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拟用绩效管理的思想对中国电力原有的绩效体系进行重新设计,通过实施绩效管理,理顺公司的管理流程,规范管理手段,提升各级管理者的管理水平,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另外,中国电力正在实施新一轮资产重组,中央大型发电集团对中国电力进行收购,这在体制上可以解决多重管理矛盾,也为实施新的绩效管理提供了条件。因此,通过新的绩效管理体系设计和实施,必增强中国电力战略发展的执行力和竞争力,提升公司的效率和效能,保证公司持续、健康地发展,也为国有电力企业绩效管理改革进行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考核、绩效管理、电力企业
【正文】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国有企业体制发生了重大的变革,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而电力行业的改革却落后于其它行业,目前仍处于攻坚阶段,在管理体制上还需进一步完善。
我国在21世纪初以前,电力企业与电网为同一系统,实行的是一种粗放型的生产管理,生产费用、员工薪酬等由省公司统一规划,电力企业执行的是以发电为导向的经营目标,各电力企业主要任务是完成省公司下达的发电量,管理层很少注重发电成本的核算,单个电力企业的利润与企业的发展没有必然的联系,电力企业之间不存在竞争关系。
2002年4月以后,为了打破电力行业垄断,引入竞争,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健全电价机制,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电力发展,推进全国联网,构建政府监管下的政企分开、公平竞争、开放有序、健康发展的电力市场体系。国家进行了电力体制改革,撤销国家电力部,实行厂网分开,电网公司保持国有垄断型地位,电厂则划分华能、国电、大唐、中电投、华电五大集团,此外还有地方集团,外资、民营企业,企业自备电厂等形式。各电力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电力企业之间存在相互竞争,发电成本低的电力企业在竞争中能获得更多的发电量,企业效益好,职工待遇高。而老国有电厂企业一般机组容量小,发电成本高,人员多,人员素质普遍偏低,存在后勤、多经等服务性机构,包袱重,机构复杂,管理落后,因而效益差,职工收入低,在日益开放的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
中国电力是老国有企业,存在人员多,绩效管理体制落后、员工绩效低下等问题。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外部环境下,借鉴现代企业先进的绩效管理理论,优化本厂绩效管理,建立一套科学的绩效管理体系统,提高员工的绩效是企业发展的必然的要求。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中国电力于1958年建厂,1997年底进行了现代企业制度改制,成立了股份有限公司。实现股份制改革后,企业焕发了新的活力,企业动作更加规范,企业的管理水平跃上了一个新台阶。但是,与大多数国有企业特别是带垄断性质的国有企业一样,中国电力真正要实现完全的市场化改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企业一些深层次的矛盾还有待解决。在企业的管理体制方面,由于集团公司是股份公司的大股东,企业在人事管理上属集团公司管,而经营管理又属股份公司管,管理机构多,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另外,企业的外部环境还有待进一步改进,社会的、历史的负担还需进一步解除,目前燃料价格的市场化和企业上网电价的计划价,使企业处于受上游产业(燃料)挤压、受下游产业(供电量和电价)限制的艰难管理处境;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提升的任务十分繁重。绩效管理方面,部门和岗位的设计仍沿用了计划经济时代的模式,富余人员多,机构臃肿,人员总体素质偏差。由于企业未及时扩大产能进行发展,人员又不能进行集团内流动(本集团同类企业少),员工无法更新,多年来只能安置文化素质不高的退武军人,大中专毕业生无法进入,导致员工年龄偏大,整体素质下降。由于是老企业,人员流动小,职工子女多进入本企业,致使人际关系复杂,小团体(非正式组织)多,干扰了企业的一些正常管理。由于企业要保持稳定,不能采用下岗政策,只有进行内部退养及买断方式进行人员控制。这样,就导致因人设岗,岗位职责不十分明晰,分配上固定工资占60%以上,奖金也差别不大,考核扣罚力度不大,致使做多做少、做好做坏在收入上差距不明显,在人的发展上也无具体的措施。总之,绩效管理无系统的方案和手段。
本文拟用绩效管理的思想对中国电力原有的绩效体系进行重新设计,通过实施绩效管理,理顺公司的管理流程,规范管理手段,提升各级管理者的管理水平,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另外,中国电力正在实施新一轮资产重组,中央大型发电集团对中国电力进行收购,这在体制上可以解决多重管理矛盾,也为实施新的绩效管理提供了条件(注1)。因此,通过新的绩效管理体系设计和实施,必增强中国电力战略发展的执行力和竞争力,提升公司的效率和效能,保证公司持续、健康地发展,也为国有电力企业绩效管理改革进行有益的探索(注2)。
(三)^论文的研究方法
(1)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本文依据绩效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根据遵义市发展现状、取得的实效,对国有企业的绩效管理的模式进行了论证、肯定。
(2)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我国对国有企业的绩效管理更有着丰富的经验、优良的传统,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在此过程中,有许多经验很值得借鉴。本文在分析的过程中,结合具体公司国有企业的绩效管理实例,针对未来有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深层次的思考。
(4)比较分析法。通过历史与现实的比较,进一步阐明国有企业绩效管理的模式值得在更大范围内推广。
二、绩效管理理论的概述
竞争永远是推动企业管理变革的原动力。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初期,大部分企业的成长是源自于国内的消费市场的快速增长。随着竞争的加剧,企业的成长将主要依靠高效的管理体系和制度所培育的独特的竞争力。其中尤其是绩效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具有核心控制作用,是组织实现战略目标的有效控制手段,其重要性引起越来越多管理者的关注。绩效管理的思想和方法正在被世界范围内众多的公司所采用,也被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家所重视。绩效管理将是中国企业培育世界级竞争力最为重要的管理制度体系。
(一)绩效管理概述
1.绩效的意义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