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 容 摘 要 ............................................ 2
新形式下外贸制造业企业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转型的必要性) ........................................... 3
产业技术水平落后,调整制造业产业结构,促进加工贸易向高新技术产业
发展 .......................................... 3
延长制造业企业的产业链条,向产业链上游发展,提高技术开发和产品设计 能力, 向产业链下游延伸,积极发展国际物流和配业务 ......... 4
企业现状,外贸制造业企业转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 5
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 改进生产工艺, 提高生产和管理效率 ........................................... 5
多元化开拓市场, 逐步改变以贴牌加工为主的经营方式,提高自主品牌出
口交货值比例 ............. ......................... 5
三.向劳动力成本低的地区转移 ................................. 6
一家苏州外资制造业企业转型中成功与借鉴 ........ 6
一. 设立销售部门, 积极开拓国内外新市场 ................... 7
二. 改组公司组织结构,提高公司机动化作业水平,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
转变 ....................................... 8
三. 企业转型和产业升级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 9
结束语 ............................................ 11
参考文献 ............................................ 12
内 容 摘 要
摘要:在全球经济面临着二次探底,国外定单大幅下降,贸易摩擦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而我国以出口为主的外贸制造业企业,面临着订单减少,人民币升值,资金短缺,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内外交困的局面,不少外贸制造业面临微利和亏本的经营局面.在单一外销之路不好走的情况下,众多外贸企业纷纷转型做内销尝试开拓国内市场,但外贸企业转型并非易事,面临着诸多困难.
关键词:外贸制造业 出口 转型升级 自主品牌 技术密集型
苏州外贸制造业企业的转型分析
企业转型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它表现出来就是新产品,新技术不断诞生,伴随着中国三十多年来高速经济增长,以出口为主的苏州外贸制造业企业在国内和国外诸多环境变化下,转型升级显得势在必行,转型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该企业否能成为该行业的领导者,在全球经济都在寻求增长的情况下,中国的外贸企业的转型升级就显得格外重要,这关系到中国企业能否在新一轮的国际经济秩序中得到自己的话语权.
新形式下外贸制造业企业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转型的必要性)
苏州地区的外贸制造业和全国大部分地区一样都面临着产成品附加值低,缺乏核心技术,自有品牌缺失,容易受国际市场波动影响,加上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苏州地区的加工制造业存在的问题更加突出,众多出口加工企业在这次危机面前深陷泥潭,因此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国家在十二五计划中已经把经济转型升级上升为国家战略,对众多企业来说,在获得国家产业政策的优惠同时,面临着更多是挑战.
一.产业技术水平落后.调整制造业产业结构, 促进加工贸易向高新
技术产业发展
当前苏州外贸制造业技术水平普遍不高,内资企业的技术水平远落后于外资企业,但在苏州投资的外资企业大部分都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他们利用中国的大量的廉价劳动力来获得利润,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外资企业同样也面临着产业升级或生产地域转移,不过外资企业在技术和资金上有着国内企业无法相比的优势.
外贸制造业企业在加工贸易领域突出的问题是缺乏核心技术的研究,开发和生产能力,在国际高新技术产业中形成分工的格局,对此制造业企业要建立起自己的研究开发中心,同时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扶持下,向高端产业环节升级,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和环保型高技术产业,着力吸收跨国公司和科研部门的研发成果,把更高技术水平,更大增值含量的加工制造环节转移和嫁接到自己的企业,促进加工制造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二.延长制造业企业的产业链条, 向产业链上游发展, 提高技术开
发和产品设计能力, 向产业链下游延伸, 积极发展国际物流和配送
业务
伴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三十年,劳动力成本的优势逐渐弱化,而资金和技术等优势将不断加强.因此企业应向上具有研发, 设计功能以及营销等高附加值环节迈进, 要加强企业在知识权保护, 积极和国内大专院校等科研机构合作, 把先进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提升企业有委托加工的订单试生产, 向设计制造和自主品牌加工制造的发展, 逐步形成具有核心技术的自有品牌企业.
在企业积极开拓产业上游的同时,加强企业在物流,供应链管理和附加值服务等方面提升也同样尤为重要,产品的研发动力和创意完全来自下游客户的反馈和建议,只有你真正了解下游客户的需求,你才能制造出客户满意的产品.
