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针对目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时候,大部分民营企业只重经济效益、忽视人的思想精神需要,而导致员工的身心健康下降,甚至出现一些社会问题等现象。本文从组织行为学的需要理论出发,结合人际关系和激励原理,倡导民营企业建立人文关怀的管理体制。建议组织在实现自身目标的过程中,通过对员工多方面、多层次的物质和精神需求的关注,在提升员工工作积极性、创造性的基础上,提升各级员工工作绩效的管理思路;在和谐的社会环境中,真正构建个体和谐的生存与发展空间;管理的最高层次是人文管理,关怀民生,关怀员工,关怀企业,才能维护企业和谐发展,基业长青。
【关键词】组织、人文关怀、基本需要、人际关系
【引言】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经济得到迅猛的发展,据天津北方网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到2008年,按汇率计算的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已跃居世界第三位。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时候,也产生了一些社会问题,譬如在今年短短的前5个月中,富士康员工的“十二连跳”便暴露出组织的人文关怀不够,这与 “重经济、轻思想”;“重物质、轻精神”的指导思想很有关联。深圳市总工会副主席王同信称:富士康在管理方面存在漏洞和不足,希望企业吸取教训,建立人文关怀的管理体制。
【正文】
本^论文以组织行为学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为主线,探讨组织行为中的人文关怀问题。企业组织中的人来自于社会,一个社会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有着不同的需要,不同需要层次需要不同的人文关怀。组织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不断地与外部环境进行着信息的交换,一个企业组织行为理论思想的基本着眼点是将人作为管理活动的核心;是使“人”这个“资源”在企业中发挥最大能动性。组织行为学致力于寻找人的更有效的行为方式,为组织管理者提供了针对不同层次的需要而制定不同的管理方法,以达到组织目的的最优化,使员工与企业共同创造出最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一、组织与人文关怀的涵义
(一)组织与人文关怀
1.组织的含义
组织是为实现某些共同目标而设计的人群集合体;是每个成员在这个集合体中进行各种活动的构架系统;它通过分工合作而协调配合人们行为的组织活动过程。
2.人文关怀的含义
人文关怀就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怀、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通俗的来说,就是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就是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人类自觉意识提高的反映。集中体现为对人本身的关注和尊重;着眼于人性,注重人的生存的意义、人的价值,尤其是人的心灵、精神和情感。
人文关怀要求组织在实现自身目标的过程中,通过对员工多方面、多层次的物质和精神需求的关注,在提升员工工作积极性、创造性的基础上提升各级员工工作绩效的管理思路。
(二)组织管理中的人际关系与激励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