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摘要...........................................................................................................................
公司简介.....................................................................................................................1
宏观经济分析.................................................................................................... 1
二、行业及市场分析................................................................................................ 2
(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2
(二)、市场前景.........................................................................................................3
(三)、国产化芯片替代进入加速期..........................................................................4
(四)、投资新建存储芯片工厂的必要性及可能性...................................................5
三、企业基本面分析................................................................................................. ..6
(一)、盈利能力分析...................................................................................................6
(二)、营运能力分析....................................................................................................7
(三)、偿债能力分析.................................................................................................... 8
四、企业价值分析..........................................................................................................9
五、结语.........................................................................................................................9
附:公司财务报表............................................................................................................10-17
摘 要
通过宏观经济分析,行业分析,然后对紫光国芯(002049)在基本面分析(包括盈利能力分析、营运能力分析及偿债能力分析)及价值分析,得出该公司值得投资的结论。
公司简介:
公司系2001年8月17日经河北省人民政府以冀股办(2001)88号文批准,由唐山晶源裕丰电子有限公司整体变更而成的股份有限公司。 2005年5月,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发行字(2005)18号文核准,本公司向社会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25,000,000股。2007年2月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发行字[2007]36号文件核准,本公司向社会非公开定向发行人民币普通股1450万股并于2007年3月份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公司名称自2012年7月23日起由“唐山晶源裕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同方国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自2012年7月23日起由“晶源电子”变更为“同方国芯”。 2014年09月10日,唐山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130000000000406. 经公司申请,并经深圳证券交易所核准,自2016年6月20日起,公司中文证券简称由“同方国芯”变更为“紫光国芯”,英文证券简称由“TGE”变更为“UGC”,公司证券代码不变,仍为“002049”。
公司经营范围为集成电路设计、开发、销售与技术服务;高亮度发光二极管(LED)衬底材料开发、生产、销售;生产和销售压电石英晶体器件、经营本企业自产产品及技术的出口;经营本企业生产、科研所需的原辅材料、仪器仪表、机械设备、零配件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国家限定公司经营和禁止进出口的商品除外);经营进料加工和“三来一补”业务。
-1-
一、宏观经济分析