二、企业现状,转型中存在一些问题及原因分析
企业可以在提高产品附加值,逐步改变以贴牌加工为主的经营方式,提高自主品牌出口交货值比例,多元化开拓市场,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改进生产工艺,提高生产和管理效率,向劳动力成本低的地区转移等措施来寻找出路。
一.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改进生产工艺,提高生产和管理效率
苏州的大部分外贸制造业企业主要从事低附加值的传统产品出口,受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影响,它们的国际竞争力正在削弱.但传统出口产品并非夕阳产业, 关键是提高产品附加值.因此企业要从原来的制造环节, 逐步走向研发.设计等产业链前端环节, 增加对研发和技术创新的投入, 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
企业应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远离低水平、低质量、低价格竞争,并通过改进生产流程、降低材料单耗,增加边角料的利用以及控制管理费用等节约成本.加强对流通环节的管理,根据市场行情的变化, 适时进行原材料的采购;在合同中约定汇率风险的承担,通过各种外汇保值工具的使用,来规避汇率的风险.
二.多元化开拓市场, 逐步改变以贴牌加工为主的经营方式,提高自主品牌出口交货值比例
随着传统出口产品利润率越来越低,企业当务之急是培育消费者认可的品牌,掌握自主控制的销售渠道.品牌是企业的生命,品牌
代表企业良好的信誉和完善的市场管理体系,品牌也是一种无形资产,能创造出比同类非品牌产品更高的价值.制造业企业应逐步放弃外延式扩张的发展方式,从单纯的加工性生产企业逐渐转变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企业,从仅赚取加工费逐渐转变为从市场获取高额的商业利益.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企业还应加大对东欧、拉美、中东等新兴市场的开拓,减少对欧美市场的依赖.
三.向劳动力成本低的地区转移
面对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外贸企业可选择向劳动力低的地区转移生产基地等办法来降低成本.如苏州达方电子投资二亿多元在江苏淮安经济开发区设立了子公司.雅戈尔通过并购美国服装巨头KELL-WOOD 公司旗下的香港新马集团,拥有了新马分布于斯里兰卡、菲律宾、广东等地的14 个生产基地.还有一些企业纷纷在越南、柬埔寨、泰国设立了制造基地,通过这些措施来解决成本上升、利润下降的问题.
三. 一家苏州外资制造业企业转型中成功与借鉴
凯旋光学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塑料镜头和模组为主的外贸制造业企业,在经历快速发展的五年后,公司自2006起,开始连续三年的亏损,伴随着原材料价格上涨,用工成本上升,同时还有不期而遇的用工荒;在靠以前简单的代加工产品而获取的微薄利润已经远远无法让公司运营下去.所以转型升级以求发展是这样的公司迫在眉睫的事情.寻找新的产品增长点, 向由简单的代加工生产模式发展到以客户的需求为出发点, 到集产品研发制造为一体的打包式生产模式, 向高新技术产品研发迈进, 为实现这一战略转移, 公司管理层实施了一系列措施, 董事会也为转型提供资源和管理支持.
一. 设立销售部门, 积极开拓国内外新市场
积极开发国外市场,公司原本母公司是在欧洲(原名飞利浦注塑苏州有限公司),现在被一家新加坡公司收购,更名为:凯旋光学科技苏州有限公司.不过公司在欧洲的销售处还保留着, 在利用母公司的知名度同时, 先后为德国的BOSCH 公司成功开发了VIEWFINDER 产品, 瑞士的STNNIS 公司CAY 系列镜头产品, 有些质量要求甚至超过了客户的原先预期, 可以说这一步走的非常成功.
在维持现有的客户同时,积极参加工业品展销会.在09年年初的汉诺威的工业品展销会上成功签约了西班牙的ISOFOTON公司, 为其开发太阳能镜头模组项目. 这个项目主要是利用镜头聚光原理,利用太阳光发电.现在这个项目已进入量产阶段,可给公司带来2千万的年销售额, 因为这个项目是凯旋公司自主研发的, 所以拥有完整的知识产权和定价权, 利润也就相当的可观了.
在和欧洲公司合作的同时,公司也在美国设立了业务销售处,这主要考虑到原先公司的产品就有美国的客户(汽车倒车后视镜模组),同时开拓更多的美国市场,终于在2009年年底有了和美国公司合作机会. TRIFORMIX是一家生产以光纤通信传输为主的光学企业,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已无法承受在美国国内生产的成本压力,还有它的主要客户均是在亚洲.在这种情况下,苏州公司积极和TRIFORMIX公司取得联系, 并在质量体系,硬件和软件上成功的通过了该公司的认可.现在TRIFORMIX90%的项目已成功转移至苏州公司生产.值的一提的是本人就是这个项目的主要负责人.预计到今年底可以给公司带来3千万的销售额.通过和国内外一些高新技术公司合作也是一种企业转型升级的手段,而且是快速的,有效的,既可以学到管理,又可以得到先进的技术,消化吸收后为自己公司所用.
