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人力资源是企业生产的“第一资源”,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核心竞争力。如何提高企业中人力资源的素质,有效的绩效管理是关键的一环。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说,真正能促使组织绩效持续提高的是绩效管理,通过绩效管理能使组织成员行为发生改变,也就是说,要通过绩效管理形成有利于调动员工积极性、鼓励创新、进行团队合作的组织文化和工作气氛。
企业绩效管理在中国的发展已经有几年的时间,作为一种代表当前国际上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已经意识到绩效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性,并通过引入绩效管理提升了自己的管理竞争力,实施有效的绩效管理系统和提升企业绩效管理水平,对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和未来的发展有着重大的价值和意义。
我国大多数企业的绩效管理处于待发展状况,人力资源管理目前所担当的角色还不能有效地实施绩效管理。而外资企业和跨国公司在绩效管理这方面考虑得比较周全,对于人的因素考虑的较多,绩效管理的有效实施,大大地提高了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了工作效率,促进品质提高的同时企业的适应力与竞争力也在与日俱增,绩效管理也更能适应组织结构调整和变化,并有效地避免组织冲突,节约了管理者的时间成本,其长远的战略眼光和思维,已大大地提高了企业的核心能力和未来的盈利能力。
关键词:绩效管理 影响 内资企业 外资企业
一、绩效管理的理论概述
(一)绩效管理的目的
1,什么是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是通过将员工个人目标和企业战略目标相结合,并挖掘员工潜力,提高员工业绩来实现企业发展目标的一个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
2,绩效管理的目的
(1)实现战略的目的
绩效管理系统将员工个人的工作活动与组织的战略目标联系在一起。组织战略的实现离不开绩效管理系统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而绩效管理系统也必须与组织的战略目标密切联系才具有实际意义。
(2)管理员工目的
绩效管理是通过对员工的绩效表现予以评价,并给予相应的奖惩以激励员工来提高绩效,进而实现企业整体绩效的方式来进行运作的。
实施绩效考核管理,可以让员工积极参与。绩效考核管理是主管人员和员工双方的责任,因此必须让员工主动地参与。从绩效考核标准的设定到绩效提高,主管人员对员工的期望和员工自身的愿望应得到充分的沟通。往往有人错误地认为绩效管理仅仅是主管人员对员工的监督,员工在这一过程中完全是被动的被评估者。如果持有这样的态度,那么在具体操作中就会表现为主管人员将设定好的绩效标准强加给员工,而员工对这些强加的绩效标准很容易产生抵触情绪。如果让员工自己来收集与绩效标准相关的数据,一方面会节省管理人员的时间和精力,另一方面由于员工参与数据收集的过程,他们也不会怀疑数据的准确性。这样对绩效结果的反馈也会更加及时,效果也更好。当然,由员工自行收集绩效数据还需要相应的监控机制,并且对做假的行为设定严厉的惩罚措施,以保证大多数员工能够诚实地提供绩效数据。
(3)开发员工潜能目的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