2015年以来,面对世界经济深度调整和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的压力,中国政府坚持稳中求进,扎实推进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持续完善宏观经济政策,创新宏观调控方式,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总的来看,一季度国民经济不甚乐观,国际环境仍然复杂严峻,国内经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阵痛、新旧动能转换衔接不畅的深层次矛盾相互交织且日益凸显,一些新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还在不断显现,经济平稳运行的基础还不稳固,下行压力仍然较大。下一阶段,中国政府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把握好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平衡,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及时防范化解风险,努力实现“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开局。
二、行业分析
(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集成电路产业是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的支柱产业,是信息产业发展的核心和关键。国家对集成电路行业特别是集成电路设计行业的发展一直给予高度关注和政策支持,为了促进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持续发展,突破和掌握核心技术,增强信息产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国家推出一系列鼓励性政策,为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产业政策环境。
根据《集成电路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到2015年,集成电路设计业的先进设计能力达到22纳米,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芯片,国内重点整机应用自主开发集成电路产品的比例达到30%以上。
2014年6月,国务院颁布的《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中明确了推进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针对集成电路设计领域,提出了“着力发展集成电路设计业。围绕重点领域产业链,强化集成电路设计、软件开发、系统集成、内容与服务协同创新,以设计业的快速增长带动制造业的发展。近期聚焦移动智能终端和网络通信领域,开发量大面广的移动智能终端芯片、数字电视芯片、网络通信芯片、智能穿戴设备芯片及操作系统,提升信息技术产业整体竞争力。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导和推动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兼并重组。加快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领域核心技术研发,开发基于新业态、新应用的信息处理、传感器、新型存储等关键芯片及云操作系统等基础软件,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分领域、分门类逐步突破智能卡、智能电网、智能交通、卫星导航、工业控制、金融电子、汽车电子、医疗电子等关键集成电路及嵌入式软件,提高对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支撑能力。
国家产业政策的扶持加快了行业内企业的技术进步,增强了企业自主开发能力,提高了国内行业龙头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极大地促进了我国集成电路行业的发展。
-2-
(二)广阔的市场前景
近年来我国集成电路产业持续繁荣发展,根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统计,国内集成电路销售额从2009年的1,109.13亿元提高到2014年的3,015.4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2.14%。2014年,设计业的销售额为1,047.4亿元,同比增长29.5%,增速最快;制造业的销售额达712.1亿元,增长率达到了18.5%;封装测试业销售额1,255.9亿元,同比增长14.3%。我国已成为全球集成电路产业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
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消费类电子以及互联网金融、移动互联网、4G通信、汽车电子、工业控制、仪器仪表等市场的快速发展,尤其是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市场的爆发式增长,催生出大量芯片需求,推动了芯片行业的巨大发展。未来几年,下游终端市场仍将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对芯片的需求量将持续增长,从而为集成电路设计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
(三)国产化芯片替代进入加速期
一方面,自2013年棱镜门事件之后,我国政府已经意识到政府数据安全的重要性,也加强了政府数据安全方面的工作,越来越多的应用场景将会要求使用国产芯片。2013年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根据举报启动了对全球最大的移动芯片制造商美国高通公司的反垄断调查。2014年2月1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对美国高通公司滥用市场支
配地位实施排除、限制竞争的垄断行为依法作出处理,责令美国高通公司停止相关违
法行为,处2013年度我国市场销售额8%的罚款,计60.88亿元。这一数额创下了我国反垄断罚款的最高纪录。此次高通垄断案尘埃落定将推动国产化芯片替代进入加速期,国内芯片行业企业可以以此为契机,提升技术实力与市场份额,满足军事、金融、政府等核心领域在“去IOE”的硬件方面的诉求。