在开发国外市场的同时,公司还成立了国内业务事业部,主要开发国内客户,成功开发的上海的AMPHENOL 和深圳的BYD公司,主导产品是手机镜头的闪光灯模组.这种产品的特点就是精度要求高, 国内很多公司无法完成高精度模具的制作, 苏州公司原先也面临这样的问题, 最终通过和新加坡的一家公司合作成功的完成了这一难题.在企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 一定会遇到资源或技术无法逾越的难题, 在这种情况下, 就要积极寻求你合作伙伴的支持.
二.改组公司组织结构, 提高公司机动化作业水平, 由劳动密集向技
术密集转变
面对公司国内外订单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公司的管理层也注意到了内部运作体系上存在的诸多弊端.部门太多,职责划分不明确,信息不能共享,不能够在各部门之间传达畅通.导致生产效率低下,反应速度过慢,无法按时完 成客户订单.为此公司进行了一项问卷调查,其中就有部门划分的讨论,最后管理层决定实施部门划分改革, 把之前的 项目部,工程工艺部,生产部,模具部和设备维护部全部划分为一个部门------制造部,设立制造部经理,协调小部门内部的事务,有问题小部门解决. 避免以前部门在一些事务职责上的推推搡搡.尤其是以加工制造为主的生产型企业, 如果部门划分不当或职责不明确, 再少的订单也不可能按时按质的完成交货.这就是好多公司强调的要二手抓, 一手抓销售, 一手抓生产.
中国的经济在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存在着高通胀.表现在CPI居高不下,政府能做的就是大面积的提高工人工资,当然对我们大家来说是好事.可是对公司来说就是另一半情形,工资在公司的支出一下子提高了10%以上.这对很多公司都是无法承受的,再加上苏州高房价依旧,对很多一线员工来说,即使工资待遇提高了,也根本无法接受城市生活.这就是企业的用工荒.我曾经有幸去美国参加过一家美国的公司,是组装汽车倒车后视镜头的,是我们的客户.我们生产镜头模组再由他们完成后PCB的组装, 一个大约20米长的U型生产线只有三个员工在维护还包括检验,让我震惊很大.
中国现在正处于产业升级的十字路口,面临的一边是企业找不到员工,一边是工资大幅度提高,向美国公司学习已是必由之路.可能发达国家也曾经经历, 提高公司的机动化流水线, 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 为此苏州公司改造和引进了五条镜头组装流水线,有12人线缩减到4 人线,产量比之前还增加了10%每条线,总共算下来,一年就可以收回全部投入成本.
三.企业转型和产业升级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怎样才能把企业做大做强,这是职业经理人每天都在思考的问题,但是每天都有新的公司诞生,也有太多的公司破产倒闭,不过但凡回过头来看看存在下来的百年企业都存在自我创新和产业升级的过程.福特汽车一个百年企业就是一个企业转型升级的教科书,亨利.福特创造的流水线和T型车开创了美国的汽车时代,到1918年,奔跑在世界上的汽车有一半都是T型车,但是到了20年代中期,福特的利润大幅度下滑,原因就是它的T型已连续生产18年,无法满足市场的多样性需求,公司必须产业升级,但是老福特拒绝了儿子的建议,结果福特公司的市场分额由68%下降到20%. 到二战结束时,公司每月亏损达900万美元,到了破产边缘.在亨利.福特二世领导下, 引用通用汽车的职业经理人斯隆, 在一年后就成功扭亏为盈, 斯隆的管理模式其中一个就是开发新产品满足不同的消费群体.所以企业转型和产业升级必须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来不断满足人们对新产品, 新技术需求, 为此我们公司设立研发部门, 紧盯客户需求, 客户需要什么, 公司就研发什么, 在技术公关上面, 公司和苏州大学的光学实验室达成了长期的合作的意向, 一些科研难题以外包的方式由苏大光学实验室完成, 公司既加快研发速度又节约项目成本.
结束语
全国经济都在转型升级大背景下,苏州的外贸制造业企业也应该与时具进,时不我待,紧随全国乃至世界产业升级的步伐,走在高科技产品的研发和制造的前言,走技术密集型的发展之路,做行业的领头军,把苏州当前的外贸制造业大市向制造业强市迈进.
参 考 文 献
科特莱尔者 (高秀娟/ 译) <<转型>>.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隆国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之探讨>>.<<国际贸易>>, 2008,12.
蒋珠燕.<<外贸企业转型的困难与出路>>.<<北方经济>>.2009,第1期.
程怀明. <<塑料模具的发展趋势>>.<<机床与模具>> 2010年第8期.
<<谁执权仗>>.<<公司的力量>> 中央电视台2套经济频道,第6期.
邬关荣.<<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研究>>.<<经理人>>. 2010,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