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改变传统物流的运作方式
电子商务中的企业是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利用互联网与整个经济环境产生联系,各个企业的仓库也分散在各地,因此必须要通过互联网将企业的营销和仓储管理联系起来,在电子商务模式下,物流配送的指令也是通过互联网发送给仓库,再由仓库进行配货、装货,然后运输货物,物流和配送的业务流程都由互联网连接,能够方便协同物流模式的实现。而且物流配送的管理工作都由计算机完成,实现了自动化管理。
(二)实现快速响应式的实体配送
为了满足客户对货物的需求,传统的物流配送企业一般都会采用大面积仓库来存货,但是物流仓储空间有限,存货的数量以及种类都会受到限制,而且存货也会占用资金流。电子商务模式下,企业利用信息网络将隶属于不同仓库的货物信息进行统计,形成虚拟化的网络仓库,从而实现资源的统一调配和管理,使得电子商务企业的服务半径以及货物集散范围扩大了,也降低了存货太多带来的资金压力。例如亚马逊、京东,这些大的电商平台在全国都有多个仓库,在互联网上可以将所有仓库的仓储信息统一起来,某个区域需要产品的时候,如果当地仓库没有足够的库存,则可以及时从其他仓库调货,及时安排配送,提高物流配送效率。
(三)实时控制的物流配送模式
传统物流配送过程中,各个流程之间的衔接和处理,一般都是通过人工操作完成,但是在电子商务模式下,物流配送管理的过程可以被实时监控,物流配送企业通过物流管理系统,将货物运输的信息上传至网络上,用户可以在网络上随时查看物流配送的进度。而且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物流配送管理的监控变得更加实时、准确,可以实现配送信息的有效传递,提高物流配送管理水平。
当前,我国物流配送作业发展的最大瓶颈就是配送业务需求的多样化和专业化、智能化服务的供给问题,也是目前发展的主要矛盾。首先,物流配送的需求波动变化较大,第三方物流企业的配送运作比例大;其次,物流配送专业化、智能化服务供给能力还达不到要求,尤其是针对高端企业的供应链服务,专业化、智能化服务需求的满意度不高;另外,还存在基础性服务和增值性服务水平低、质量差,增值性服务所占比例低等现象。
三、电子商务背景下物流配送存在的问题
(一)物流配送行业人才缺乏
我国的电子商务和物流行业的发展速度较缓,而且起步晚,因而在各个方面都不够成熟,很多模式,方法都是照搬西方的,可是我们国家和西方国家在政治制度、经济状况、文化程度等各个层面都有着很大的不同,因而如果照搬他们的技术成果未必会适应我们的社会发展现状,虽说目前而言我们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层面的发展速度都是显著的,但就整体而言,我们依然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经济基础不够雄厚,人民的文化素养不够高,政治体制还不够健全,而且就目前的教育发展状况,我们真正掌握电子信息技术的人才非常稀少,这是电子商务和物流配送发展过程中的很大隐患。
(二)物流企业服务水平较低
在我国互联网购物的不断兴起之后,我国的物流产业也随之不断地扩大,有越来越多的物流企业相继发展起来。截止到去年的年底,我国的物流产业就已高达100多家,在这其中以中小型的物流企业为主,这些较小的企业没有足够的资金基础,规模也很小,导致物流服务水平普遍偏低,无法与电子商务技术得到应有的配合。比如,在每年“双十一”的购物节中,超出平时双倍的物流量让很多家小型的物流产业运输缓慢,大量的快递让运输时间不断的延后,但是对于买家来说,要的是快递的及时性和快速,不断的询问物流运输信息的时候,很多的物流人员都开始有了情绪化的心理,导致与顾客发生了一些不必要的冲突,这样的情况不仅仅是对工作效率产生影响,还会使物流产业的形象受到一定的损坏,阻碍了物流配送在电子商务背景下的求发展道路。
(三)物流配送体系不完善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配送研究(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