另一方面,由于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速度跟不上广阔的市场需求,集成电路进口量和进口额一直保持快速增长。根据海关总署统计,2013年,我国集成电路出口额为877亿美元,进口额为2,313.40亿美元,已超过原油成为我国第一大进口商品,巨大的供需缺口使我国集成电路企业面临通过替代进口实现快速增长的良好机遇。
(四)投资新建存储芯片工厂的必要性及可能性
(1)集成电路行业具备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获得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① 集成电路行业具备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
集成电路产业作为尖端以及具有高附加值产业,对其他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明显,是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关键性骨干产业,世界各国都极其重视发展半导体产业。
我国的集成电路行业近年来取得了稳步的增长,一是得益于十多年来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和倾斜,2000年颁布的《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和2014年颁布的《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等若干政策的相继推出有力推动了集成电路设计行业的发展和壮大;二是得益于信息技术的进步和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上游晶圆制造业与封装测试业的生产工艺水平的提高,以及设计企业自身研发能力的增强,都为集成电路行业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是得益于集成电路应用领域的拓展和国内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人们对智能化、集成化、低能耗的需求不断催生新的电子产品及功能应用,国内集成电路企业获得了大量的市场机会。
-3-
中国2007-2014年集成电路子行业销售收入如下
/
数据来源:CSIA,《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状况报告(2015版)》
注:图中数据为中国集成电路企业的销售收入
我国目前重点培育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都需要以集成电路产业作为支撑和基础,这给未来的集成电路产业带来很大的发展空间。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三网融合、云计算、新能源、半导体照明、汽车电子、医疗电子和可穿戴设备等新兴领域的发展将为集成电路产业带来持续不断的新动力。
② 我国集成电路国产化比例较低,大多依靠进口
目前国内半导体存储芯片需求大,但国产化比例小,主要依赖三星、英特尔、东芝等国外企业。据统计,国内消耗的80%的芯片都需要进口,尤其是高端芯片几乎全部进口。“缺芯(芯片)少魂(操作系统)”的局面严重制约我国半导体行业及相关行业发展。2014年集成电路产业规模达到14万亿元,生产了16.3亿部手机、3.5亿台计算机、1.4亿台彩电,占全球产量的比重均超过50%,但主要以整机制造为主。由于以集成电路和软件为核心的价值链核心环节缺失,电子信息制造业平均利润率仅为4.9%,低于工业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目前中国集成电路产业还十分弱小,远不能支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国家信息安全、国防安全建设。2014年中国集成电路进口2176亿美元,多年来与石油一起位列最大宗进口商品。
③ 集成电路产业获得了国家政策大力支持
2014年6月,国务院印发《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部署充分发挥国内市场优势,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激发企业活力和创造力,带动产业链协同可持续发展,加快追赶和超越的步伐,努力实现集成电路产业跨越式发展。《纲要》指出要以需求为导向,以整机和系统为牵引、设计为龙头、制造为基础、装备和材料为支撑,以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破解产业发展瓶颈,推动集成电路产业重点突破和整体提升,实现跨越发展,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国家安全保障、综合国力提升提供有力支撑;明确提出突破投融资瓶颈,持续推动先进生产线建设。
加快45/40nm芯片产能扩充,加紧32/28nm芯片生产线建设,迅速形成规模生产能力。加快立体工艺开发,推动22/20nm、16/14nm芯片生产线建设。
集成电路是制造产业,尤其是信息技术安全的基础。但是,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起步晚,存在诸如集成电路设计、制造企业持续创新能力薄弱,核心技术缺失仍然大量依赖进口,与国际先进水平有显著差异。从国家安全角度来看,只有实现了底层集成电路的国产化,我国的信息安全才能得以有效保证。因此在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中将集成电路放在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首位。
(2)存储芯片具备广泛的运用空间,是芯片行业的“风向标”
