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摘要.......................................................... 3
一、我国中小型企业的重要性 ....................................4
1、中小型企业的定义............................................4
2、中小型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4
二、我国中小型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5
(一)中小型企业信誉管理中存在的问题...........................5
中小型企业内部治理存在问题 ..............................5
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差 ...................................5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差 ......................................6
网络营销整体水平比较低 ..................................6
三、提升中小型企业的管理水平 ..................................7
1、提升中小型企业自身素质 .....................................7
2、完善中小型企业内部治理 .....................................7
3、重视中小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8
4、加强中小型企业财务管理 .....................................9
5、提升中小型企业内部营销水平.................................10
6、加强中小型企业文化建设.....................................10
结束语........................................................10
参考文献 .....................................................11
内 容 摘 要
摘要: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中小型企业的蓬勃发展,中小型企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愈加明显,中小型企业将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必将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闪光点。中小型企业为我国经济的腾飞和完成质的飞跃做出贡献。本文通过对中小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以及中小型企业型的经营管理进行深入探索,使中小型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来促进社会整体的发展。
关键词:中小型企业,经营管理,财务管理,文化建设
abstract:With the establishment of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role becomes more obvious,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will be an important force in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will become a bright spot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Small and medium sized enterprises to contribute to China's economic take-off and completion of a qualitative leap. In this paper, the role of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in the national economy as well as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management in-depth exploration, so that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to better development,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s a whole.
Key words: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management, financial management, cultural construction
中小型企业管理
一、我国中小型企业的重要性
1、中小型企业的定义
什么是中小型企业,怎样划分中小型企业,它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怎样,这是我们在制订和实施中小型企业政策,进行企业统计和经济管理,以及对外交流中经常提到的问题。但令人惊讶的是,多数国家还没有统一的中小型企业定义,而且由于各国的社会历史背景不同,目前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对什么是中小型企业各有其符合本国实际需要的界定标准。
2、中小型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中小型企业是中国数量最大、最具创新活力的企业群体,在促进经济增长、推动创新、增加税收、吸纳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小型企业提供了50%以上的税收,创造了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完成了70%以上的发明专利,提供了80%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占企业总数的99%以上。中小型企业作为一个国家经济的“底座”,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只有中小型企业的广泛发展,才有可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充分发展。
二、我国中小型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生产能力普遍过剩的现代,人们的注意力普遍集中在大企业、名牌产品的成功运作上,中小型企业的发展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大多数中小型企业的管理活动缺少理论指导,是在比较盲目的状态下进行的。因此,研究中小型企业的企业管理问题既有理论意义又有实际价值。而且在我国,中小型企业是国名经济结构中重要组成部分,在部分省份数量众多经营领域广泛的中小型企业更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
我国中小型企业发展迅猛,企业的规模在不断的壮大,在推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力量。但是在中小型企业的发展中还是暴露出很多的问题,特别是企业管理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如果没有对其引起足够的重视,并没有得到妥善的处理,必然会影响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详细分析了我国中小型企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中小型企业信誉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中小型企业普遍缺乏信用基础,信用观念薄弱。中小型企业一般都没有完善的管理体制,它们的管理模式比较简单,它们只是期望能获得更多的利益,期望企业的短期利益,不在乎企业失信是否有损企业的名誉,是否妨碍企业的长远发展。中小型企业信用缺乏现象普遍存在。中小型企业没有可行的长远战略规划企业要想发展,给自己定位和制定一份长远的战略规划是少不了的。但在我国,中小型企业一般没有战略规划,这导致中小型企业在中不清楚自己的定位,不能明确自己的使命和目标,发展盲目,生产信用缺失主要表现为企业隐藏事实、欺诈消费者、追求暴利。中小型企业一般没有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或认证,有的中小型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劣质、有害的原材料,采用非法生产的方式生产假冒伪劣产品以牟取暴利等等。
