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轿车市场的现状
(一)轿车市场两分天下局面
1. 红旗轿车诞生
2.合资时代
3.民营资本进入造车领域
(二)单一车型的转变
1. 三厢轿车诞生
2.轿车多车型发展
(三)国产高端汽车的缺席
1. 进击高端市场失败
2.市场换技术的失败
二、轿车营销
(一)销售渠道
(二)营销主体变化
(三)营销发展新趋势
三、市场新需求
(一)蓝天保卫战
(二)个性化需求
四、给中国汽车市场的建议
(一)走品牌化发展之路
1.服务品牌化
2.创新技术
(二)以新能源车为突破口
(三)互联网定制化发展
五、结论
我国轿车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趋势分析
【摘要】: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汽车市场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汽车工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型产业 ,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从我国轿车市场的多角度出发,结合我国轿车市场的特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得出我国轿车市场的现状、国产车溢价能力低的原因以及出现的新技术发展趋势。有针对性的提出关于品牌建设、新能源突破、互联网定制等对策。预测了我国轿车市场的发展趋势 。
【关键词】:轿车、品牌、新能源、互联网定制
一、我国的轿车市场
(一)轿车市场两分天下局面
1.红旗轿车的诞生
1901年,一个叫李恩思的匈牙利人将两辆美国生产的奥兹莫比尔汽车从香港运到上海从此中国开始出现汽车。我国现在保存最早的汽车--存放在颐和园的慈禧太后的座驾,被人冠以"中国第一车"的美名。1931年5月31日我国第一辆国产品牌汽车问世。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原第一汽车制造厂)简称“第一汽车”,1953年7月15日破土动工,中国成规模的汽车工业开始起步。第一汽车是我国第一个汽车工业生产基地。1957年5月,第一汽车开始仿照国外样车自行设计轿车;1958年先后试制成功CA71型"东风牌"小轿车和CA72型红旗牌高级轿车。同年9月,又一辆国产"凤凰牌"轿车在上海诞生。"红旗牌"高级轿车被列为国家礼宾用车,并用作国家领导人乘坐的庆典检阅车。这是我国轿车市场的开端。
2.合资生产时代
1984年10月,中德双方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隆重的合营合同签字仪式,上海大众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应运而生。1990年11月20日,第一汽车和大众公司15万辆合资项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正式签约,到1991年2月6日一汽-大众成立,标志着我国第一个按经济规模起步建设的现代化乘用车企业横空出世。大众、雪铁龙、丰田、现代等外国轿车品牌的进入,极大的丰富了我国轿车市场的车型。我国正式进入合资时代。
3.民营资本进入造车领域
1997年,李书福进入中国汽车产业,成为中国第一家民营汽车企业。(注1) 1998年8月8日,吉利集团生产的第一辆汽车(豪情两厢车)在浙江临海基地下线,开启中国民营造轿车的先河。2001年,吉利集团正式获得国家汽车公告,成为中国首家获得轿车生产资格的民营企业。2003年1月22日,比亚迪公司跨行业收购西安秦川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了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随着民营资本的不断进入,中国轿车市场注入了一股新力量。
(二)单一车型的转变
1.三厢轿车诞生
1958年5月12日,国产第一辆小轿车试制成功。第一辆国产小轿车的名字并不叫"红旗",叫"东风",是红旗轿车的前身,车型编号为CA71。红旗轿车开启了我国轿车市场的先河。是新中国轿车市场的鼻祖车型。1985年后上海大众推出桑塔纳、一汽大众推出捷达、神龙汽车推出富康轿车。这三辆车是我国汽车市场化销售的起步车型,被消费者称之为中国轿车的老三样。
2.轿车多车型发展
我国的轿车市场由单一的三厢车型发展到SUV、多功能车、房车等多种车型经历了很长时间。重点介绍两种车型,SUV和旅行车。第一:SUV的最大特点是通过能力较强,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载货能力。SUV作为都市新兴购车族偏爱的车型,已经成为近几年汽车市场增长的主力。SUV的发展虽然经历了高低起伏的几个阶段,但作为汽车市场重要的一支力量,SUV市场竞争尚未充分,无论是从产品自身还是厂家对市场的开发,市场容量还远未到达极限,依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长时间以来,国内SUV市场一直是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两分的局面,两者之间各有各的市场,自主品牌SUV生产商迅速发展的同时,竞争压力凸显。第二:旅行车大都是以轿车为基础,旅行车把轿车的后备厢加高到与车顶齐平,用来增加行李空间。旅行车的魅力在于它既有轿车的舒适,也有相当大的行李空间,外形也相当的稳重,有成熟的魅力。必将成为我国轿车市场下一名增长新星。
(三)国产高端汽车的缺席
1.进击高端市场的失败
从我国国产轿车诞生之日起,国产品牌就不断的向高溢价区间进击。比如长安汽车睿聘、长城汽车魏、吉利汽车博瑞等不一而足。众多国产品牌多努力将自己的价格区间往上提。但是由于历史欠账太多,发动机、变速箱、汽车外形设计等关键技术细节的缺位。造成国产高端品牌始终无法打开高端市场,提升溢价能力。面对这种局面,我们的最佳对策就是“创新”从品牌到知名品牌,从默默无闻的小品牌到有影响力的大品牌,产销唯一的目的是获得更多的利润,其实就是一个打造知名品牌的过程,唯有创新才是获得利润的源动力。
2.市场换技术的失败
