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以家族控制和经营的企业广泛地存在于世界各国企业类型中,这种家族制企业也正逐渐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有关家族企业的研究也就成为一个具有意义的话题。本文首先对家族企业的概念、特征以及管理整合及其主要表现形式进行了阐述,其次通过家族治理模式优劣势分析和职业经理人研究,从现代企业制度的角度阐述家族企业引入职业经理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家族企业 管理整合 优劣分析
一、加强家族企业职业化管理的重要意义
(一)家族企业概述
1.家族企业的概念
家族企业(Family Enterprise)是指为一个家族所有并控制的企业。从广义讲是指由家族成员所拥,强调的是家族对企业的所有权;从狭义讲则指企业不仅为家族成员所拥有,并且为其所控制。
2.家族企业特征
(1)任人唯亲
家族企业是一种古老而常新的企业形式,从一人掌控、夫妻掌控、父子掌控、兄弟掌控到一个复杂的家族系列各种形式都有。家族企业中,家族成员间特有的信任关系和相对很低的沟通成本,是其取得竞争优势的一个有力保证。但是,如果处理不好,让家族政治进入到企业之中,并且进一步地让企业外聘人员也卷入家族政治当中,必会阻碍企业的组织发展进程。家族企业要做大、要发展需突破一个重要的瓶颈,就是企业管理要专业化和规范化。吸收大量专业人才进入公司的核心层是专业化和规范化的必由之路。
(2)子承父业
众所周知,家族企业是靠亲缘关系来维系的“人和”企业,子承父业,是华人企业的传统,也有其独特的优势,如企业的领导成员间容易沟通、决策快、管理成本低、容易保护商业秘密等。但“子承父业”的接班方式却有很大的局限性,因为不是每一个创业者的后代都是最好的接班人。尽管在现实中,创业者们会尽力给予子女最好的教育及商业经验熏陶,却并不能保证子女也有从商的兴趣、才能。更为棘手的是,如果有多位条件相当的继承人选,那么权力的交接可能会导致家族利益团体的分裂,进而可能导致企业走向灭亡。
(二)职业化管理的特征
职业化管理是指在企业内部实行制度化管理,严格按照规则办事,法治高于人治,其共同诉求是建立起真正的以机制为导向,而非以企业家精神为主导的企业运营机制。职业化管理具有以下特征:1.管理权力中心的变化。2.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三)加强企业管理的重要意义
企业管理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组织、计划、指挥、监督和调节等一系列职能的总称。其重要意义如下:
第一,企业管理使企业的运作效率大大增强;第二,让企业有明确的发展方向;第三,使每个员工都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第四,使企业财务清晰,资本结构合理,投融资恰当;第五,向顾客提供满足的产品和服务;第六,树立企业形象,为社会多做实际贡献。管理就是效益,企业管理的作用就是为了获取最大的效益。企业管理能增强企业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经济一体化进程,实现全球经济的谐调发展,经济发展增强国家综合国力,提高国家国际地位,巩固现行政权及制度,解决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有利于社会稳定,推动人类经济文明。
二、 家族企业管理现实问题的汇集与聚焦
(一)由杜邦公司案例看家族企业管理模式的现状
杜邦公司企业发展初期,自身规模不大,产品比较单一,市场变化不复杂。随着公司的规模的扩大、经营产品的种类增多,竞争对手增多,市场变化复杂的问题的出现,杜邦公司担任经营的模式被集团式的经营模式所取代。由于杜邦公司在一战中大幅度扩展并逐步走向多角化经营,而集团式的组织结构没有弹性,公司的原有组织对企业成长缺乏适应力,给公司带来了很大的亏损。
60年代初,杜邦公司接二连三地遇到了难题:过去许多产品的专利权纷纷期满,在市场上受到日益增多的竞争者的挑战;道氏化学、孟山都、美国人造丝、联合碳化物以及一些大石油化工公司相继成了它的劲敌。以致于1960年到1972年,在美国消费物价指数上升4%,批发物价指数上升25%的情况下,杜邦公司的平均价格却降低了24%,使它在竞争中蒙受重大损失。再加上它掌握了多年的通用汽车公司10亿多美元的股票被迫出售,美国橡胶公司转到了洛克菲勒手下,公司又历来没有强大的金融后盾,真可谓四面楚歌,危机重重。
(二)由家族企业管理模式优劣势比较中看其现实问题
1.我国家族企业“夭折”的“致病因子”
富不过三代,家族企业的“三代之痒”。据统计,国内家族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24年。就世界范围而言,家族企业中3O%能够生存到第二代,只有1O%能够“活”过第三代。可见它们的淘汰率是相当高的。那么,使家族企业如此“短命”的“病因”又是什么呢?