存储芯片,又称为存储器,是指利用电能方式存储信息的半导体介质设备, 其存储与读取过程体现为电子的存储或释放,广泛应用于内存、U 盘、消费电子、智能终端、固态存储硬盘等领域,目前有取代磁盘的趋势。存储芯片是全球芯片市场比重最大的产品之一。根据工信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2011 年统计数据,IC 市场上独立存储芯片(stand alone memory)约占IC 总数量的1/4。对于芯片面积而言,嵌入式存储芯片(embedded memory)约占SoC 芯片面积的80%以上,约占逻辑芯片面积的70%以上。存储芯片是应用面最广、市场比例最高的集成电路基础性产品之一。
(3)存储芯片行业未来将保持稳定获利的状态
存储芯片产业未来将进入稳定获利状态,整个产业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没有产能
大幅过剩的担忧,相关企业将能够保持稳定的、高水平的获利。主要原因如下:
① 存储芯片的下游应用范围大大拓宽。智能终端的兴起一方面使得对存储芯片的需求大大提高,抵消了近些年来PC销量不振造成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平抑了原来因PC出货周期而导致的存储芯片需求周期。
② 存储芯片行业不断出现的破产、并购使得行业产能收缩,产业集中度也进一步提高。2008年存储芯片行业前五大厂商合计市场份额约为75%,而到了2013年,这一比例已经达到95%左右,中小型厂商基本被消灭。各大厂商经历过过去因行业产能过剩而造成的巨额亏损,从而扩产更为谨慎,不像过去中小型厂商为了抢占市场份额而往往率先扩产。这样存储芯片产业就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保持了较为稳定的状态。
③ 存储芯片行业扩产难度相比过去已经大大提高。DRAM目前主流的制程为20nm~30nm,NAND也进入20nm以下制程的时代,进一步缩小制程所需的研发与建厂投资大大增加,新建厂房往往需要花费数十亿美元。所以,从整体上来看,存储芯片厂商的扩产意愿和扩产能力都不强。
(4)存储芯片未来具备广阔的市场需求
宏观层面,随着国民经济结构转型与消费升级,社会信息化程度日益加深,对信息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也与日俱增,存储芯片作为信息化产品的关键芯片,受益于整个社会信息化进程;微观层面,随着半导体行业的回暖,特别是近年终端市场的便携化、智能化、网络化的发展趋势日趋明显,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下游市场需求旺盛,致使闪存芯片的需求量大增。TrendForce旗下权威内存研究机构DRAMeXchange最新数据显示,以2Gb颗粒来换算,2014年中国市场在DRAM与NAND的消化量已经高达47.89亿与70.36亿,分别占全球产能19.2%与20.6%,预计未来几年中国存储芯片市场将长期保持稳定持续增长。 -5-
此外,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是近年消费市场的热点,2014年,作为可穿戴设备的元年,大量可穿戴设备问世,同时,智能家居市场发展迅速,这些产品为存储芯片带来了新的市场空间。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作为2014、2015 两届国际消费电子展(CES)的重要展示内容,是未来消费电子市场的重要发展方向,存储芯片面临新的市场机遇。
(5)全球集成电路产业重心转移带来的巨大机遇
近年来,全球集成电路产业的制造重心、消费市场及人才在中国快速积聚,产业重心转移趋势明显。
①在制造环节,台积电、中芯国际、日月光等全球主要晶圆制造企业、封装测试企业纷纷在我国建立、扩充生产线,国内原有的晶圆代工制造企业的工艺水平也得到显著提升,为国内集成电路设计企业提供了充足的产能基础。
②在消费市场方面,我国人口基数大、电子产品接受程度高、消费需求旺盛。随着国民经济和收入水平的快速增长,中国目前已成为全球最重要的电子产品消费市场。国内芯片设计企业凭借相似的文化背景,可以与下游厂商乃至终端客户保持顺畅沟通,提供更稳定的供应和更好的服务,充分发挥贴近本土市场的地缘优势。
③在人才方面,国内半导体行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在芯片设计、制造、封测等方面培养和积累了一批富有经验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市场人员。此外,一些具备国际知名芯片企业工作背景或海外留学背景的高端人才也逐步回到国内,为国内IC 行业发展带来了国际先进的理念和技术。在此背景下,国内IC 设计、制造、封测等方面的技
术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原来由国外企业垄断的Memory、CPU、DSP 等核心芯片设计技术也逐步被部分国内优秀企业攻克、掌握并成功产业化,对国外技术垄断的打破,使得我国的核心自主创新体系得以有效建立。
现阶段,国内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已经拥有较为完善的产业链支持,面临着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6)全球集成电路产业的革新为国内企业提供崛起的机遇
在集成电路行业,每一次技术进步和革新都意味着行业生态系统的改变,部分原有的垄断体系被打破,新的优胜劣汰逐步产生。例如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强调移动、互联、低功耗,由此诞生了Android 与ARM 联盟,对传统PC 时代的强强调桌面性能的Windows 与Intel 联盟形成了巨大冲击。当前,全球集成电路产业正进入重大调整变革期。移动智能终端及芯片呈爆发式增长,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业态快速发展,集成电路技术演进出现新趋势。新趋势为国内闪存芯片设计企业提供了崛起的机遇。当前,移动化、智能化、互联网化和低功耗化的发展趋势为大容量闪存芯片带来了蓬勃的发展机遇,全球主要闪存芯片厂商纷纷对下一代闪存技术进行布局,预计未来5-10 年,下一代NAND Flash 技术、相变存储器、新型磁性随机存储器等新型非易失性存储技术有望逐渐成为主流,新型技术的竞赛为国内芯片设计企业提供了赶超机遇。
(7)我国存储芯片产业基础技术薄弱
闪存芯片是重要的集成电路产品,设计出高性能、高可靠性的闪存芯片需要大量的高端设计人才。当前,我国在集成电路设计环境、设计工具、设计人才和设计经验等方面离世界先进水平还有较大距离,在闪存技术方面更是如此。目前