(二)中小型企业内部治理存在问题
产权关系不明晰,管理混乱。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在创业之初往往采用一种简单的契约形式,家族化弊端突出,管理上也没有规范的规章制度,因此对企业资产和业主家庭财产划分不清,财务管理主体不明确。
2.管理模式僵化,管理观念陈旧。中小企业的典型管理模式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高度统一,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了负面影响。企业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和素质差,思想落后,并缺乏应有的财务管理认识和研究,致使其职责不分,越权行事,造成财务管理混乱,财务监控不严,会计信息失真。
(三)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差
1、中小型企业所有者及高层管理者人力资源管理意识淡薄这种淡漠直接表现在:
(1)从组织结构上来看,大多数的中小型企业都没有设立专门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
(2)从资金投入上来看,中小型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上投入的资金和精力明显不足;
2、员工培训投入严重不足,由于中小型企业人员流动性较大,投资培训的风险性太高,因此造成了企业宁可在专业市场招聘也不自己培训的现象。
3、激励机制不足,绩效评估机制亟需完善,对员工的考核还仅仅是停留在以企业目标完成程度和执行上级任务的效率作为考核的标准的层面上;缺少有效地沟通协调机制;评估方法选择不够全面和不能适应本企业等问题。造成绩效评估的作用并没有很好的发挥。
4、薪酬福利管理的科学性及结构的科学性有待提高。
(四)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差
目前中小企业举步维艰,失败率较高,忽视了财务管理的核心地位,造成企业财务管理资源配置不合理,同时财务监督的作用没能充分发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生存、发展和盈利就必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科学地进行资本运营。
大量的中小型企业向政府提供虚假的财务报告,以达到其逃税避税、少纳税或者不纳税的目的,有的企业甚至通过虚假的出口行为向国家骗取出口退税,造成大量政府资金的流失。
(五)网络营销整体水平比较低
中小企业在网络营销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用于网络营销的资金比较少,大型企业网络营销费用占企业预算比例为36%,而中小企业只有14.2%。
2、对网络营销的认识不到位
网络营销指为发现、满足或创造顾客需求,利用互联网所进行的市场开拓、产品创新、定价促销、宣传推广等活动的总称。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对网络营销的认识还很不到位,认为网络营销就简简单单地建设一个企业网站,把公司联系方式挂在网站上,几乎很少有中小企业会进行网络产品的开发、通过网络进行分销。
3、品牌竞争力不强
与大型企业相比,我国中小企业的品牌竞争力很弱,几乎无法与大型企业展开品牌上的竞争。大型企业的品牌竞争力之所以比较强,首先是因为大型企业的产品具有创新性,比较新颖。其次是大型企业的营销手断新颖而高明。而这两个方面都是我国中小企业所缺乏的,大部分中小企业既没有质量过硬的新型产品,也没有比较有创意的营销方案。
4、营销战略不科学
营销战略的科学性对企业营销的成果有重大影响,是企业经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构成企业营销战略的三个核心要素是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市场定位。由于多数中小企业在拟定营销战略之前,没有对所在区域市场进行有效的细分,也没有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与目标市场选择,导致其拟定的营销战略的不科学性。
综上所述,我国中小企业在信誉素质、人力资源、财务管理、营销宣传等方面都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要提供有效的解决措施,才能解决问题,一步一步发展壮大。
三、提升中小型企业的管理水平
1、提升中小型企业自身素质
(1)首先提高中小企业的诚信度,开展中小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减少融资的阻碍,扫除发展路上的障碍,实现中小型企业的稳步发展。
(2)管理创新。管理创新的实质是管理变革,管理理念的创新,关键是思维方式的创新,即确立新的创造性思维方式。企业管理创新最重要的是加强企业发展战略的研究,企业发展战略是否科学是企业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
(3)技术创新。首先要建立和完善企业的技术创新体系,企业可以建立专门的技术研发机构,不断加强技术开发力量,加大技术开发资金投入,加快开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还可以与国外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合作,实现技术共享和资源优化配置。其次,企业还要积极探索新的技术创新模式,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交流与合作,联合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对重要关键技术进行技术攻关,实现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最后,企业要建立有效的技术创新机制,这是企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动力源泉。要深化薪酬分配制度和企业人事制度改革,大力培养引进科技人才,尊重人才和知识,允许技术、知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提高科技人员比重,对重大科技成果进行奖励,最大限度发挥员工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完善中小型企业内部治理
中小型企业要想取得长足的发展,必须加强企业内部治理。以下为加强内部治理的措施:
(1)制度创新。企业的制度创新能力是决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所谓企业制度创新就是要按照市场来配置资源和企业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不断革新和完善以企业产权制度为核心的各项公司制度,包括公司治理结构、股份激励制度、法人财产制度、独立董事监管、员工持股计划等内容。因此,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首先进行企业制度的创新。
(2)提高决策能力和应变能力。中小企业改变现状的热情最高,离客户更近,反应快,行动迅捷,忧患意识强,这是中小企业普遍具有的优点。快速、低成本、专注应该成为中小企业竞争战略中的必要要素。
(3)提高产品开发的能力。产品是打向市场的拳头,产品要不断地创新,才能适应人们不断提高着的对产品的质量或品质的要求,进而提高企业的综合素质。
3、重视中小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中小企业在人力资源市场的竞争中已经处于明显的劣势,面对人力资源管理的严峻形势,中小企业需在充分重视的前提下,从新的高度以新的眼光,采取断然对策,以求突破性地开拓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新局面,摆脱由于人力资源管理缺陷引起的企业发展瓶颈。以本人浅见,中小企业可以考虑以下几个对策:
