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通过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吞吐基础货币,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活动。与一般金融机构所从事的证券买卖不同,中央银行买卖证券的目的不是为了盈利,而是为了调节货币供应量。根据经济形势的发展,当中央银行认为需要收缩银根时,便卖出证券,相应地收回一部分基础货币,减少金融机构可用资金的数量;相反,当中央银行认为需要放松银根时,便买进证券,扩大基础货币供应,直接增加金融机构可用资金的数量。它是中央银行强有力的货币政策工具,从1996年4月起,我国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启动。公开市场是通过金融市场来完成的,也就是说会通过两个基本的途径来完成:
1、公开市场业务通过量价途径影响股票价格,中央银行需要紧缩货币供应,它可以采取发行央行票据。债券或先卖后买的回购方式,这是量的一方面(货币量的变动);同事由于这一政策为减少了股票市场的货币供应,就意味资金的需求成本增加,也就是资金需求方要提高发行利率,当新的发行利率提高时就会通过比较原理影响投资人的行为,即股票的价格就会下跌。
2、公开市场业务通过影响货币市场利率影响股票价格,股票的价格水平主要受利率变化和利率预期的影响,因此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会影响市场利率并进而对股票市场产生影响。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运用公开市场工具来调控利率水平和货币供给量,从而影响股市并进而引导投资和消费,影响国民收入的变动,实现预定的政策效果。当中央银行大量发行有价证券时,市场上货币供给量会减少,从而推动利率上升,资金成本上升,企业投资规模缩小和居民消费减少,生产缩减,利润减少,这又会使股票价格下跌;反之,股票价格上升。
(四)汇率政策
汇率政策主要从三个方面影响股市,首先是对宏观经济环境造成影响,其次是对上市公司的业绩造成影响,第三是对证券市场的资金供求造成影响。从宏观经济的角度看,人民币升值可以化解国际贸易争端,为中国经济发展赢得更为稳定和友善的全球贸易环境;人民币升值可以减少因国际社会认为人民币存在低估而导致的中国输入型通胀,减轻货币政策的调节压力;在短期可以巩固宏观调控的效果,减少宏观调控对证券市场的压力,从长远看对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起到了引导的作用,有利于证券市场上市公司的结构优化。
根据商品市场分析法,汇率影响股市波动的过程如下:汇率上升时,人民币贬值,将使我国的商品在国际市场上更有竞争力,进而促进出口的增加与进口的减少,这样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有更好的盈利空间,从而使得上市公司的股价也随之而上。从宏观角度来看,汇率波动对股市的影响主要取决于我国的国际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以及进出口额的不平衡程度,而且国际贸易的结构也很大程度上决定汇率变动对股市的影响。
三、产业政策对中国股市的影响
产业政策(industrial policy)产业政策是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和社会目标而对产业的形成和发展进行干预的各种政策的总和。 产业政策的功能主要是弥补市场缺陷,有效配置资源;保护幼小民族产业的成长;熨平经济震荡;发挥后发优势,增强适应能力。
国家产业政策对于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需要资本市场的有力支持,资本市场应围绕国家产业政策以及产业结构调整方向,鼓励符合产业政策的企业在资本市场融资,所以产业政策对中国股市有相当的影响力。
2010年在通货膨胀及人民币升值预期加剧下,我国的房地产市场一次又一次出现火爆的局面,房价似乎又进入高速上涨的通道。针对房价快速上涨,政府连续出台了调控措施,力度一次比一次大,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上涨过快。随后房地产市场成交量出现大幅萎缩,一方面投资、投机需求大幅减少,另一方面自住需求在强烈看跌预期下也难有效放出。而房价方面,将维持高位一段时间。从中长期来看,房地产泡沫化和调控之间的博弈很可能导致市场对资产类板块的不确定性担忧,从而压制指数甚至出现阶段性回调。但相关资金可能溢出到其它调结构板块,股价的结构性分化开始出现。
应该说房地产行业对当前经济发展走向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就必然成为影响股市预期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其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对指数有较大的利空影响,从中长期来看房地产市场走势将对相关资产类板块产生压力,不确定因素可能导致大部分机构规避该类行业。而这些板块对指数影响明显,可能导致市场出现阶段性下挫。
二是对结构有影响,毕竟调控房地产泡沫是为了更加长远的城镇化进程,而房地产市场重归理性也将驱使部分资源到其它相关行业,反而更利于实现理顺产业结构。因此房地产行业的调控越严厉,在某种程度上反而利于其它结构类题材的炒作。
产业政策不但在房地产行业影响很大,在钢铁、水泥行业影响也同样大,产业政策的推出首先波及的行业中股票价格的波动,同时板块效应也影响股市指数的波动。