市场换技术整体层面应该是失败的。如果把汽车市场换技术看作是企业行为的话,那么这次轰轰烈烈的大型经济活动肯定是彻彻底底的失败了,因为并未给自身企业带来应有的效果和技术积累,并未让自身的母公司以自身的实力在市场中立足。政策失败这是我国高溢价轿车迟迟不能诞生的深层次原因。外国汽车厂商还会继续对中国封锁先进技术,技术积累和突破需要时间,是买不来的、合作得不到的,只能自己干。而对外开放也没有回头路可走。中国汽车工业的正确战略只能是两条腿走路:继续与国际汽车工业合作,坚持不懈地搞好自主研发。
二.轿车营销
(一)销售渠道
目前中国汽车营销模式的主要有五种,即品牌专卖店、汽车交易市场、多品牌销售店、连锁店和网上销售。中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地区间市场需求水平差距较大,需求特点也千差万别,加上目前国内汽车市场品种繁多,因此汽车的营销模式呈现多样化的格局。汽车品牌专卖店、汽车连锁店、大型汽车交易市场主要集中于大中城市,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大多还是以集贸市场或小型店铺式经营为主体。(注2)
(二)营销主体变化
目前,国内汽车企业都在整顿自己的营销体系,乘用车甚至商用车的营销体系都在向品牌专卖方向转变,这其中多位一体的品牌销售服务店将逐步成为主流。估计未来国产汽车的营销体系将逐步形成以品牌专卖为主,汽车交易市场(有形市场)、连锁经营、网上销售等多种营销方式并存的营销体制。
(三)轿车营销发展趋势
渠道扁平化:目前,主要汽车企业,如一汽、东风、上汽(通用和大众)、长安、北汽等正在整合营销网络,包括乘用车和商用车在内,品牌专卖、扁平化是其整合方向;信息化:电子商务模式下汽车营销渠道的建立,首先要求企业本身必须实行信息化管理,降低管理成本,提高上下游供应链条的运营效率;多功能一体化:即对整车销售、维修服务、配件供应的全面整合,实现经销商的多功能一体化,汽车行业的技术更新和服务特殊性要求汽车厂商和经销商紧密合作,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达到双赢。
三、市场新需求
(一)蓝天保卫战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9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22亿辆,其中汽车2.35亿辆;机动车驾驶人4.03亿人,其中汽车驾驶人达3.63亿人。第三季度新注册登记机动车741万辆,其中新注册登记汽车652万辆。环保部科技标准司副司长刘志全在2015中国汽车产业国际发展论坛上指出,目前全国约1/5的城市大气污染严重,113个重点城市中1/3以上空气质量达不到国家二级标准,机动车排放成为部分大中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近年来我国汽车产业快速增长,汽车保有量迅速增加,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空气污染。一些城市由过去的煤烟型污染转成以机动车排放污染为主。国内一些区域出现灰煤现象,能见度明显下降。研究表明灰煤现象与机动车排放的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存在明显的关系。一些城市臭氧浓度逐步在增高,个别城市发生光化学污染的可能性在不断增加。臭氧浓度增高和机动车排放的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有密切的关系。如此大的保有量、如此迅速的增长造成大量的机动车尾气排放。要求我们去重视汽车尾气的排放污染。
(二)个性化需求
根据调查2016 年 30-39 岁人群已购车人数占比达 55.5%,为按年龄分类群体中占比最高,是已购车的主力人群;20-29 岁人群关注人群占比达 44.1%,但购车人群占比只有 25.9%,是首次购车最大的潜在消费人群。当前的中国轿车市场购买主力已经演变为年轻人。他们的购车需求已经不仅仅是代步,更是表达自我思想创造的标签。
四、给中国轿车市场的建议
(一)走品牌化发展之路
中国轿车市场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2018年1-8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642.90万辆,同比增长0.63%,占销售总量的42.32%,占有率比上年同期下降0.83个百分点。(注3)如何发展好中国自己的汽车工业是所有中国汽车人的梦想。品牌化经营是最好出路。强势品牌能够在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留住老客户,吸引新客户,为企业树立良好形象,提高市场的覆盖率和占有率,为企业赢得最大限度的利润(注4)。没有品牌的企业是没有前途的企业,没有品牌的经济是最浪费的经济(注5)。
1.服务品牌化
打造高质量的服务品牌能够提高轿车的溢价比。随着汽车市场的发展,无形的服务产品也进入了品牌运作领域。(注6)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实现企业的生存发展,要进一步树立“经营就是服务,服务就是经营”的理念。我国汽车消费信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蕴藏着巨大的商机。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预测,到2025年,中国汽车金融业将有5250亿元的市场容量。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能有力地激活了汽车消费市场。汽车服务的多元化,能给企业带来更多的盈利模式和资源优化配置,有利于提高企业外部竞争力以及企业内部的员工竞争。保持良性的企业竞争环境和运作模式,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更好的汽车金融服务、更好的车辆服务、更好的客户互动、更好的技术支持必将创造最好的客户购车用车体验,树立优质品牌形象。服务的品牌化有利于获得高溢价。
2.创新技术
