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国际物流人才储备不足。
由于我国国际物流起步缓慢,因而在现今人才市场之上还未有完全适合国际物流企业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而大多数国际物流的从业人员,多是从其他物流领域之中临时转行而来,因而并不能完全满足当下国际物流企业需求;因而人才问题也是制约我国国际物流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跨境电商环境下国际物流模式发展策略
1、从企业自身出发,增进跨境电商与国际物流之间的协同性
首先从物流要件方面促进两者协同。根据跨境电商及国际物流发展的时代背景,可在战略、资源、供应链等多个方面加强两者的协同性,从而降低物流成本、减少物流时间、提升物流流通效率。而这就需要在战略制定及践行中,跨境电子商务企业与国际物流企业达成一致意见,共同促进战略目标的实现,提升双方企业的经营效益;在资源共享上,双方企业应加强彼此拥有的无形技术资源及有形资源的共享程度,
其次,从网络技术方面促进两者协同。接单、分拣、编号、包装、仓储、运输、商检、海关、配送、售后等都是国际物流的必须环节,而这些环节与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及国际物流企业息息相关。但是就目前的情况而言,由于国际物流自身复杂性,再加上跨境电商及电子商务企业网络技术应用不足,造成彼此之间协同性缺失,使得物流运输效率在一定程度上下降。因而对于双方企业而言,应在整个物流供应链之上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使得跨境电商企业与国际物流企业之间的合作实现无缝对接,使得企业在国际物流流通过程中明晰国际商检及通关要求、理解不同国家对所运输商品属性及运输工具的规定,了解不同国家物流设施基础水平以做好应对措施;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增强双方企业协同性、提升各种国际物流模式运输效率。
2、从政府角度出发,夯实国际物流发展的基础条件。
第一,制定适应国际物流发展的法律法规。这就需要政府相关部门根据现阶段我国国际物流发展现状,制定国际物流发展规划、指明国际物流发展方向、完善国际物流发展标准体系、确定国际物流从业者法律地位、加强国际物流从业资质的审核监督等,以奠定国际物流发展的政策基础,从而促进诸如自贸区保税区等新型国际物流模式的运行。
第二,打破条块分割管理体制,加强政府职能发挥。现阶段国际物流管理严重影响国际物流发展水平,因而在未来应逐步打破条块分割管理体制,加强政府各部门之间的默契性及协调度,以提升政府各部门的国际物流管理水平,从深层次上促进国际物流的发展。
第三,改良包装方式及运输策略,扩大运输规模。在包装方式上应采用先进的包装技术,以便使用先进方式提升货物装载量及货物运输安全性;还需要改善运输策略,如就近采购及加工策略、直接出口策略等;以从根本上提升运输规模、节约国际物流成本、提升国际物流效率。
结论
跨境电商与国际物流是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两个不同行业,两者都是优化消费者体验的要素;本文以跨境电商环境下国际物流模式为视角研究提升我国国际物流效率的措施。就目前的国际物流发展情况来看,国内所开展的国际物流量成果并不显著,而其影响因素则在于方方面面,如国际物流模式与跨境电商的不相协同性、相关法律法规欠缺、国际物流运力有限、物流从业人员专业性不足等,只有真正改善这些问题,才能使各种物流模式真正为国际物流的发展贡献力量,进而使我国国际物流发展达到较高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