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可持续成长管理观,在管理中就会注重整体优化,讲求系统管理,实行企业系统整体功能优化,注重依靠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市场竞争优势,注重夯实基础管理,讲求管理精细化、科学化、程序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注重以人为本,不断提高员工素质,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发挥其能动作用等等。
企业是一个人造系统,其内部系统是可以改造的,这是企业能够实现可持续成长的客观条件。与可以枯竭的物质资源不同,企业文化、企业家精神等是支撑企业可持续成长的支柱。
(二) 企业间的合作模式性
现代企业不能仅仅只提供各种产品和服务,还必须懂得如何把自身的技术专长与核心能力恰当地同其他各种有利的竞争资源结合起来,弥补自身的不足和局限性。
许多成功企业形成了不少互利合作的竞争方式:供应链式,主要是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合作。企业的增值链中,供应过程所占成本很多,所以供应链的动态互联至关重要;战略网络型,主要是指企业通过建立与供应商、经销商以及最终用户的价值链形成一种战略网络,竞争已不是单一的公司之间的竞争,而是战略网络间的竞争;协作联营型表现为企业通过有选择的与竞争对手,以及与供应商或其他经营组织分享和交换控制权、成本、资本、进入市场机会、信息和技术等,形成联营组织,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创造更多的价值;虚拟组织型,是利用信息技术把各种资源、能力和思想动态地连接起来,成为一种有机的企业网络组织,以最低的成本、最快的速度创造价值。
(三)员工的技能和知识成为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资源
知识将逐渐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它被认为是和资金、人力等并列的资源。企业在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时,需要更多地通过加强协作、知识管理、组织学习能力,将现有知识、组织、人员和流程与协作和知识管理紧密结合起来。
出现在资产负债表上的资产,如厂房、设备等,虽然很容易估价和进行管理,但它们已经越来越难以决定企业的价值。相反,企业的价值更取决于无形资产,如品牌、专利、特许经营、软件、研究项目、创意以及专长等。国外机构的研究表明,在企业的市场价值中,已有6/7都取决于这些“知识”资产。管理这些资产中的任何一种都是很难的,但最难的还是怎样对待员工的思想和知识。企业需要更多地通过组织学习、知识管理和加强协作能力来应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将现有组织、知识、人员和流程与知识管理和协作紧密结合起来。
(四)从传统的单一绩效考核转向全面的绩效管理
传统的绩效考核是通过对员工工作结果的评估来确定奖惩,是企业在执行经营战略,进行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根据职务要求,对员工的实际贡献进行品价的活动。但过程缺乏控制,不能保证绩效达到改善的目的,甚至在推行绩效考核时会遇到员工的反对等。因而,近年来的绩效管理已经走向了结合公司战略和绩效管理,变静态考核为动态管理的趋势。
把绩效管理与公司战略联系起来,变静态考核为动态管理,是近年来绩效管理的显著特点。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更为精细的绩效管理成为可能,绩效管理的工具也由单一向多维发展。主要包括目标管理、关键绩效指标(KPI)、360度打分、平衡计分卡和EVA价值管理等。
三、促进我国企业管理创新的战略措施
(一)转变观念,把管理创新作为企业经营战略思想
企业创新管理研究(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