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运作,企业间的竞争在不断增强,而知识型员工作为企业知识资源的载体将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本文结合信息经济时代的特征,针对知识型员工的个性和特点,剖析了万机公司改革前在知识型员工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结合公司实际案例总结出了万机在管理知识型员工上所实施的科学的、个性化的管理策略。
【关键词】:知识型员工 管理 策略
【正文】:
由于知识型员工有着与非知识型员工截然不同的特点,因而传统的管理方式显然不完全适应于他们。为此,我们有必要认真分析知识型员工的特点,探索其特殊管理方式。
一、知识型员工的界定和特点
(一)知识型员工的界定
美国学者彼得•德鲁克首先提出“知识型员工”的概念,所谓知识型员工是指“那些掌握和运用符号和概念,利用知识或信息工作的人”。在本文中,我们将知识型员工定义为这样一群人:他们主要从事脑力劳动;思想有一定的深度或有创造性;具有高度的工作自主性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强烈愿望和个性。概括地讲,他们是追求自主性、个性化、多样化和创新精神的员工群体。
这一概念包含四个要素:
第一, 企业内部的员工,而非个体知识工作者;
第二, 直接致力于与知识相关的工作;
第三, 对企业的贡献是一种创新的贡献,包括技术创新、市场创新或管理创新;
第四, 可以为企业带来知识资本增值,进而产生货币资本的快速增值。
依据上述概念,万机公司的知识型员工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中高层管理人员,如总经理、总监、项目经理、部门经理、部门主管、总工程师等;另一类是专业技术人员,如技术开发人员、产品研制人员、财务分析人员、软件开发人员、业务销售人员、工程师等等。本文所讨论的管理思路和方法都是针对这些员工的特点提出来的,研究所考察的对象都是从事技术和管理工作的员工。
(二)知识型员工特点
知识型员工一方面能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知识型员工本身具备较强的学习知识和创新知识的能力。知识型员工的工作主要是一种思维活动,知识的更新和发展往往随环境条件的变化而不断更新,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具体来说,知识型员工主要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1.较高的个人素质和专业特长。知识型员工一般受过系统的专业教育,具有较高学历,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由于受教育水平较高的缘故,知识型员工大多具有较高的个人素质、丰富的知识和开阔的视野。同时知识型员工掌握的知识不是静态的,他们有着更新知识的强烈愿望以及出色的持续学习能力。正如著名管理学家库伯所说:“知识型员工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他们已经掌握了某些秘密知识,而是因为他们具有不断创新有用知识的能力”。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持续学习能力才是知识型员工最根本的优势。例如,万机在深圳分公司有大中专以上学历125人,占整个深圳分公司人员的45%,其中本科有43人,研究生15人,博士5人。这种人才结构为公司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使公司能在行业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
2.实现自我价值的强烈愿望。知识型员工通常具有较高的需求层次,往往更注重自身价值的实现和成就欲强,他们强烈期望得到组织和社会的认可。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他们选择工作的首要条件,以此来实现其自身的价值。为此,他们很难满足于一般事务性工作,而更热衷于具有挑战性、创造性的任务,并尽力追求完美的结果,渴望通过这一过程充分展现个人才智,实现自我价值。
3.对成就的渴望感更强烈。在知识型员工的激励结构中,成就激励和精神激励的比重远大于金钱等物质激励。他们更渴望看到工作的成果,认为成果的质量才是工作效率和能力的证明。他们愿意发现问题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期待自己的工作更有意义并对企业有所贡献。因此,成就本身就是对他们更好的激励,而金钱和晋升等传统激励手段则退居次要地位。不仅如此,由于对自我价值的高度重视,知识型员工同样格外注重他人、组织及社会的评价,并强烈希望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