通过对宏观经济政策中货币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宏观经济政策对股市的影响是深远的。
四、改善我国股票市场价格波动的对策
根据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分析,我们得出股市安全操作一些对策,对于防范宏观经济政策对股市波动的影响,减少我们在实际操作中的损失,避免不必要的亏损起到一定作用。
(一)提高股民素质,增强股民的风险意识
在将资金投入股市前,投资者应首先测定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如果是风险承受能力较差者,应尽量抑制自己的投资冲动,一般应先熟悉股票市场的基本情况,掌握一些基本的投资知识及技巧;如果是风险承受能力较强者,就比较适宜于股票投资。如果一定要入市炒股,可暂时投入少量资金,以避免股票投资风险给自己带来难以承受的打击,影响工作及生活。
(二)提高上市公司回报投资者水平,强制上市公司分红
在强调股票市场融资功能的同时,用制度保障上市公司对投资者的合理回报,把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水平和是否分红与上市公司的再融资挂钩。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是实现投资者投资回报的重要形式,对于培育资本市场长期投资理念,增强资本市场的吸引力和活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证监会都将完善上市公司分红制度纳入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的重要范畴,积极支持、推动、引导上市公司现金分红。
(三)加强行业自律管理,改革股票的发行体质
新股询价和申购是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询价机构的定价能力高低直接影响股票发行市场定价的合理性,对推动新股发行改革形成市场化的约束机制也是至关重要的。要加强行业自律管理,杜绝无理由高报价,要求新股高报价机构提交报价依据并进行分析研究;杜绝投价报告中的选择性、倾向性可比公司估值结论,委托研究机构公布已上市公司估值情况作为参考;杜绝粉饰业绩,对业绩下滑公司进行核查,如发现发行时粉饰业绩,将严肃处理。
(四)加大执法力度,打击内幕交易,优化资本市场的环境,提高资本市场的透明度
证券稽查的执法力度在加大,在行政与司法机关的持续强力打击下,证券违法活动已逐步减少,但违法违规行为仍不断发生且日趋复杂。证监会将继续秉承“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宗旨,坚持“三公”原则,对违法犯罪行为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严格执法,坚决查处内幕交易、市场操纵和上市公司虚假信息披露等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净化市场环境,维护市场秩序,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五)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完善退市机制
为更好地实现证券市场优胜劣汰的功能,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上市公司管理层不断改善经营、提升业绩,有必要进一步完善我国的退市制度。2012年4月20日,深交所正式发布修订后的《创业板上市规则》,从5月1号起开始施行,这也意味着酝酿多时的创业板退市制度正式出台。主要包括:减少例行停牌,取消股东大会召开日例行停牌及股价异常波动公告当日例行停牌一小时的有关规定。此举将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给股民一个“公平、公开、公正”的市场环境。
【参考文献】:
[1] 林毓鹏.中国股市波动的宏观经济因素分析.厦门:厦门大学,2009
[2] 徐炳胜.中国股市波动的金融政策解释.上海:复旦大学,2007
[3] 陈召军,屈超.我国股市波动的特点、成因及对策分析.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3,(6):24-26
[4] 李洪海.中国经济周期对股市投资的影响.经济经纬,2004,(6):132-133
[5] 李竹宏.中国股票市场波动性的实证分析.南昌:江西财经大学,2005
[6] 李田荷.中国股市波动性及其影响因素实证分析.长沙:中南大学,2008
[7] 潘昌凤.市场制度、市场结构与股价波动——基于中国股票市场的研究.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6
[8] 刘峰.我国股市投机现象及政策性因素探讨.北京: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2007
[9] 宁晶.中国股市价格波动与政策事件关系研究.西安:西北大学,2010
[10] 孙晓丹.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股市影响的实证研究.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
货币及产业政策对股市的影响(三)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