(1)建立合理的人才引用和变更制度,建造优质的人才团队。一个好的科学的制度,可以事半功倍。中小企业要从长远规划,建立科学的人才引进制度,引进企业真正需要的合理的人才。对于新进人才进行公开招聘,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外部招聘制度,采用面试、笔试、心理测试、情景模拟等科学的招聘方法综合考验应聘者的能力素质。对于现有人才,要严格进行绩效考核,优化配置,对员工进行再教育与培训,正确引导员工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强化岗位技能的精益求精,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主动谋求不断接受教育培训的机会。企业只有把关键人才的不断开发和后备人才的培养作为重中之重,才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建造一支忠诚优质的人才团队,为企业发展提供长足强劲的动力。
(2)加大人力资源投资,建立培训系统,完善培训体制。培训和开发在优化企业人力资源、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力的过程中至关重要。人力资源是资本而不是成本,对人力资源的投资是非常必要的。有资料表明,一些国家的工人,普通教育水平每提高一个等级,机器制造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将平均增长1.5%-2.2%,轻工业部门将平均增长1.1%-2.1%。更重要的是,这种投资既可以建立起企业与员工间良好的合作关系,又可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所以企业应给予足够的重视,转变人才观念,积极为各类人才的成长提供各种培训服务,建立培训系统,完善培训机制,制定适宜的培训制度,另外要选择适当的培训方法,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员工培训网络,把人力资源开发培训提高到关系企业命运的位置,重视对人力资本的投入,形成吸引人才、凝聚人才、用好人才的良性机制。
(3)建立科学完善的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和激励机制。科学的激励机制既能有效的吸引人才,又不增加企业的负担。掌握每个员工的需求,来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的激励应该保持物质保障和精神刺激相结合,在物质激励方面,要进行激励手段的创新,可以通过工资、奖金、红利、利润分享、员工持股、股票期权等多种方式。在精神激励方面,把企业目标与员工利益结合起来,使其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和归属感,给员工创造实现人生价值的机会,注重感情投入与人文关怀,提高员工的自我发展意识,进而从整体推动企业的发展。
4、加强中小型企业财务管理
我国中小型企业要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通过内部控制制度加强财务管理行为的监控力度,以揭露财务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促进财务管理改善与责任的加强,确保财务管理工作有序进行。
(1)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
中小型企业要健全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和组织结构,通过制度的约束和岗位责任制明确划分岗位人员的责任范围,促使企业内部人员严格落实相关的财务管理制度。
(2)提高企业财务工作者素质与引进的设备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财会人员队伍,是加强财务管理的基础。小型企业要通过必要途径提高企业财务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完善培训制度、绩效考核制度和薪资制度,打造一个具备较高水平的财务管理团队,促进员工综合素质的提升。
(3)改变财务管理的观念
随着财务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各方面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发生了质的变化。信息的使用者不但要了解企业过去的财务信息,更需要了解企业未来的以及非财务方面的信息,尤其是对知识和技术给企业创造的未来收益,更为关注。为适应知识经济条件下信息使用者对信息的新需求,传统财务报告模式要进行相应调整。企业高层和有关部门、有关人员必须更新观念,大力改革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培训,提高素质。必须利用财务工程技术和方法,制定科学的财务经营策略和制度,强化企业内部资金管理,才能充分挖掘企业的资金潜力,保证现有资金的保值增值。
5、提升中小型企业内部营销水平
通过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市场定位等措施提升内部营销水平,对所在区域市场进行有效的细分,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与目标市场选择,保证营销战略的科学性。
6、加强中小型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员工在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逐渐形成并共同遵守的企业精神、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历史传统等,其中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
建立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大大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通过树立正确的经营思想、企业精神和明确的企业目标,来规范员工的价值观念,统一员工的思想;通过建立和完善企业的规章制度和行为标准,来统一规范企业员工的行为,从而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结束语
通过以上对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理论及实践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中小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自身素质、人力资源、财务管理、营销水平、文化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问题分析,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措施。
中小企业是中国私营经济的核心支柱,当前国家在政策、宏观调控上开始了针对中小企业各方面的政策性改革,为中小型企业在外部环境发展上铺平了道路。
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中小企业必须必须转变观念,必须深化改革和创新当前我国中小企业的管理,从而使企业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健康、稳定地发展。
总之,中小企业要获得长远发展必须要有清晰的长期发展战略,中小企业管理策略必须放到企业长期发展战略层面考虑,从里到外营造一个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的格局。
参考文献
浅析中小企业自身如何提高综合素质和市场竞争力 2014
彭剑锋.人力资源管理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
浅析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0
宋昌英,马程 - 《现代经济信息》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现存问题及解决对策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