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现行中小企业作为国民经济中一支重要的力量,在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中起着战略性作用,国际经济界、学术界普遍认为中小企业将是21世纪经济发展的主角。但现在的中小企业正面临着一场史无前例的巨大挑战,除了要面临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严重短缺、最低工资标准迅速攀升等挑战外,还要面临各零售商和品牌商为了应和市场需求,为了应和消费者对于社会责任和环境保护的关注日益增长,所提出来的形形色色的企业社会责任的要求。本文主要就是针对中小企业应如何建立及维护好企业社会责任的问题而进行探讨。
【关键词】:中小企业 社会责任 履行建议
【正文】: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全球供应链的不断延伸,企业社会责任理念孕育而生,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可以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切实问题,如提高生产效率、维护员工权益、保护环境等,有助于企业落实科学发展观,创建和谐社会。中国的中小企业应该如何面临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所带来的机会与挑战?如何在承担起社会责任的同时,获得经济效益,增强自身竞争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这些具有时代意义的课题现在必须要引起所有中小企业的重视。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内涵和作用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
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简称CSR)概念自20世纪20年代提出后,渐渐从一种理念发展为较为普遍的企业行为。但,到底何谓企业社会责任?目前世界上对企业社会责任没有统一的定义。现在,人们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普遍理解均为: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应该通过经济、环境、和社会行为,对社会带来总体上的正面影响,即企业经营的目的不仅仅是创造利润、对股东承担法律责任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消费者、社区和环境的责任,例如遵守商业道德、安全生产、依法纳税、替消费者健康着想、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环保、支持慈善事业、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等(注1)。
(二)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
企业的社会责任应当包括三层含义。第一,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就应该守法经营,这是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底线要求。例如,企业应该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从事商业活动,按时缴纳税款;保护其员工的合法利益;应当诚实经营,对消费者不欺不诈;应该在从事生产经营的过程中保护环境,对于其造成的环境污染要及时处理。第二,企业在守法经营的同时,还应该注意其经营行为要符合道德理念的要求。例如,在企业盈利的同时,不仅要满足其员工的基本权益,还应该提高员工的福利待遇;同时要不断为其所在社区谋福利,因为企业的壮大和发展离不开一个和谐的社区。良好的社区环境与和谐的社区氛围为企业的前进提供了必要的外部条件。第三,企业还应当承担起一定的慈善义务,这也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最高层次。因为企业存在于社会之中,并且依赖于社会。整个社会的发展带动了企业的发展,因此企业理应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回报社会。例如,在重大灾难发生时企业及时捐款捐助或者积极帮助贫困地区修建希望小学等行为都是企业履行慈善义务的表现。
(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作用
企业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了解企业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及作用:
1. 从企业自身的角度
从企业自身来看,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及作用体现在其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途径。企业社会责任并不是在所有情况下对所有企业都能增强竞争力的魔棒,但是企业社会责任的确可以带来商业“优势”,包括吸引、留住、激励员工;通过降低能耗和其他投入而降低成本;通过开发新产品和新服务以帮助解决社会问题,带来创新。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可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获得美誉度和信任度从而实现企业长远的经营目标。最后,企业社会责任也是持续满足消费者需要的一种方法,即在欧洲或者其他地方,产品是以一种对社会和环境负责任的方式生产出来的。 基于以上的分析,以及经济全球化形势,企业社会责任代表了全世界各地当然也包括中国的企业发展的崭新的机遇。
2. 从社会整体获益的角度
从社会广泛的利益来看,企业社会责任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协调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发展和竞争。如果更多的企业承担起对社会和环境的关注,使得企业能更好地追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通过企业社会责任企业可以对政府制定的公共政策目标有所贡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有助于保护资源和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通过技术革新可首先减少生产活动各个环节对环境可能造成的污染,同时也可以降低能耗,节约资源,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从而使产品价格更具竞争力。企业还可通过公益事业与社区共同建设环保设施,以净化环境,保护社区及其他公民的利益。这将有助于缓解城市尤其是工业企业集中的城市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严重,人居环境恶化间的矛盾。
二、企业社会责任的演化历程
(一)国际企业社会责任的沿革历程
1976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制定了《跨国公司行为准则》,这是迄今为止唯一由政府签署并承诺执行的多边、综合性跨国公司行为准则。
20世纪80年代-90年代,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开始在欧美发达国家逐渐兴起,它包括环保、劳工和人权等方面的内容,由此导致消费者的关注点由单一关心产品质量,转向关心产品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和劳动保障等多个方面。
在90年代初期,美国劳工及人权组织针对成衣业和制鞋业所发动“反血汗工厂运动”。因利用“血汗工厂”制度生产产品的美国服装制造商Levi-Strauss被新闻媒体曝光后,为挽救其公众形象,制定了第一份公司生产守则。在劳工和人权组织等NGO和消费者的压力下,许多知名品牌公司也都相继建立了自己的生产守则,后演变为 “企业生产守则运动”,又称“企业行动规范运动”或“工厂守则运动”,企业生产守则运动的直接目的是促使企业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到2000年,全球共有246个生产守则,其中除118个是由跨国公司自己制定的外,其余皆是由商贸协会或多边组织或国际机构制定的所谓“社会约束”的生产守则。这些生产守则主要分布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等国。 论中小企业如何建立及维护企业社会责任(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