年内合作种植甘蔗 1.5 万亩以上。 2007 年,龙州县开始跨国与越南高平省下琅县合作种植甘蔗 1 万亩,由中方负责提供优良蔗种、化肥、农药和免费技术指导并保价收购,越方负责提供土地、劳动力,开了广西蔗糖业跨国合作之先河。 3 年时光荏苒,中越的甜蜜事业 ” 也结下了累累硕果。据龙州县糖业办主任闪艳恒介绍, 2008/2009 年榨季越南甘蔗进入龙州县糖厂压榨达 9686 吨。此基础上, 2008 年龙州又与越南长定、石安等县达成甘蔗合作种植协议,目前种植面积已达 1.05 万亩。由于敢第一个 “ 吃螃蟹 ” 并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基础,龙州县在与东盟合作上占尽先机。今年 10 月举行的第六届中国 - 东盟博览会上,该县又分别与新加坡、越南签订了一项跨国麻风树种植开发协议。这将进一步推动龙州农业产业化发展,同时也为跨国经济合作提供又一个样板。中越边民两头 “ 甜 ” 昔日毫不起眼的甘蔗,不但成为中越两国人民致富的金钥匙 ” 更成为联系中越两国人民友谊的纽带。(注8)
(五)调整蔗糖种类的出口
蔗糖出口应当积极调整产品结构,以适应国际市场需求。广西区内甘蔗含糖量比较高,制成的糖制品的甜味较重,适合西非、中亚等市场需求。蔗糖出口应当在巩固对东亚、欧美白糖出口的同时,积极发展对西非、中亚市场的白糖出口,拓展白糖出口市场;而崇左、来宾等地的黄糖 红糖 红片糖 红砂糖 赤砂糖等产品曾在欧美受到欢迎,当前应恢复出口渠道,组织相应产品生产和出口;尝试黄糖、红糖、红片糖、红砂糖、赤砂糖等特种糖和定牌小包装糖出口,提高产品附加值。 除此以外是转变传统产销观念,适应市场新要求,也是非常必要。目前,围绕产品多样性和安全性而产生的国际市场新需求已经十分明显。与此同时,国内消费者对产品的要求也在提高,政府更是把食品安全提到了非常高的高度来要求。各种形势都在逼迫茶叶生产企业们要转变以往的产销观念,适应市场消费要求。这既是压力,又是革新的动力。
六、结束语
广西蔗糖出口不仅仅是广西本地区的事情也是我们大力发展经济所面临的事情,要想把广西蔗糖打造成国际的品牌更加需要的是国家的大力扶持,本文把广西现有的蔗糖出口问题进行了分析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希望可以给予大家一定的帮助。
引文注释:
(注1)邓盛发:《广西蔗糖研究与发展》,广西民族出版社,2011年9月第一版,第63页。
(注2)邓盛发:《广西蔗糖研究与发展》,广西民族出版社,2011年9月第一版,第119页。
(注3)孙国志:《广西蔗糖调查实务》,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年10月第二版,第121页
(注4)黄子华:《广西蔗糖管理调查与分析》,广西民族出版社,2010年12月第一版,第60页(注5)滕增根:《广西蔗糖调查与分析》,广西音像出版社,2012年4月第一版,第81页
(注6)彭剑锋、饶征:《广西蔗糖开发与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2月第一版
(注7)邓盛发:《广西蔗糖研究与发展》,广西民族出版社,2011年9月第一版,第41页。
(注8)邓盛发:《广西蔗糖研究与发展》,广西民族出版社,2011年9月第一版,第102页。
参考文献
1.邓盛发:《广西蔗糖研究与发展》 广西民族出版社,2011年9月第一版;
2.孙国志:《广西蔗糖调查实务》,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年10月第二版
3.蒲小雷:《广西蔗糖典范》,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0年2月第一版
4彭剑峰,《广西蔗糖管理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9月第一版
5..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管理科学》(2010-2011)
6.黄子华:《广西蔗糖调查与分析》,广西民族出版社,20108年12月第一版
7.滕增根:《广西蔗糖调查与分析》,广西音像出版社,2011年4月第一版
8. (美)彭慕兰等:《贸易打造的世界》,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9.陈岩:《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版
10.陈百助、晏维龙:《国际贸易理论、政策与应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版
11.黄泰山:《出口营销实战》,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7年版
12.魏秀敏:《现代国际商务动作》,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12年版
13. 参考杂志:《中国对外贸易促进》,《财贸经济》,2006-2008年各期
中国某某行业市场竞争现状及对策分析——以广西蔗糖的出口问题为例(四)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