品牌的发展离不开汽车新技术的发展。有新技术才能引起人的购买欲。丰田汽车的混合动力技术、宝马车型的碳纤维车身、特斯拉的纯电动科技等新技术无疑为品牌获得了较多的关注。提升了自身车型的议价能力。而我国汽车技术储备不足、技术人才缺乏造成国产汽车创新不足。面对这些实际情况,我们还是有很多机会去突破的。首先是混合动力。混合动力汽车使用的电动力系统中包括高效强化的电动机、发电机和蓄电池。蓄电池使用的有铅酸电池、镍锰氢电池和锂电池,将来应该还能使用氢燃料电池。这给我们指导了需要努力的方向。其次自动驾驶汽车技术是未来实现无人驾驶的最新最前沿技术。依靠人工智能、视觉计算、雷达、监控装置和全球定位系统协同合作,让电脑可以在没有任何人类主动的操作下,自动安全地操作机动车辆。这些应该是我们将来重点发展的地方。最后汽车人才是汽车产业发展的基石。我国应大力开办专业汽车大学,培养高素质超一流汽车人才。
(二)以新能源车为突破口
近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9月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3.46万辆和72.15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73.05%和81.05%。其中,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呈现出爆发式增长,今年3季度产销分别完成17.99万辆和18.08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38.04%和146.87%,纯电动汽车产销量同比增幅超过5成。(注7)新能源车在国家补贴、不限号行驶等政策的扶持下已经发展成为我国汽车工业的新动能。在插电式混动、纯电动、氢燃料电池等新技术上我们国家和世界先进水平处在同一水平线上。是目前我们唯一有机会实现弯道超车的领域。
汽车互联网定制
网络定制汽车打破了传统的汽车的流通环节,提升了汽车产品附加值,满足了消费者多样化需求,有望激活新的市场空间,所以互联网定制汽车将成为未来汽车公司拓展盈利空间的必由之路。互联网定制通过顾客网上下单选择配置、装饰、服务等内容。可以使顾客一次性拿到满意车型。减少了后期改装等所造成的使用体验下降、资源浪费。使生产资料得到最佳优化配置。
五、结论
当前我国轿车市场存在着大而不强、品牌力不足、技术薄弱等问题。但是也面临着新能源车、自动驾驶、互联网+等历史机遇。只要我们牢牢抓住历史机遇,增强创新意识,弥补制度漏洞,纠正错误政策,我国的轿车市场一定会更加繁荣。
引文注释
注[1]刘艳.由大到强中国汽车人走向世界.人民网.2018-7-15[2018-10-25].
://auto.people.com.cn/n1/2018/0726/c1005-30171253.html.
注[2]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中国汽车营销报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136
注[3]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2018年1-8月乘用车分国别销售情况简析.信息部.
2018-9-19[2018-10-25].://.caam.org.cn/zhengche/20180919/1505219209.html.
注[4]乔春洋.品牌论 [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6:6.
注[5]余明阳,戴世富.品牌战略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42.
注[6]徐莉莉,骆小欢.品牌战略 [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7:5.
注[7] 中国汽车协会行业信息部 . 2018年9月汽车工业产销情况简析.信息部.
2018-10-12[2018-10-25].://.caam.org.cn/zhengche/20181012/1605219538.html.
参考文献
[1]刘艳.《由大到强中国汽车人走向世界》.人民网.2018-7-15[2018-10-25].
://auto.people.com.cn/n1/2018/0726/c1005-30171253.html.
[2]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中国汽车营销报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9月第一版
[3]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2018年1-8月乘用车分国别销售情况简析》.信息部.
2018-9-19[2018-10-25].://.caam.org.cn/zhengche/20180919/1505219209.html.
[4]乔春洋.《品牌论》 [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6年六月第一版.
[5]余明阳,戴世富.《品牌战略》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年3月第二版.
[6]徐莉莉,骆小欢.《品牌战略》 [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7年2月第三版
[7] 中国汽车协会行业信息部 . 《2018年9月汽车工业产销情况简析》.信息部.
2018-10-12[2018-10-25].://.caam.org.cn/zhengche/20181012/1605219538.html.
[8] 中国汽车协会行业信息部 . 《2018年8月汽车工业产销情况简析》.信息部.
2018-10-12[2018-10-25].://.caam.org.cn/zhengche/20181012/1605219538.html.
[9] 中国汽车协会行业信息部 . 《2018年1-9月汽车工业产销情况简析》.信息部.
2018-10-12[2018-10-25].://.caam.org.cn/zhengche/20181012/1605219538.html.
[10]莱斯利•德•彻纳东尼.《品牌制胜——从品牌展望到品牌评估》[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年9月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