我国大陆企业最近几年才一定程度上确立了NOR Flash 芯片的行业地位,NAND Flash 芯片大陆尚无企业能够实现大规模量产。由于基础技术薄弱,目前我国大陆闪存芯片设计企业尚不完全具备向世界顶尖闪存芯片设计企业挑战的能力。
本次公司新建存储芯片生产厂,将采用当前全球较为先进的生产技术,生产出具备世界领先水平的存储类芯片,以缩小与世界存储芯片技术的差距。
综上所述,由于存储芯片近年来应用范围的拓宽,以及PC及移动设备的增长,未来存储芯片市场需求将持续上升;且市场供给受限于行业的破产整合、行业新增产能的高投入等因素,将使存储芯片具备未来发展具备较为广阔的市场空间;加之全球集成电路产业重心有逐步向中国转移的趋势,在当前集成电路产业不断革新的机遇下,公司投资新建存储芯片工厂,将有利于公司抓住现有机遇,利于领先的生产技术,生产出技术含量较高、质量优异的产品,以满足国内逐步增长的需求,同时提高自身在存储芯片行业的市场份额和地位,提高公司盈利能力,确保股东利益。所以我们看出该行业现在是为一个不错的行业,而紫光国芯新建存储芯片生产厂,将采用当前全球较为先进的生产技术,生产出具备世界领先水平的存储类芯片,使得其成为行业的佼佼者。
三、企业基本面分析
目前可取得的紫光国芯的最新报表为2016年一季度报表,由于可能存在一年之中的淡旺季之分,我们还是重点分析年度报表,仅将2016年一季度的季报作为参考。我们将从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偿债能力三个方面来分析紫光国芯的财务状况。
盈利能力分析
盈利能力指标
31/03/2016
31/12/2015
31/12/2014
31/12/2013
营业收入
28,198
124,980
108,656
91,999
毛利率(%)
47.84
41.22
39.34
34.12
净利率(%)
21.31
26.59
27.96
29.74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公司的营业收入逐年上升(考虑到一年之中有淡旺季之分,暂未考虑2016年第一季度的数据,该列数据仅作为列示),毛利率逐年也有所上升,但是公司的净利率却降低了,通过分析财务报表数据不难发现是因为公司管理费用与财务费用上升导致的。
科目
31/03/2016
31/12/2015
31/12/2014
31/12/2013
销售费用(万元)
1,301
6,406
4,105
3,260
管理费用(万元)
5,214
16,646
12,159
7,820
财务费用(万元)
36
-1,830
-1,915
-2,004
紫光国芯管理费用增加是因为无形资产摊销逐年上升及费用化研发费用增加所致,财务费用增加是因为紫光国芯自主研发支出及收购产生短期借款,所以公司财务费用增加。所以总体上看来紫光国芯的盈利能力较强,而且近几年一直保持着较好的盈利能力。
(二)营运能力分析
运营能力指标
31/03/2016
31/12/2015
31/12/2014
31/12/2013
总资产周转率(次)
0.07
0.33
0.33
0.32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天)
213.01
163.95
152.59
143.52
存货周转天数(天)
321.69
205.28
150.75
126.91
紫光国芯的总资产周转率较为稳定(考虑到一年之中有淡旺季之分,暂未考虑2016年第一季度的数据,该列数据仅作为列示),但是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及存货周转天数却逐年上升,主要是因为公司集成电路业务增长,应收账款增加,公司集成电路业务增长备货增加所致,总体上看来,公司的运营能力有所降低。
(三) 偿债能力分析
财务风险指标
31/03/2016
31/12/2015
31/12/2014
31/12/2013
资产负债率(%)
26
29
25
24
流动负债/总负债(%)
44.43
50.05
44.32
42.01
流动比率
4.18
3.48
4.6
5.49
速动比率
3.03
2.63
3.73
4.77
从资本结构来看,紫光国芯的资产负债率较低,近年来有上升的趋势,而且流动负债逐渐上升,流动比率及速动比率有所下降,是因为紫光国芯这些年来自主研发支出增加及收购,产生短期借款,所以其偿债能力有所下降,但是因为流动比率及速动比率绝对数较高,即使企业反应偿债能力的比率下降,但是流动比率绝对数大于3,速动比率绝对数大于2,在一个比较健康的范围内。所以综合看来,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较低,流动比率/速动比率也在一个较为健康的范围内,所以企业有较好的偿债能力。
四、企业价值分析
公司披露2016 年第一季度报告,销售收入同比上升6.33%为2.82 亿元,毛利率水平为47.8%,同比提升8.2 个百分点,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上升14.61%为6,280 万元。公司公告关于全资子公司获得国际CC 安全认证证书,公司全资子公司北京同方微电子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THD88/M2064 芯片获得由挪威SERTIT 认证机构颁发的国际CC EAL5+安全认证证书。
智能卡军工电子业务稳健成长:公司2016 年第一季业绩继续维持稳健成长,尽管收入增长有所放缓,主要考虑季节因素,但是盈利能力继续保持高速,毛利率显著提升,净利润率也上升2.3 个百分点,基本符合市场预期,显示公司以智能IC 卡和军用集成电路产品保持稳定的状态。
通过CC EAL5+认证,完成产品:同方微电子THD88/M2064 芯片获得了国际CC EAL5+的认证,意味着公司的智能IC 卡芯片类产品已经从国内市场的竞争中向全球市场竞争的格局进行了迈进,尽管目前与海外竞争对手在技术实力上仍然有差距,短期内也难以快速打开海外市场,但是获得国际认可对于公司在国内市场,尤其是国内银行IC 卡市场提升竞争力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行。
依托紫光集团推进存储器领域扩张,进而打造集成电路龙头:2015 年11 月,公司通过向大股东紫光集团等定向增发800 亿人民币,其中600 亿元用于建设存储器芯片工厂,公司之前通过收购获得国内重要存储器厂商西安华芯半导体有限公司,通过自主研发和国际合作的途径,将集成电路存储器业务打造成为公司的核心业务之一,同时扩张现有芯片卡设计及军用集成电路业务规模,打造中国半导体集成电路行业的领军企业。
