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小型企业激励制度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
由于经济发展的不断成熟化,许多中小型企业的管理者也已经认识到激励制度的建立对于企业成长的意义,但是对于如何实施有效激励还缺乏思路和认识,实施后的效果不佳,其主要原因如下:
2.1.1 认识不足
企业管理者对于激励制度缺乏深刻的了解,常常以点代面,认为只要是激励制度对于任何的企业都有效,所以常把其他企业成功的激励经验复制到本企业中。但管理者却没有认识到,市场竞争环境早已改变,成功的经验已经成为过去。
2.1.2 盲目跟风
中小企业盲目借鉴西方国家管理学发展起来的激励理论,忽视中西文化差异和企业实际差异,导致激励效果差效率低下。企业管理者对企业的激励制度理解片面,盲目跟风。管理学最初起源于西方,完备成熟的管理学理论也最早在西方建立,因此我们认为借鉴是必需的,但借鉴应是辩证的而非盲目的,吸收同样应采取扬弃的辩证态度,必须结合中小型企业的实际,注意中西文化的差距,观念的差距,有所吸收、有所创新,但目前我国民营中小企业激励分配机制的设计要么忽视现状,要么千篇一律,对西方激励手段和方式完全照搬。所以,每当市场推出新的管理制度时,管理者也不针对企业自身的特点进行分析,了解是否符合本企业的管理模式,而盲目的替代企业原有的激励制度,导致企业停滞不前。
2.1.3措施不力,言而无信
企业领导者虽然将激励制度与其它的种种制度的建立作为重点,却总是只说不做,只制定不实施,领导只是说说,却并没有按照自己说的去做,言而无信,结果导致不少的人才离开企业。
2.2.中小型企业激励制度设计不当
2.2.1报酬不公
报酬的公平、公正是判断企业激励制度是否有效的标准,不同的激励制度会产生不同的分配方式,所以如果企业缺乏一个有效的监督激励制度,企业的分配不公也是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也就直接的损害了员工的积极性。
2.2.2 缺乏凝聚力
在中小型企业中健全的管理制度是企业凝聚力所在。如果企业缺乏激励制度,员工就会失去对企业的向心力,也不会对企业产生归属感。
2.2.3效率低下
在中小型企业中,如果拥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制度,那么员工们便可以愉快的、热情的、高效率的工作。反之,一个缺乏激励制度的企业,人浮于事,效率低下,每个人在企业都是消极怠工,企业和个人都谈不上发展。
2.2.4 缺乏创新
现代企业的生命力源于创新,任何的企业都不可能靠单一的产品或服务立足与市场。所以,变革创新是企业永远的主题,而变革创新的实现又必须依靠员工积极的脑力劳动。并且脑力劳动比体力劳动更需要激励。所以如果缺乏激励制度或是激励制度设计不当,往往会扼杀员工的创新人情和创新能力。
2.2.5人才的流失
中小企业在管理过程中,激励因素是留住人才时要考虑的重点因素。如果员工在企业的激励满意感高,那么他会愿意为企业继续服务,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相反,一个缺乏人才成长激励的企业制度,只会使得人才流失,管理失控。神专注学习。要确保利用好每一个点滴的学习机会,如果要阅读一些特别简易的读物,上下班途中坐车等车的时间就可利用…………。
三、中小企业实现有效激励员工的策略
3.1.1坚持以人文本,高度重视激励工作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要有人力资源管理的获得优势,必须顺应新时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利用自身的优势,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人力资源管理;要认识到人才是创造更多价值的资源,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开发人才、合理使用人才、有效管理人才的工作上,要挖掘人的潜能,使人力发挥更大的作用,创造更大的收益。同时要把尊重员工的利益,变“控制”为“尊重”、“关心”,要重视员工物质和精神双方面的需要,为员工创造一个宽松的工作环境,从而留住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的加盟。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应付自如,中小企业才能做大做强。
3.1.2设计合理的薪酬制度
中小企业的薪酬是最为敏感和调动员工积极性的强有力工具。它是员工的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员工与组织之间紧密联系的纽带之一。建立一套“对内具有公平性,对外具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是目前中小企业人力资源部经理的当务之急。员工对薪酬向来是既患寡又患不均。尽管有些公司的薪酬水平较高,但如果缺少合理的分配制度,将会适得其反。因此,公司在设计薪酬时要注意薪酬的外部均衡与内部均衡,保证薪酬对外有一定的竞争力,对内能够解决员工的公平感,并且一定要与绩效挂钩,保证按时发放不随意拖欠员工工资。
3.1.3从员工的精神需求出发,将激励机制人性化
人类不但有物质上的需要,更有精神方面的需要,因此中小企业在注重建立 中小企业如何实现员工的激励物质激励的同时,必须着手建立与之相应的精神激励。首先是感情激励。感情因素对人的积极性有重大影响。常见的感情激励形式有“三必访”、“五必访”制度,“让工人坐头排制度”,生日祝福、每天上班时企业领导迎接职工上班的习俗,为职工排忧解难、办实事,送温暖活动等。其次是榜样激励。榜样激励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企业的领导者本人身先士卒,率先垂范,正如一些企业负责人所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再次是目标激励。当中小企业的领导者预期员工在接受挑战性的工作会遇到阻力时,让员工参与目标的设定是最恰当不过的。对数量一定的目标任务,衡量其完成的效果通常有三个指标,即任务完成的质量、时间和成本。从企业领导者的角度看,必然要求任务完成的质量最高、时间最短、成本最低。但从员工的内心期望来看,则要求任务完成的质量不要太苛刻,时间还要足够宽裕,耗费的成本也不要太受限制。这样就造成了领导者与员工的分歧。而合理目标的设定是,领导者最多决定两个因素,另一个因素有员工说得算。 3.1.4多种激励方法结合运用,将激励机制系统化除了科学、合理的薪酬激励制度及人性化的精神激励机制外,中小企业还要综合运用多种激励手段,如员工培训、员工参与管理制度设计和工作内在激励等,建立一套完善的激励体系。中小企业培训体系的建立应该是在借鉴其他同性质的企业培训体系的基础上,根据自身企业的实际规模和结构来进行的。
3.1.5切实保障运行,将激励机制制度化大量的中小企业员工为企业走出困境立下赫赫头功,但中小企业主却推却,甚至不愿兑付承诺,根本不按激励机制操作,造成员工工作积极性降低并且人才大量流失。因此必须将企业科学化、合理化、系统化的激励机制制度化,将其写入公司章程及与员工签订的劳务合同中去,同时规定员工激励的“度”,使其接受法律的监督,保障激励机制的有效运行。成功的企业源于卓越的管理,卓越的管理源于优异的制度。所以建立一套科学的,动态的现代激励制度是现代企业发展壮大的客观要求。在企业中,人力资本是企业管理的核心,激发人力资源的积极性,提高人力资本开发价值是管理的关键。于是,企业通过激励制度的建立,鼓励企业员工全身心的投入企业的劳动 中小企业如何实现员工的激励和创造。并且,在企业中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制度,可以激发企业员工奋发向上的热情,忠诚及责任感等;可以防止企业员工的流失,保证企业目标
中小企业如何实现员工的激励(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