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以绩效管理理论为研究基础,结合现代国有企业的特征和新形势下绩效管理的发展趋势和发展要求,针对当前国有企业在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从“四个明确”的绩效管理思路,“六个注重”的绩效管理方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上水平,认真研究,深刻剖析,为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与时俱进,跟上新形势下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提高现代国有企业绩效管理水平提出了具有借鉴意义的观点、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国有企业 绩效管理 科学发展 思路 方法
【正文】:
100多年前管理学就在研究怎么提高劳动者的工作效率?,现在还在问:如何提高人的工作绩效?如何有效地调动组织与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潜力,持续提高他们的绩效水平,是倍受企业关注的焦点,特别国有企业。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实现科学发展上水平?在绩效管理方面,实施科学有效的绩效管理,是提高国有企业的组织运营效率和员工工作效率的根本途径。结合国有企业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具体分析如下:
一、对绩效管理的理解
(一)绩效管理的基本含义
绩效管理是识别、测量和发展个人和团队绩效并使其与组织的战略目标一致的连续过程。绩效管理的定义包括两层含义:
1.连续过程。是指绩效管理是连续的,它是一个设定目标和任务→观察绩效→不断地给予、接受指导和反馈的永不停止的过程。
2.与战略目标一致。是指绩效管理要求管理者确保员工的行为和付出符合组织的目标,并协助组织获得有竞争力的优势。绩效管理就是在员工绩效和组织绩效之间建立了一个直接的联系,使员工对组织的贡献清晰。
(二)绩效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1.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如我公司提出了“通过三到五年的时间,打造成中国领先的省级电网运营企业”,这是我们的企业使命和远景,非常响亮,也非常振奋人心。但如果不能转化为日常的具体目标,就很容易变为口号和宣言,失去激励员工的价值。而绩效管理系统通过目标体系与指标体系,将企业的战略目标与员工的日常工作活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通过各种监控指标,随时了解企业的战略执行情况并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才能够保障目标的实现。
2.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
企业的绩效管理,不是用来考核和控制员工的,而是用来激励和培养员工的,它是凝聚员工激情的力量,是指引员工奋进的灯塔,是让员工展现才华、实现价值的舞台。通过目标体系的建立和层层分解,使员工认识到自己的日常工作与企业的战略目标是息息相关的,从而激发员工的成就感和使命感,当这种信念转化为实际行动后,员工将会更加自觉主动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如我公司“提高供电可靠率”这个指标,经分解到部门和岗位,员工才能深刻地感受到自己工作的优劣好坏与客户的停电时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抢修人员反应速度快一点,停电计划周全一点,电网规划先进一点,人力资源配置合理一点……,公司供电可靠率成为国内领先水平将不再是供电企业的神话和口号。
3.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绩效管理体系,通过强化管理层对企业方针目标及各项管理工作的落实,提高员工工作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和员工个人能力的发展,实现管理过程的预控、可控和在控,确保企业目标的实现。各级组织及时对员工的绩效表现给予评价并加以奖惩、激励和鞭策,让组织中的每个成员随时都保持良好的、积极的、活跃的和健康的状态,这是能够让人快乐工作的组织保障体系。
4.促进沟通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一是通过绩效评价及时发现员工的不足之处,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培训,使员工能够更加有效地完成工作;二是通过绩效沟通和绩效辅导提高员工的技能和能力,促进员工个人成长;三是通过绩效反馈,不仅指出了员工绩效不佳的方面,更重要的是找出导致员工绩效不佳的原因。老国有企业,过去常常使用的是命令管理、行政管理,管理者与员工的关系是森严、紧张的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而随着国家的强大,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的日益提高,人们的需求已不仅仅满足于温饱问题的解决,而向着物质生活小康和精神价值追求方向发展,创建和谐企业是新时期的人力资源管理任务,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以人为本的管理是科学发展的核心。
二、现代国有企业绩效管理的特点分析
(一)国有企业的定义
国有企业是指全部或大部分的财产属于国家所有和控制的企业。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资产所有权属国家,企业拥有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企业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经营,成为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
(二)国有企业的特征
国有企业的特征是:⑴资产属于国家所有,企业只能占有使用和依法处置;⑵企业的收益来自税后及承担社会义务和政府摊派之后的利润留成,职工工资按政府规定的工资总额及企业经营情况确定;⑶行政上接受政府主管部门的领导,主要经营管理人员由政府主管部门按规定任免或招聘、解聘;⑷根据国家宏观计划指导和市场需要,自主安排生产经营;⑸企业实行民主管理。
国有企业的特征决定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也包括在市场经济制度下,国有企业是社会或国家实现某种社会目标的途径,可以在一些特殊的产业中发挥特殊的职能,完成特殊的任务,或者体现特殊的利益要求,实现一般企业难以实现的社会目标。在目前我国的现实经济生活以至于今后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国有企业仍将肩负特殊政治任务、经济任务,是具有特殊功能和特殊目的的特殊经济组织。国有企业不以利润最大化为唯一目标,同时要承担一些一般企业不能承担、不愿承担或者不适合承担的社会责任或社会目标,这也是国有企业长期存在的必要性。
(三)国有企业中员工的地位和作用
国有企业中的员工往往“主人翁”、“老好人”意识强烈,利益关系复杂,虽然管理层级在组织机构中的划分非常清晰,但实际工作中的管理职权却很难分得清。一般管理者特别是直线管理者往往难以做到:敢抓敢管,敢于得罪人,敢于直接发表自己的意见,敢于打破旧思想、旧体制、大胆变革等等。“大锅饭”、“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平均主义思想根深蒂固,导致大家一般都不愿意承担责任和风险。绩效管理仍然还处于考核阶段,即使考核也是模糊的、大概的、初略的,有部分国有企业员工意识还比较保守和依赖,平均主义也更为严重,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现代国有企业绩效管理的新趋势分析(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