对于公司的估值预测我们延续之前方式,分两部分,原先业务我们预计能够在2016 年~2018 年分别贡献4.4 亿、5.1 亿及5.5 亿元净利润,对应动态PE估值46.4 倍、40.0 倍及37.0 倍,存储器芯片厂以达产净利润87.5 亿,对应动态PE估值20倍,收购台湾力成及产业链投资暂时测算增值,仍基于投资额200 亿估值,因此整体给予2,154 亿市值预期,对应股股数35.7 亿股,目标价60.34 元。
五、结语
紫光国芯投资新建存储芯片工厂公司的完成,紫光国芯的产品及资产质量将得到改善,盈利能力将得到大幅度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能力得到提升,优化资产结构,盈利水平提高和持续发展能力,依托国家对集成电路的大力支持,能推进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实现公司股东利益的最大化。在目前经济形势不甚乐观的情况下,紫光国芯却有较好表现。
参考文献 [1]岳虹.财务报表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0 [2]裴淑琴.财务会计报告分析[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0 [3]张先治,陈友邦.财务分析[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4]房静.公司财务报表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0(5). [5]周玉娇.公司财务报表分析综合案例[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0(1).
-9-
附:企业财务报表
1.资产负债表
报告日期
31/03/2016
31/12/2015
31/12/2014
31/12/2013
资产
流动资产
货币资金(万元)
54,963
73,740
76,756
90,686
应收票据(万元)
10,282
15,788
9,619
8,176
应收账款(万元)
70,521
62,957
50,880
41,233
预付款项(万元)
5,741
3,290
4,454
3,757
其他应收款(万元)
1,565
1,343
1,097
1,674
存货(万元)
54,644
50,495
33,292
21,905
其他流动资产(万元)
865
294
220
0
流动资产合计(万元)
198,582
207,906
176,317
167,430
非流动资产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万元)
6,973
6,819
8,647
0
长期股权投资(万元)
--
0
--
455
固定资产原值(万元)
--
80,718
68,433
62,785
累计折旧(万元)
--
45,728
36,765
31,979
固定资产净值(万元)
--
34,990
31,668
30,806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万元)
--
116
116
116
固定资产(万元)
34,310
34,875
31,552
30,690
在建工程(万元)
575
449
4,194
4,493
无形资产(万元)
45,559
46,771
37,418
24,034
开发支出(万元)
36,456
31,945
20,091
10,517
商誉(万元)
80,668
80,668
68,568
68,568
长期待摊费用(万元)
1,054
1,112
683
510
递延所得税资产(万元)
1,016
1,025
1,528
1,104
其他非流动资产(万元)
1,375
1,375
--
非流动资产合计(万元)
207,984
205,038
172,682
140,371
资产总计(万元)
406,566
412,945
348,999
307,801
负债
流动负债
短期借款(万元)
6,000
3,000
--
应付票据(万元)
17,046
28,345
17,717
10,526
应付账款(万元)
16,065
16,124
12,525
14,476
预收账款(万元)
1,054
447
616
135
应付职工薪酬(万元)
2,744
7,310
4,259
3,080
应交税费(万元)
4,228
4,371
3,100
2,094
其他应付款(万元)
369
178
79
135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万元)
27
40
53
66
流动负债合计(万元)
47,532
59,815
38,348
30,511
非流动负债
专项应付款(万元)
208
226
299
1,275
长期递延收益(万元)
57,173
57,495
46,112
递延所得税负债(万元)
2,070
1,982
1,757
其他非流动负债(万元)
0
0
0
40,838
非流动负债合计(万元)
59,450
59,703
48,168
42,113
负债合计(万元)
106,982
119,518
86,516
72,624
股东权益
实收资本(或股本)(万元)
60,682
60,682
60,682
30,341
资本公积(万元)
62,544
62,544
62,340
92,674
盈余公积(万元)
8,412
8,412
6,559
4,133
未分配利润(万元)
164,911
158,631
133,005
108,029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合计(万元)
293,945
287,515
261,640
235,177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5,639
5,912
843
--
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合计(万元)
299,584
293,426
262,482
235,177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总计(万元)
406,566
412,945
348,999
