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财务会计的学习的体会
网络教育教育是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育方式,是培养国家现代化建设急需的各类专业人才的重要形式,是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一种有效途径和满足社会终身教育需求的重要方式之一。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进程,诚信这一永恒的话题开始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越来越受重视。会计诚信,是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视目前存在的会计诚信缺失现象,思考和制订应对它的方法和手段,是会计行业及相关部门和人士亟待解决的一个课题。通过两年来的网络教育学习,我对财务会计这门课程有一些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一、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
会计息是会计工作的最终产品,目前,已日益成为一种准“公共产品”。其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社会资源的配置与利用效率,这就要求会计信息做到真实与公允。然而,现阶段,会计信息质量普遍不高,会计信息失真已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造成会计诚信缺失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信息不对称是会计失信的前提
首先,是会计信息的制造者与会计信息的作用者的信息不对称。由于信息不对称,会计信息的制造者与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获取时间、内容等方面都存在优势。
其次,是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使我国的会计陷入“囚徒困境”。
在不同的会计个体之间,存在三种选择:一个会计主体选择提供虚假会计信息,则该会计主体可能获得好处;两个会计主体都选择提供虚假会计信息,则可能都受到严厉的处罚;两个会计主体都选择提供真实会计信息,则什么益处都没有,由于信息不对称,结果都选择了提供虚假会计信息。
2.会计自身的特点及局限性是会计失信的条件
一是会计原则为会计信息虚假提供了操作空间;另外重要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都为制造虚假会计信息提供了想象的空间。 二是会计政策为企业提供越来越宽的选择范围。
3.公司制度缺陷是我国会计失信的根本原因
一是股权结构不合理,“一股独大”现象严重。二是董事会、监事会存在缺陷。表现为缺乏必要机制来保障全体董事严格遵守义务,维护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董事未能履行诚信义务、不勤勉尽责的现象时有发生;三是上市公司与控股股东在人员、财务、资产、机构、业务上没有实现真正分开,与控股股东之间关联交易不规范,导致上市公司被大股东操纵。从而造成控股股东损害上市公司及其他股东利益。
4.法律惩罚成本过低是我国会计失信的主要原因
会计信息造假的法律惩罚成本较低,例如对个人出具虚假财务报告惩处最重的是《刑法》第161条规定:“公司向股东和社会公众提供虚假的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财务会计报告,严重损害股东或者其他人利益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会计法》的强制执法环境没有形成,法律规范的执行是强制性的,它是借助于国家机器的力量来强制推行,要求每一个人都无条件地服从,然而《会计法》并不具备这种强制力或不具备完全的强制力。在当今社会中,”厂长负责制“导致单位负责人在企业或单位中的领导地位是至高无上的,当某些领导受到利益驱动且自身约束能力不强时,他的行为就会偏离《会计法》,甚至会给国家和人民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会计监督配套的法规体系不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存在会计造假的诱因,必要的民事索赔制度没有制定。另外缺乏有力的外部监督机制,给违法者留下了”真空地带“或”边缘地区。
二、治理会计诚信缺失的措施
1.加快会计准则的研究和制订,减少会计虚假信息的施展空间
1)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压缩财务报告粉饰的空间,这可以适当增加财务报表附注、鼓励企业披露非财务信息、进一步完善与严格规范关联交易的披露、加强对现金流量信息的呈报和考核几方面人手。
2)加快制订和出台新的具体会计准则,针对我国特别是上市公司容易出现问题的准则加以规范。
3)考虑尽可能缩小会计政策的选择空间,对会计政策的选择方面的规范更加具体。
2.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治理是确保会计信息质量的内部制度安排,为此必须建立健全公司治理结构。首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切实建立政企分开、产权明晰、责权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加强股东等财务信息需求者参与监控的动机和能力,这包括健全董事会、建立审计委员会、建立股东对经营管理者的强力约束、建立董事会与经理层之间基于合约的委托代理关系等措施:其次、完善业绩评价机制,应考虑增加一些涉及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等的非财务会计指标,使代理人所得的利益与企业目标约束挂钩。
3.推行诚信保险制度
根据国外一些国家的做法,对公司特别是上市公司要求其在保险公司投保诚信险。当公司出现诚信,导致投资者受到损害时。保险公司必须负责赔偿。这样就一方面保护了投资者利益,另一方面又使保险公司为了自己不受利益损失,必然加大对投保公司的监督,通过市场行为进行监督,降低监管成本。
4.实施诚信工程,强化诚信教育
张迎维教授在谈到诚信时认为,法律和信誉是维持市场有序运行的两个条件,与法律相比,信誉机制是一种成本更低的维持交易秩序的机制。特别是在许多情况下,法律是无能为力的,只能信誉才起作用。因此对会计造假行为,我们不仅要加大惩罚力度,更重要的是加强诚信教育,提高相关人员的诚信意识。
为此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诚信工程:
1)着力打造信用政府。各级政府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减少地方保护,提高政府的信用度。杜绝“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的浮夸风,把诚信作为一个地区、部门考核的政绩指标。
2)建立信用档案。要“加快建立企业、中介机构和个人的信用档案,使有不良行为记录者付出代价。名誉扫地,直至绳之以法”。目前,我们的信用档案还是空白。因此,我国要借鉴国外的做法,对违反诚信的单位与个人要记录在案,并且便于公民随时查询,从而增强单位及个人的诚信意识。
3)强诚信教育。诚信不仅仅是道德要求,而且是市场经济下的基本游戏规则。因此当前应配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对全体会计从业人员进行诚信教育,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所有会计人员要真正做到“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账”,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
通过网络教育学习,通过会计学这门课程学习,对自己学识上充实了,对自己今后的工作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采取一些生动的直观形式或方法,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于财务会计的学习的体会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