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经济被称为“草根经济”,主要集中在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门槛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形成了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为主的传统产业格局,从而总体处于国际分工体系的价值链低端[ 浙江省:劳动密集型民营中小企业的信息化路径[J].微型机与应用,2008,27(2):68]。
由于中小型企业资金不足,融资渠道比较单一,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设施相当落后,信息化软硬件的投入占比仍偏低,绝大多数企业无力承担源源不断的后期投入。浙江省中小型企业大多是家族式的经营管理,缺乏高素质的管理人才,管理制度、组织结构与企业信息化的要求有很大的出入。中小型企业的决策者管理能力普遍偏低,思想较为落后,对信息化的实际功效了解不足,缺乏重视,未能从企业战略高度认识到信息化的重要意义,严重影响了企业信息化发展。技术力量的缺乏是制约浙江省中小型企业实施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原因之一,企业缺乏高素质的信息人才和团队,缺乏信息技术的开发能力,而信息化产品供应商大多提供的是标准化、普适性的产品,未能针对企业各色各样的实际情况解决相应的问题,导致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与实际效益不成正比,最终制约了企业信息化的发展。
四、浙江省中小型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政策和对策研究
(一)、浙江省企业信息化相关政策
近年来,浙江省相继出台了《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十三五”规划》、《浙江省信息经济发展规划(2014-2020年)》、《“宽带浙江”发展“十三五”规划》、《浙江省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国家示范区建设“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浙江省“企业上云”行动计划(2017年)》、《中国制造2025浙江行动纲要》等一系列规划和指导性文件。
2018年,浙江省在全国率先打造具有浙江特色的“1+N”工业互联网平台,助力企业上云和产业升级,提升企业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水平。浙江省持续推进互联网与制造业的融合创新发展,不断涌现出基于互联网的个性化定制、网络协同制作、服务型制造、制造业“双创”平台等新模式,全面提升两化深度融合水平。通过机器换人、企业上云、建设数字化工厂等一系列举措,对众多传统制造业企业进行了数字化、信息化改造升级。
浙江省以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打造基于互联网的双创平台,推进中小企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两化融合发展水平稳步提升,地区间发展差距正逐步缩小。
(二)、浙江省中小型企业信息化问题的对策
浙江省中小型企业信息化的建设既有机遇也有挑战,既有先天优势也存在诸多问题,根据实际现状,对浙江省中小企业信息化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政府组织的领导,发挥信息化促进会、行业协会的作用
浙江省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四)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