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会计电算化得到广泛的应用,这为企业提供了及时、准确和完整的财务信息,从而大提高了企业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提升了企业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但由于电算化本身的特点,以及网络的迅速发展、电子商务的迅速兴起等,一些先进的、现代化的事物不断出现,对会计电算化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建立符合现代化企业发展需求的新型财务系统变得刻不容缓。由于会计电算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发展过程中有许多工作要做,有许多的问题要及时解决,否则将严重阻碍我国会计电算化向更深层次的发展。本文就当前我国会计电算化进程中必须重视和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进行阐述。
【关键词】:
会计电算化系统、特点、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正文】:
从上世纪90年代起,随着我国计算机的普及,会计电算化作为降低财务人员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改善工作质量和加强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和利用。经过近20年的应用与实践,会计电算化已成为企业信息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企业现代化管理不可或缺的基础。但是在我国会计电算化系统开发和应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我们进一步研究。
一、电算化会计的概念和特点
(一)会计电算化的含义
会计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当代电子信息处理技术应用到会计工作中的简称,是用电子计算机代替手工建账、记账、算账、报账以及部分代替人脑完成对会计信息的分析、预测和决策的全过程。
会计电算化的这个“化”字,体现了一个循序渐进的演变过程,即从非电算化逐步过渡到“电算化”,从初级电算化过渡到高级电算化。这样一个长期而艰巨的演变过程,并非一蹴而就,它具有渐进性和动态性的特点。所谓渐进性,就是指会计电算化的内容实现了从单项应用向综合财务处理转变;从财务会计电算化向将财务会计和成本管理会计有机结合后的电算化转变;从会计管理信息化系统化向会计决策支持系统转变。与此同时,对会计数据的管理应从数据库管理向数据仓库管理方向发展。所谓动态性,指在会计电算化的过程中,要将会计学和计算机科学相互结合和交叉并推动会计学科的发展。因此,会计电算化是一个变化的过程、发展的过程和创新的过程。不仅会计电算化的过程是变化的,而且对传统会计也不能看成是静止的。这里我们应该明确会计电算化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目标。(注1)
(二)会计电算化的特点
会计电算化是用电子计算机代替手工记账, 并部分替代人脑完成对会计信息的分析、预测、决策。其主要特征是: 数据存储介质的磁性化、数据的代码化、数据处理的自动化、集中化、简约化以及组织人员协调及控制的网络化。
1.数据存储介质的磁性化
在采用电子计算机的条件下, 是以磁性材料(硬盘或软盘) 作为数据的载体, 当会计数据输入计算机之后, 一切登录、计算、分类、汇总、转账、编制报表, 都由计算机自动完成。
2.数据的规范化、代码化。
会计电算化系统要求原始会计数据标准化、规范化, 要求录入到计算机的“数据”(包括汉字数据) 尽量代码化, 如会计科目、原材料、固定资产、产成品等数据, 必须形成标准化的代码, 以便于计算机快速、高效地进行加工处理。
3.会计数据处理的自动化、集中化
当会计数据输入计算机后, 会计数据就由计算机自动加工处理, 很少人为干预。会计数据的处理集中在计算机内进行, 使一次输入的会计数据在会计电算化系统内全面共享。
4.组织和人员协调及内部控制的网络化。
会计电算化系统中的人员将由会计专业人员、电子计算机软件、硬件及操作人员组成。对这些人员的要求是, 既要懂会计知识, 又要懂电子计算机知识。组织机构由原来的相互稽核牵制作用的专业组构成, 改变为由会计数据处理部门、会计数据管理部门以及系统维护部门构成, 从而形成了一个新的内部控制牵制网。(注2)
二、全球经济时代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方向
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里,随着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的到来,电子、网络等高新科技把全世界联成一个“地球村”。企业为赶上时代步伐,必须提高工作效率,以增强市场竞争能力。而未来的竞争,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的竞争;而管理的竞争,归根结蒂乃是信息的竞争。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应用必将逐步从单机环境过渡到网络化环境,从而更大地发挥电算化系统的效益,为企业提供准确及时的会计信息,促进经济发展。会计电算化系统网络化是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会计电算化系统应用问题及其解决对策(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