4.独立和自主性强。与简单的体力劳动者相比,知识型员工从事的大多为创造性劳动,拥有较强的独立自主意识。他们依靠自身占有的专业知识,运用头脑进行创造性思维,并不断形成新的知识成果。因此,知识型员工更倾向于拥有宽松的、高度自主的工作环境,注重强调工作中的自我引导和自我管理,他们要求受到企业的信任和支持,充分授权,要求有一定的活动范围。而不愿如流水线上的操作员工一样被动地适应机器设备的运转,受制于物化条件的约束,这样只能压抑他们的创造性和工作灵感。
5.独立的个性及对权势的蔑视。与传统的体力劳动者不同,知识型员工不仅富于才智,精通专业,而且大多个性突出。他们尊重知识,崇拜真理,信奉科学,而不愿随波逐流,人云亦云,更不会趋炎附势,惧怕权势或权威。相反,他们会因执着于对知识的探索和真理的追求而蔑视任何权威。由于知识型员工主要依靠自己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进行工作,不需要依靠其他人,更不希望有其他人的干预,尤其是上司的权力压制。因此,传统组织层级中的职位权威对他们往往不具有绝对的控制力和约束力。
6.工作过程难以监督控制。知识型员工是在易变和不确定环境中从事创造性的知识工作,其工作过程往往没有固定的流程和步骤,而呈现出很大的随意性和主观支配性,甚至工作场所也与传统的固定生产车间、办公室环境迥然不同,灵感和创意可能发生在任意的工作外时间和场合。因此,对知识型员工的工作过程很难实施监控,传统的操作规程对他们也没有意义。
7.工作成果不易计量。知识型员工的工作成果常常以某种思想、创意、技术发明、管理创新的形式出现,因而往往不具有立竿见影、可以直接测量的经济形态。由于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许多知识创新和科研性成果的形成通常非一人所能为,而需要团队的协同合作,共同努力。由上述特点决定,对知识型员工特别是个人的工作成果,经常无法采用一般的经济效益指标加以衡量。这一特点为企业正确评价知识型员工的个人价值和给予合理的薪酬带来一定困难。
8.工作选择的高流动性。知识型员工由于占有特殊生产要素,即隐含于他们头脑中的知识,而且他们有能力接受新工作、新任务的挑战,因而拥有远远高于传统员工的职业选择权。一旦现有工作没有足够的吸引力,或缺乏充分的个人成长机会和发展空间,他们会很容易地转向其他公司,寻求新的职业机会。所以,知识型员工更多地忠诚于对职业的承诺,而非对企业组织做出承诺。这时,那些能够提供更大发展空间,崇尚“以人为本”,能够给员工以人文关怀的企业就会对知识型员工产生强大的吸引力,使他们很容易做出新的选择。与此同时,在信息经济时代,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意识到,人才是企业制胜的核心竞争力,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这也给知识型员工的流动提供了客观可能。
二、信息经济时代对知识型员工管理的意义
随着知识经济的崛起,知识日益成为最重要的经营资源,知识经济时代的人力资本不再是传统上的劳动力,而主要是具有一定知识和技能的知识型员工,他们已成为企业知识资本增值的重要人力资源基础,如何高效的管理好知识型员工将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也成为现代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
(一)是企业实现发展战略目标的客观要求
企业要实现所确定的发展目标,需要有与其相适应的人才来具体组织实施,需要通过人才的充实、提高及结构调整来配合。让企业成长和发展的中心是人,没有人就不可能成就事业。一流的组织应该有一流的人才。无论一个企业资金有多么雄厚,实力有多么强大,如果没有一群组合得当、真心实意为之效力的一流人才,衰败只是个时间问题。
(二)是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基础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决定了企业的长久生命力,企业竞争的成功不是转瞬即逝的市场开发或广告促销的结果,而是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发挥作用的结果。因此,管理者的任务是加强知识型员工的管理,建立学习型企业,提升企业员工的学习能力,不断进行知识创新,适应外部环境的快速变化,形成企业独特的竞争能力。
(三)充分调动知识型员工的积极性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廉.詹姆士研究发现,在自然状态下,知识型员工只能发挥20%~30%的能力,如果通过科学管理能充分调动知识型员工的积极性,其潜力可发挥到80%~90%。所以,为了充分、全面、有效地开发人力资源,调动知识型员工的积极性就成了实现企业目标的有效手段,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命运。而知识型员工的积极性常受到员工在企业中的发展空间、自我实现机会、薪酬福利状况和人际关系等因素的影响,企业应尽力对这些因素进行调整,使之有利于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实现企业目标。 信息经济时代企业知识型员工的管理——以万机公司为例(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