我国民营经济还处在初级阶段,与国外私营企业相比较,我国家族企业“夭折”的“致病因子”可归纳为以下八点:
(1)裙带关系严重,企业主任人唯亲。这样就使公司的高级经理人和非家族雇员处在不公正的地位,打击了这部分人的积极性。
(2)领导者为了打理好企业,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之中去,很少照顾家人。为了填补感情的空白,他往往会花很多的钱来满足家人的物质需求,这就使子女衣食无忧,从小就沾染上了挥霍浪费,不求上进的恶习。
(3)为争夺继承权或企业控制权,子女之间争权夺利而出现内乱,甚至打乱了企业正常的经营管理秩序,很多家族企业就是因此而破产的。
(4)上帅台人独裁倾向、专制作风严重,实行家长式的管理,一人独大,这使得唯诺是从的人得到重用,而吸引不来有独立见解富干创新意识的人才。同时因为家族企业的出发点是先家族后企业,在制定企业发展战略时,职业经理人经常与家族管理者发生冲突。
(5)组织机构混乱,权力界限、工作职能划分不清,工作内容互相交叉。一方面造成了工作的混乱,另一方面又使企业的决策体系缺乏科学化规范化。
(6)家族企业封闭保守,不注意外界环境的变化,在加强对企业相关信息控制的同时,又不注意及时收集外部信息,影响了企业及时决策应对外部瞬息万变的环境。
(7)薪酬不公正。家族雇员领取高薪,形成特权阶层,这使非家族雇员不满。
(8)由于公司治理结构、股份制不健全,难以进入资本市场,加之企业股东之间血缘亲缘关系这个“先天不足”,更难以实行资本间的联合。
2.家族企业在经营决策的不良后果及表现
由于国内家族企业大多不同程度的存在以上的不足,造成家族企业在经营决策上会出现很多不良的后果,严重阻碍了家族企业的继续发展,主要表现在:
(1)家长式管理模式导致企业战略决策失误
战略选择及战略决策制订的正确与否,直接决定企业的发展未来。企业采取家长式管理模式,凡事一个人说了算,缺乏来自内、外有效的监控、反馈和制约,使得决策的正确性和准确性大打折扣。家族企业家长式管理的局限性、随意性,造成了企业经营决策的浪漫化、模糊化,企业决策不计算成本,不追求效益,追求时髦,搞多角化经营,对自己不熟悉的领域不进行深入的市场调查和研究分析,又不吸收新经营项目的专业人才,盲目进入,结果必定导致企业的衰败。
(2)家族企业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
家族企业不是靠健全的机制和客观事实来管理人,而是凭经营者主观的经验和常识,靠简单的信任和亲情去约束人,看似事必亲躬,实际既辛苦,效果也不一定好,而且容易出问题。以人情代替制度,其代价必然是管理的漏洞、经济的损失和亲情的失落。之所以会这样,一是部分企业根本就没有制度意识;二是即使有了制度也不完整、不细致、不严密,环境变化了企业发展了,还沿用老一套,无法起到应有的效用;三是只注重制度建设,不注重制度的实施和管理;四是平日信誓旦旦,一有亲友、熟人掺和在里面,就感情用事,执法不严,制度也就成了一纸空文。
(3)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独裁和集权化倾向严重
一些家族企业在赚到一点钱后,以为自己理所当然成了企业家,把企业当成自己的私有物,刻意去树立绝对权威,甚至搞个人崇拜,听不得反对意见,导致整个企业管理水准下降,效率降低,组织僵化,上下沟通受阻,市场应变缓慢,内部腐败分化,争权夺利,搞派系斗争,企业迅速走向衰败。
(4)家长式管理模式使得企业短期投机行为严重
由于企业的命运同家长的个人命运联系的过于紧密,家长怎么想,企业就怎么干。而一些家长的经营思想观念落后,只知道单一追求利润,只顾眼前利益,缺乏长期的规划和理性的战略思考。虽然短期可能会有很强的市场爆发力,但却难以持久。
(5)家长式管理模式无法适应企业对人才的更高需求
由于市场竞争加剧,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家族企业面临着严重的人才危机和信任危机,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企业的观念落后,管理方式生硬,认为员工和企业的关系只是劳动力的买卖关系,而没有从思想意识上真正重视过人才。在家族企业还存在严重的信任危机,既没有完备的监控体制又无端地去猜疑,只会打击员工的积极性,并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企业的内部分化和权力斗争,这也正是家长式管理模式的局限可悲之处。从企业发展和长远观点来看,唯亲是用,采取家长式集权管理模式可以说是家族企业合理吸纳和利用人才的最大障碍。
(三)职业化管理与家族化管理的对立问题 家族企业引入职业化管理初探(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