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让学生在创新中成长,不断改善学生对创新创业的认知。从个体生命成长角度出发,实现素质教育的引导效果,让更多的学生在这种方式当中找到发展的方向,真正走向创新能力的发展和提升方向上。引导学生认识到自身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责任和使命,激发他们主动参与创新创业实践,努力实现全面发展。可借助校企联合培养平台,可以提供丰富多样的指导课程,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堂当中学到的各种知识,结合当下实际的发展状态,发掘在课外了解到的技能,为学生营造“创业”和“学业”相互融合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
(二)推进内外部支持主体协同合作
高校的内外部支持主体之间存在相互依存、开放合作、共生演进的紧密关联,彼此之间相互协同一旦形成支持合力便可迅速提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成效,多元支持主体的共同参与不仅分担了创新创业的风险,并且大量支持主体的参与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多维度检验的机会,使其在市场化的过程中得以不断优化和壮大。
政府需要达到引导的效果,通过制度调控,实现有效合作,完善合作效果,让各支持主体充分实现自身利益诉求的同时提高组织利益总量。此外,进一步加大对大学生创业实践的扶持,在大学生创业项目申请、创业贷款、创业纳税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可以给大学生提供更多优惠服务,例如贷款方面的免息发放,或者进行对应的创业补贴以及资金的充足备用等,减轻大学生创业的税收负担。
建立校校、校企、校政、政企之间深层次、多元化的互动合作关系价值链,在人才培养、科研转化、资本注入、资源共享、商业运营等方面形成优势互补、共生演进的支持合力,以有效解决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匮乏的燃眉之急,催生以知识创新为主的核心竞争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区域经济社会整体性发展,增强社会各方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投资的信心,从而达到合作共赢的效果。如依托校企联动,实现创业地区的产业结合发展,让更多更具特色的产业进入到当地的重点项目中。除此之外,还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土地资源,建设创新创业工业园区、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创新创业示范基地等,提供培训、项目论证、企业开办指导、创业融资等服务。社会组织以资本和服务支持,推动支持主体之间的耦合,比如协调支持主体之间的矛盾纠纷、打造创新创业培训平台、为创业者、高校或企业提供创业指导和咨询等。
(三)重新树立教育管理思想、迈向网络管理时代
在“互联网+”时代下,网络早已成为新时期最有生机和创新承载力的运用平台,网络促使社会生产方式的转变,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网络已经融入到社会不同领域,并在各个领域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促使着管理思想创新和模式改革。当前,“互联网+”已在众多行业中彰显出自身的巨大影响力,并得到了极其广泛的运用,特别是在经济以及市场销售当中,实现了关键性的推动和发展。对于高校教育管理来说,目前管理工作人员和广大教师还并未转变自身的传统思想,还没有深刻意识到网络时代下,互联网在社会经济中的重要作用与价值,依旧将其单纯地视为转变实体经济和生活模式的一种手段,却没有真正意识到“互联网+”对高校教育管理的积极影响,也没有将其作为新时期高校就教育管理革新发展的新机遇。高校教育管理应从改变管理思想入手,管理人员应积极树立网络管理意识,高度重视网络时代发展形势,探究当前在“互联网+”下的各种有效管理措施和模式,进而根据自身院校的现实情况和需求,不断进行创新和变革,深入学习与改变。高校教师是新形势下知识发展与科学进步的主要推动力,因而也要积极顺应时代发展脚步,充分运用网络平台和现代化工具,努力提高个人工作效率及科学研究水平,为高校教育管理和教学工作提供更好的服务。
(四)全面构建网络管理体系、创新教育管理模式
在新形势下,高校教育管理应积极转变管理思想,充分利用“互联网+”思维方法和观点,同时还要不断革新教育管理模式,主动建立依托“互联网+”思维的教学模式和管理形式。高等学校进行教学方式改革和推进时,要充分考虑当下先进的科技以及信息技术,通过互联网等不同的发展方式,进行教育模式的信息化发展,构建现代化课堂教学,架构不受时空限制的师生教学探讨平台,为广大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服务,同时也为教师深入研究及学术教研沟通提供有效的信息化运用平台。首先,实现教学整个过程、方法的信息化,现阶段高校不能单纯地局限在教师个人准备的材料和学习资源上,而是要充分运用有效的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高质量的学习资源,让他们可以在课堂和课余时间中主动学习和开展实践,真正打破以往课堂教材的限制和保守思想的约束,以“互联网+”来创建开放性课堂以及网络化课堂,增加学生的学习途径,开拓学生学习与师生互动的双向时空通道,让教师可以更好地帮助指导学生,学生可以随时向教师请教问题,这是网络为教育教学所带来的便利条件,也是当代高校教育管理模式发展的必然形势。其次,实现教育管理以及科学研究的信息化。长时间以来,教育管理相对落后,学生互动和教育沟通始终都处在保守封闭状态,无法从总体上做到及时监督与指导,只能从教师的教学时间以及学生期末成绩方面入手。而依托“互联网+”,则可以实现对教育管理的全方位监控,可以充分体现出评价的公平性以及客观性,能够找到教学里的各项矛盾,真正从本质上解决教学当中产生的问题,让学生适应时代发展,成为国家之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