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要联合金融机构搭建相应的交易平台,为外贸企业提供丰富的金融衍生产品来使之在规避汇率风险的需要。政府加强对出口企业的保护力度。对出口企业实施政府补贴、税收减负。对于高科技产品企业,政府予以重点支持。政府在出口企业融资方面起导向作用,以此来带动市场对出口企业的借贷。政府也应改进扶持企业的税收制度,使它们在税收方面享受优惠,鼓励其发展。此外,国家政府加强宏观调控,适当的对汇率水平及汇率制度进行调整,才能有效减少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外贸企业在对外贸易中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4.帮助外贸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国家为了支持中小企业更好地走出去进行国际贸易和对外投资可采取一系列措施,例如:实行出口退税、设立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组织参加各种国内外博览会、承办中小企业交流会议和进行国际化人才培训。国家作为广大中小外贸企业发展的强大后盾,集众多优势条件于一身,能够更好地、更有力度地为我国中小企业拓展国外市场开拓渠道。
为帮企业更好地拓展海外市场,各省市贸促会通过借助当地华人组织或深耕多年的企业,分别在南非、美国和泰国等国家设立了海外贸易中心,帮助当地企业走向世界。贸促会是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的一级地方性投资贸易促进机构,拥有各类会员企业3000多家。面对当前国际市场需求萎缩的状况,市贸促会注重发挥联络国际商务渠道广泛的优势。贸促会不仅为外贸企业提供了一个面向世界的“出海口”,还承担了为企业提供有关展会信息和建议的“大管家”角色。在得知国外展览公司将组织各类国际展览会后,该会工作人员一般会走访相关企业传递展会消息,详细讲解展会的内容和作用。
政府应完善企业与商务部、海关总署等相关行政机关交流沟通机制,为企业走出去争取最大的便利;帮助加强与国外经商处的联系,为外贸企业制定相关的投资战略和构建出口方案提供真实有效的市场信息。
在未来的国际化发展中,政府还应引导外贸企业结合自身条件适时选择合适的国际化经营模式,将企业不同环节的价值活动或区位优势结合起来,实现价值链的全球布局。同时应该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争取大型贸易展会的举办权,组织更多的企业到海外进行考察,使外贸企业有更多的机会推介自己的产品,开拓更广阔的市场。
(二) 企业层面的转型
1. 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加大产品附加值
外贸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产品的更新换代,需要不断的降低生产成本和延长产业链,从而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不断的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外贸企业要实现转型,眼下就必须实行优化产业结构,使商品的附加值不断提高。这样不仅可以通过延伸产业供应链,还可以不断加大新产品的开发力度。 通过延伸产业价值链,还可以不断加大新产品的开发力度。通过延伸产业价值链,可以提高高技术含量产品的出口比重。
2. 增加知识产权意识,不断创新
我国需要进一步加大产业链的建设,要提高我国产业的竞争力还需要从目标产业群上下功夫,同时要提高我国外贸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外贸企业最迫切、最根本和最有效的途径是搞好创新,一个缺乏创新能力的企业将失去存在的根基,外贸企业还需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市场创新。如果一直做传统外贸,很多外贸企业摆脱不了低端加工厂的困境,一定要掌控终端,掌握定价权,可以提高外贸交易中的地位。快速增长跨境电商行业中,除去自己研发电商平台,更多的中小型外贸企业通过eBay、阿里巴巴、亚马逊等大型电商平台,尝试网上外贸出口。
3. 中小型外贸企业品牌树立对策
(1) 企业必须要有远见。明确企业的发展规划以及长远的发展方向和战略目标,改变不合理的经营模式,建立健全的企业管理模式,建立更好的利用一切社会资源和适应市场竞争的产权结构、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摆脱以往的陈旧的落后的“小米加步枪”的游击时代,要把企业的经营着眼于未来,着重对代理品牌的培育和管理,杜绝以包待管现象。
(2) 企业须注重技术。引进国外高新科技以及发达的企业管理模式来充实自己,同样要使自身逐渐形成自身强大的新产品研发能力和技术成长渠道,拥有自有知识产权的品牌。在当今世界,一个企业成功的基础应当说是其技术创新的能力,不掌握领先的核心技术,一个企业就不可能有可持续的竞争力。同时,如果没有成功的市场营销体系,一个企业的技术同样也会因技术得不到市场的认可而败下阵来。所以企业必须努力研发属于自己的优势产品或者是不断地创新那样才能在这样的国际营销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4.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高企业综合实力
我国的外贸企业需要从根本上加强自身的管理,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增强产品的技术含量, 从而增加外贸出口中的竞争实力。 同时,我国的外贸企业还需要做好与国际接轨,采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规范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做好内部成本管理与管制,节省经营成本,增加企业的经营收效,增强在外贸出口中的盈利能力。 对于一些经济实力比较雄厚的企业,还可以加快企业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当前信息技术的优势,以及方便快捷的网络平台,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的同时,实现信息的顺畅交流与传递,加强企业内部资源的整合能力,降低生产经营费用。我国的外贸企业,由于本身起步于传统的家族式企业,也有的是从很小的手工作坊成长起来的,现在很多企业还是采用家族企业的管理模式,严重制约了企业发展。 为了有效的突破当前外贸出口的困境,最终还需要我国的外贸企业转变经营管理理念,提高自身的综合发展实力,才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贸易市场上实现更好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
5. 企业对外贸易融资能力的提升
对于外贸融资方面的相关人才进行培养。对外贸易融资是需要非常专业的人才来操作的,这种人才必须具有非常广泛的知识储备以及非常专业的相关方面操作素质,目前我们国家的中小外贸企业的人员素质普遍不是很高。所以想要把对外贸易融资发展的更好更专业,就要加强相关方面人才的培养。首先要把一些国际上通用的贸易方面的法律知识尽可能详细的对相关的从业人员进行培训,要让相关的从业人员对于国际上经常使用法律知识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其次,要帮助相关的从业人员对于银行方面的相关金融融资产品有一个具体的了解,使得相关的从业人员能够更好的和银行进行沟通,随时的对于新的融资产品有一个良好的掌握。企业自身也要学会应用国际贸易融资工具,选择适当的融资方式,通过对外贸易的实践,不断提升自身实力,提高企业资信。
6. 企业关于汇率方面的转型
要建立一个能满足企业日常汇率风险管理的汇率风险预警机制,增强管理汇率的主动性。企业在内部建立汇率风险预警机制时,首先是确定一套指标体系。当汇率的波动一旦达到较大幅度,企业能按照事先的预案进行处理,使汇率风险始终处于可控的范围内。
五、 结论
综上所述,虽然当前诸多的内外不利因素将在较长时间内影响外贸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但只要政府能营造出良好的外部环境,外贸企业能正视困难,坚定信心,站在更高的起点,以放眼世界的视角来整合资源,积极推进外贸转型升级,在做强、做大、做精、做实、做久外贸进出口方面狠下功夫,充分利用自身拥有的经营产品种类多,信息渠道广的优势,针对不同商品制订不同策略,对症下药抢抓“小行情”,外贸企业就能战胜挑战和困难,在这轮危机的洗牌中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海关总署2018年1月份进出口总值表[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 2018-02-10.
我国外贸企业转型升级的困境与出路(四)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