307,801
2.利润表
报告日期
31/03/2016
31/12/2015
31/12/2014
31/12/2013
营业总收入(万元)
28,198
124,980
108,656
91,999
营业收入(万元)
28,198
124,980
108,656
91,999
营业总成本(万元)
21,619
95,644
81,276
70,022
营业成本(万元)
14,707
73,469
65,908
60,607
营业税金及附加(万元)
261
853
637
649
销售费用(万元)
1,301
6,406
4,105
3,260
管理费用(万元)
5,214
16,646
12,159
7,820
财务费用(万元)
36
-1,830
-1,915
-2,004
资产减值损失(万元)
100
101
382
-310
投资收益(万元)
--
--
-8
-55
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万元)
--
--
-8
-39
营业利润(万元)
6,580
29,336
27,373
21,922
营业外收入(万元)
934
10,113
6,240
7,966
营业外支出(万元)
78
85
29
46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万元)
17
19
5
22
利润总额(万元)
7,436
39,363
33,584
29,843
所得税费用(万元)
1,428
6,128
3,208
2,482
未确认投资损失(万元)
--
--
--
--
净利润(万元)
6,008
33,236
30,375
27,361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万元)
6,280
33,548
30,436
27,252
被合并方在合并前实现净利润(万元)
--
--
--
--
少数股东损益(万元)
-272
-312
-60
109
每股权益
基本每股收益
0.1
0.55
0.5
0.9
稀释每股收益
0.1
0.55
0.5
0.9
3.现金流量表
报告日期
31/03/2016
31/12/2015
31/12/2014
31/12/2013
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万元)
28,099
119,226
108,251
84,479
客户存款和同业存放款项净增加额(万元)
--
--
--
--
向中央银行借款净增加额(万元)
--
--
--
--
向其他金融机构拆入资金净增加额(万元)
--
--
--
--
收到原保险合同保费取得的现金(万元)
--
--
--
--
收到再保险业务现金净额(万元)
--
--
--
--
保户储金及投资款净增加额(万元)
--
--
--
--
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净增加额(万元)
--
--
--
--
收取利息、手续费及佣金的现金(万元)
--
--
--
--
拆入资金净增加额(万元)
--
--
--
--
回购业务资金净增加额(万元)
--
--
--
--
收到的税费返还(万元)
474
2,588
2,387
3,214
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万元)
1,161
22,673
13,250
14,938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万元)
29,733
144,486
123,888
102,630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万元)
30,370
69,486
69,778
55,950
客户贷款及垫款净增加额(万元)
--
--
--
--
存放中央银行和同业款项净增加额(万元)
--
--
--
--
支付原保险合同赔付款项的现金(万元)
--
--
--
--
支付利息、手续费及佣金的现金(万元)
--
--
--
--
支付保单红利的现金(万元)
--
--
--
--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万元)
7,880
14,867
12,188
10,382
支付的各项税费(万元)
3,518
11,637
8,520
7,413
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万元)
3,054
8,193
8,071
5,587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万元)
44,822
104,183
98,558
79,333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万元)
-15,089
40,303
25,331
23,298
二、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万元)
--
--
--
--
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万元)
--
--
--
--
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收回的现金净额(万元)
2
65
0
13
处置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收到的现金净额(万元)
--
0
495
11
收到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万元)
--
0
--
0
减少质押和定期存款所收到的现金(万元)
--
--
--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万元)
2
65
495
23
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万元)
6,566
24,883
18,343
18,404
投资所支付的现金(万元)
--
1,375
9,287
--
质押贷款净增加额(万元)
--
--
--
--
取得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支付的现金净额(万元)
