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创新的最大障碍是观念的落后和陈旧,现在许多企业领导还没有形成现代化管理的思维模式。“中国企业经营者成长与发展”的专题调查显示,以创新作为企业家精神核心者为47.7%;各项创新中最困难的是“观念创新”者达到42.7%。因此企业领导要切实认识到在当前经济竞争形势下管理创新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树立“科学管理兴国之道”的思想。例如:湖南衡钢的ERP管理
湖南衡阳钢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衡钢)始建于1958年,改革开放以后,企业飞速发展,从一家地方小厂变成了一家大型一档工业企业。拥有5条钢管生产线和一套全水平连铸圆坯生产系统,是全国第二大专业化钢管生产企业、中南地区最大的钢管生产基地、我国最大的小口径钢管生产厂家。衡钢用新的管理思想、观念、方法、手段来满足企业的内部生产经营的需要,以适应企业的规模和发展。从而进行管理流程重组(BRP),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引入体现现代企业管理思想的ERP系统变革了管理模式,企业从传统的科层制管理模式转变为流程制管理模式,组织结构由直线职能型转变为扁平型。衡钢的组织框架为四大中心:决策中心、管理中心、利润中心、成本中心,层次清晰,职责明确。管理思想由职能导向型转变为流程导向型,确立了流程服从原则和流程负责制,即在坚持客户导向原则的基础上,物质供应服从生产,生产服从技术质量,技术质量服从营销;流程牵头部门必须对本流程内部工作负全面责任。由此,基本建立了与企业规模相适应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
(二)建立有效机制,培养职业化的企业队伍
要推动企业管理创新,必须注重企业家队伍建设,培养和造就一个主导管理创新前沿和领导市场竞争潮流的企业家阶层。在这方面我们要结合我国国情并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在权、责、利一致的原则下,建立一套科学、公正的考核、晋升体系,完善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使经营者的个人利益与企业的经济效益挂钩。在干部人事制度上,建立经营者人才市场,引进竞争机制,通过市场机制把企业家这种生产要素进行合理配置。国家也要采取措施建立企业家资格认证系统、人才交流市场、继续教育培训机制等,以促进我国企业经营者的职业化。
(三)构建创新文化,形成良好的管理创新氛围
要形成强烈的创新认同感,培育企业强烈而持久的创新价值观:完善企业创新机制,形成强大的创新动力;设计创新文化网络以及创新文化利益,宣传创新的价值观念并以此感染员工。海尔文化的核心是创新。它是在海尔二十年发展历程中产生和逐渐形成的特色文化体系。海尔文化以观念创新为先导、以战略创新为方向、以组织创新为保障、以技术创新为手段、以市场创新为目标,伴随着海尔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从中国走向世界,海尔文化本身也在不断创新、发展。
(四)加快制度创新,制度创新促进管理创新
制度创新与管理创新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解决企业资源市场配置的微观机制问题的是制度创新,也就是说,通过制度创新使企业成为富有活力的能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积累的经济细胞。解决企业内部资源如何组合的是管理创新,使之尽可能多地产出的问题,也就是建立起面向市场的内部组织框架,形成产品行为激励、开发活力体系以及高效运作的机制。管理创新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企业管理的方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有企业管理已由单纯生产型管理向生产经营型管理转变。在国民经济市场化进程中,国有企业被推入市场,正在向着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转变,逐步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企业制度。这一切都已表明,市场机制的作用大大加强,我国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市场体系发育不断完善。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国有企业必须摆脱旧的管理思想的束缚,勇于创新,建立新的管理制度、管理体系与管理方法。例如华为先进的企业内部管理体系:
与其他国内企业一样,华为在创业之初也有过一段粗放式管理的时期,但是华为及时认识到管理创新的重要性,并不惜血本,进行脱胎换骨式的变革和提升。
在国际化进程中,华为认识到先进的企业内部管理体系的基础作用。华为先后与IBM、HAY、MERCER、PWC等国际著名公司合作,不惜花数十亿资金,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对集成产品开发、业务流程、组织、品质控制、人力资源、财务管理、客户满意度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变革,把公司业务管理体系聚焦到创造客户价值这个核心上。经过10多年的不断改进,华为的管理实现了与国际接轨,不仅经受了公司业务持续高速增长的考验,而且赢得了海内外客户及全球合作伙伴的普遍认可,有效支撑了公司的全球化战略。
华为是世界500强中唯一一家没有上市的公司和一家100%由员工持股的民营企业。目前,华为有7万多名员工持有公司股权,全员持股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才到华为工作,全员持股成为激活华为员工创造潜力与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
华为还探索了一套独特的商业模式,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尊重和爱护人才,聚集了一大批技术精英,为华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人力保障。在培养接班人方面,任正非打破家族式继承,推行轮值CEO制度,让没有血缘关系的优秀后继者担任轮值CEO,首开中国民营企业“代际传承”之先河。
参考文献
[1]万可.推动企业管理创新的六方面力量[J].企业管理,2012.06
[2]王琼.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济管理模式探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 .16
[3]曹宁.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经济管理模式探析[J].企业管理与改革.2016 .7
[4]戴学志.新形势下电力企业管理创新策略[J].电力讯息, 2017.7
[5]曾花.基于新形势下的企业管理创新策略研究[J].企业导报, 2016 .6
[6] 杨宝云;中国企业管理创新目标模式初探[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0.02
[7]张纯 ,胡林荣;企业管理创新浅议[J];企业经济;2000.09
[8] 汪秋,罗凌文;企业管理创新的理性分析[J];特区经济;2000.09
[9]吴葆红;我国企业管理创新的进展[J];邮电企业管理;2000.01
[10]盛秋生,王维,李青山;论企业管理创新[J];发明与革新;2000.01
企业创新管理研究(三)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