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发展,会计电算化的实施和应用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但作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构造市场经济主体,促进社会稳定基础力量的中小企业实施会计电算化中,对会计电算化认识不足、财务人员能力欠缺、企业资金不足、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较差、会计电算化相关制度不够完善等问题制约着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本文首先客观全面地分析目前会计电算化在实施应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各种措施并制定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问题;对策
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化、网络化已经成为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之中。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因而我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特别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
尽管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起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我国中小型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偏差,经营的管理水平低,市场竞争能力相比国外的同行业较弱。究其原因,重要的一点是会计工作不能较好地参与到企业的经营管理中,会计信息不能及时有效地满足经营决策的需要,会计电算化工作往往只是局限于替代手工核算,难以向更深更好的发展。
当代社会,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日益加快,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而企业之间的竞争早已不仅仅在于资金实力、产品生产技术方面,对于信息技术的开发与使用,已经成为决定企业竞争能力大小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的研究目的,即在于分析当前中小企业实施会计电算化的现状,找出制约会计电算化推进过程的问题所在,根据问题提出相应的决策,促进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事业的健康发展,增强我国中小企业的整体竞争实力,从而促进我国企业经济建设的发展。其具体意义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减轻会计人员劳动强度,提高会计工作效率。第二,确保会计核算质量,促进会计工作规范化。第三,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强化会计管理职能。第四,提高会计数据处理的及时性、准确性和经济性。
本文分为五个部分,首先对中小企业的界定、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与会计工作特点进行分析,随后阐述目前中小企业实施会计电算化的现状,从而得出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而后分别针对这些问题逐个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最后是中小企业实施会计电算化的案例分析。
一、中小企业会计工作的特点及其会计电算化的意义
(一)中小企业会计工作特点
1.组织形式上两权合一
大多数中小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高度统一,这意味着中小企业的组织化程度较低,没有较复杂的管理层次,企业主在经营决策上有着很重要的地位。一般情况下不会存在由于代理链条过长而导致粉饰业绩的现象,但是由于没有相关的约束机制,会计人员与企业主的隶属关系更加突出,并且他们的工作完全在企业主的管理下,缺乏必要的独立性,从而有可能影响会计信息的可信度。另一方面,由于中小型企业的负债主要是来源于家人或朋友,家庭成员挪用企业资产的情况也并不寻常。[2]个人开支和企业费用容易被混淆,使企业资产、负债和收入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2.会计机构的设置不合规范
中小企业实施会计电算化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