--
11,335
9,251
4,216
支付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万元)
--
4,622
--
--
增加质押和定期存款所支付的现金(万元)
--
--
--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万元)
6,566
42,215
36,881
22,620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万元)
-6,563
-42,150
-36,385
-22,596
三、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万元)
--
0
200
12,428
其中:子公司吸收少数股东投资收到的现金(万元)
--
0
200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万元)
3,000
3,000
1,000
0
发行债券收到的现金(万元)
--
0
--
--
收到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万元)
440
1,384
--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万元)
3,440
4,384
1,200
12,428
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万元)
13
13
1,013
4,888
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万元)
46
6,099
3,038
3,064
其中:子公司支付给少数股东的股利、利润(万元)
--
--
--
--
支付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万元)
0
550
52
1,399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万元)
60
6,662
4,103
9,351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万元)
3,381
-2,278
-2,903
3,077
四、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
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万元)
-64
559
9
-157
五、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万元)
-18,336
-3,566
-13,949
3,621
加: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万元)
73,171
76,737
90,686
87,065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万元)
54,834
73,171
76,737
90,686
补充资料
1、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
净利润(万元)
--
33,236
30,375
27,361
少数股东损益(万元)
--
--
--
--
未确认的投资损失(万元)
--
--
--
--
资产减值准备(万元)
--
101
382
-310
固定资产折旧、油气资产折耗、生产性物资折旧(万元)
--
5,160
4,850
4,228
无形资产摊销(万元)
--
2,630
2,184
883
长期待摊费用摊销(万元)
--
106
78
191
待摊费用的减少(万元)
--
--
--
--
预提费用的增加(万元)
--
--
--
--
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损失(万元)
--
-2
-17
15
固定资产报废损失(万元)
--
--
--
1
公允价值变动损失(万元)
--
--
--
--
递延收益增加(减:减少)(万元)
--
--
--
--
预计负债(万元)
--
--
--
--
财务费用(万元)
--
-509
-12
251
投资损失(万元)
--
--
8
55
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少(万元)
--
505
-424
154
递延所得税负债增加(万元)
--
-59
-22
--
存货的减少(万元)
--
-14,962
-11,337
-1,442
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万元)
--
-21,331
-10,564
-17,053
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万元)
--
35,429
9,830
8,964
已完工尚未结算款的减少(减:增加)(万元)
--
--
--
--
已结算尚未完工款的增加(减:减少)(万元)
--
--
--
--
其他(万元)
--
--
--
--
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万元)
--
40,303
25,331
23,298
2、不涉及现金收支的重大投资和筹资活动
债务转为资本(万元)
--
--
--
--
一年内到期的可转换公司债券(万元)
--
--
--
--
融资租入固定资产(万元)
--
--
--
--
3、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变动
现金的期末余额(万元)
54,834
73,171
76,737
90,686
现金的期初余额(万元)
73,171
76,737
90,686
87,065
现金等价物的期末余额(万元)
--
--
--
--
现金等价物的期初余额(万元)
--
--
--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万元)
-18,336
-3,566
-13,949
3,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